林靜
摘要:英語是高中階段最為重要的基礎性學科,也是一門綜合性的語言學科。英語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影響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因此英語學科是高中時期的重要學科。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創建良好的英語教學情景、運用合作探究式學習以及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從而提升高中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高中教學;英語教學;思維品質;
高中時期是學生學習最為關鍵的時期,此階段的學生與低年級的學生有所不同,教師進行高中學生的教學難度更高。同時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英語既是一門語言學科,也是一門思維學科。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升高中學生的思維品質成為高中教學的重點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教材知識內容為基礎,通過多種教學模式和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培養高中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尊重學生是培養思維品質的基礎。
在高中時期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更加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多數教學內容都是以教學大綱開展。課堂教學的主動權也牢牢掌握在教師手中,很大一部分教師常常會忽略學生精神層面的提升,缺乏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高中英語教學相比其他時期的英語教學難度系數更高,此階段的高中學生接觸英語這一學科目的時間較久,加之教師教學模式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深遠,教師教學能力得不到提升,高中學生對英語這一學科容易出現厭煩情緒。因此高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理論化教學模式,給出學生更多自主思考的機會,使原本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轉變為主動思考的學生。教師要時刻牢記學生是學習和課堂的主人公,教學過程中增加與學生交流互動的頻率,以便更好地掌握學生學習知識的動態[1]。
例如,在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三第二單元“語言”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的環節中設置有關教學內容的問題,如“同學們,你們所知道的語言種類有哪些?請適當用英語進行表達。”接下給出學生思考和自由探討的時間,并邀請學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內容和想法,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采取鼓勵式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在課堂中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英語課堂當中來,以尊重學生為基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讓高中學生感受到英語這一語言學科的獨特魅力。
二、設置情景是培養思維品質的根本。
設置情景模式這一教學手段可以貫穿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同樣適用。為了避免高中學生受以往思維品質的局限,高中教師在講授英語知識過程中,在尊重學生發展的前提下,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設置符合教學內容的情景模式,如穿插有關生活實際的課堂內容。一方面有利于轉變抽象的英語語言,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思維品質。與此同時,通過情景設置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專業技能,如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使學生在教師設置的情景中提升英語學習能力[2]。
例如,在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四第二單元“體育價值”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程當中選取幾項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作為教學的素材并設置教學情境。首先教師可以與學生分享自己最喜歡的體育運動是什么,說明喜愛這項運動的原因,并說出這項體育運動給自己帶來的改變。教師分享過后,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情境中,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運動,并試著說出這項體育運動的價值有哪些。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表揚發言精彩的同學,激發未發言同學的欲望。最后教師以常見的體育運動為例,總結體育運動給人們帶來的積極影響與價值所在。通過設置情景模式這一教學手段,可以提升高中學生思維品質。
三、合作探究是培養思維品質的方式。
合作探究教學手段在高中英語方式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并且擁有極高的教育價值。合作探究學習是教師更好把控學生上課狀態、提升教學效果以及轉變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通過合作探究學習,教師可以看到不同學生間的細微差距,了解學生對本堂課程的掌握情況,以便教師今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通過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可以大幅度提高實際造作能力和表述能力,有利于學生感受集體活動的重要意義,培養高度負責的集體責任感,領悟團隊合作精神[3]。
例如,在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六口語交際“幫助貧困學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貧困地區學生學習環境的視頻,并在視頻播放前提出一個有關教學內容的問題,提出問題的目的是引起學生對課堂內容的關注度,牢牢抓住學生學習的動機,防止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出現走神、發呆的情況。視頻的播放結束后,將學生分成多干個小組,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
四、信息教學是培養思維品質的手段。
現階段,信息技術得到飛速發展,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常態。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僅僅依靠語言和板書的形式傳授教學知識,導致課堂教學內容枯燥無味,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在教師的教學內容上,學生感受不到學習英語的樂趣,甚至會出現厭煩英語的情緒。現階段英語教學沖破傳統教學的束縛,教師將多媒體教學融入到高中課堂之中,使得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師利用對媒體教學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學習中,增強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例如,在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五第二單元有關“環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前,制作精美的教學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圖片的形式展示有關環境的教學內容,并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說出圖片中呈現出的內容及真正含義。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便利優勢,將多媒體教學與課堂內容教學相結合,既豐富了教學形式,又提高了教學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成為高中學生教學的重要需求。高中時期是轉變學生思維品質的關鍵階段,教師需要實施與思維品質相關的教學內容,在尊重學生為主的基礎上,通過創設特定的情境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探究討論教學內容、將多媒體教學與實際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方式進行高中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姜海礁.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多模態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實踐探究[J].英語廣場,2020(35):131-133
[2]鄭碧惠.以啟發式英語教學鍛煉學生思維能力[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35):0120-0121.
[3]張泰剛.在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思維靈活性的策略[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8(11):57-61.
江蘇省金壇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