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進步,各種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于教育行業尤其是小學數學教學課堂。與傳統數學教學以教師主講為主轉換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主,教師運用前沿技術,緊跟時代潮流,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水平還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將教育信息化與小學數學教育有效融合十分有必要。下文將對教育信息化與小學數學教育融合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 信息化 融入
引言:小學數學作為三個主課目之一的科目,在學生今后的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小學時期,要將數學基礎打扎實才會有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如今,數字課堂教學在中國不斷得到推廣,但在以前我們卻在擔心科學技術引進課堂會分散學生注意力。真正將小學數學信息化后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就,明確了信息化教學的影響,強調了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融合。只有與時俱進,數學課堂才能不斷發展。
一.信息化教學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興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信息化教學以其獨特的新穎性可以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在教授小學數學時老師需要善于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構建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教師應通過設立情景教學,善用圖文結合以音頻視頻為輔助豐富教學課件。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比如學生在學習基礎算數時,課本上枯燥單調的算式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但是多媒體信息化教學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將算數用圖文視頻的形式展現,與傳統黑板相比較更加直觀,不僅減輕了老師的課堂工作量,還幫助學生更生動的學習知識,可以算得上是一舉兩得。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保持著高度的熱情與動力。
二.信息化教學優化數學教學形式
傳統小學數學教學形式主要以黑板為主,老師邊講學生邊記筆記,老師講的時間占據了課堂大部分,講過的知識需要一遍一遍的重復。教師和學生都很累,長時間的講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新知識的吸收也會降低,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專注度,學習效率會受到影響。現在,小學數學教學的信息化有利于現代教學,優化教學形式。學生在課堂上可以通過網絡及時查閱自己欠缺的知識點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教師也可以將重難點知識進行延伸,讓學生在課堂外也能自主查漏補缺。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知識點對比,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讓學生的視野可以更廣闊而非局限于課堂,也能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三.信息化教學簡化數學難題
小學數學是今后數學水平衡量的基礎,但許多學生會出現對重難點知識掌握不牢的問題,盡管多次重復仍有學生不能理解。怎樣解決這個難題,利用信息技術聲畫圖文同步的優勢,將難以理解的抽象數學知識生動的展現出來,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地能力,更好的掌握數學中的重難點。信息化教學能有效彌補傳統數學空間感不足,不直觀的問題,幫助教師減少了教學中的難題,比如在幾何圖形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幾何體的概念,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面構建幾何圖形的三維立體圖,更加直觀的展現集合體,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對幾何體的理解。教師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減少工作難度。
四.信息化教學拓寬數學眼界
信息化的普及極大的方便了小學數學教學,極大彌補了書本知識的空缺,開闊了學生對數學的視野而非局限于書本,使數學課堂成為交流開放,移動的課堂,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可以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數學潛能,為每個學生個性化定制學習方法。比如,在學習“對稱圖形”一章的內容中,應該跳出課本將各種建筑 風景 地點等作為例子,選擇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數學的存在。再利用科學技術讓學生自己設計對稱圖形,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深化學生對數學這個科目的理解并充分運用與日常生活中,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素質素養。
五.信息化教學提高數學教師專業性
信息化教學雖然快捷方便但是對教師學習新東西的能力有了許多挑戰,如何在網絡上挑選對小學數學教學有益的資源,如何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能力成為許多教師面臨的難題。信息技術運用于數學教學時間不長,許多教師都只通過了短期的了解培訓,只有對計算機的基礎使用能力,難以靈活的使用視頻 音頻 圖像等教學資源,這降低了教學的質量。教師的數學專業知識都毋庸置疑,但僅僅因為這個耽誤了教學質量,所以教師不僅應該加強專業知識,還要學習信息化教學的流程。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深入,未來的師生關系將走向更加平等化,關系更加和睦。對數學教學的綜合性教師團隊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大量出現。
六.深度思考
對于小學生的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也不能過量,不能盲目依靠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將傳統數學教學方法與信息化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事半功倍。信息技術的主要作用是將教學方法個性化適用于每個學生,才能為教學增添亮色。雖然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但教師作為學習指導者、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身份根本不會改變。信息化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加靈活、個性化、自主性的學習機會。一方面,學生的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另一方面,學習空間不再局限于教室。家長可以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并在家輔導孩子
結束語:
信息化教學是未來教學方式的必然趨勢,數學的教學方式也必然發生改變。網絡將復雜的信息技術手段整合到移動設備中,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成為傳統教學的有效補充。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離不開新技術、新媒體的推進。在各方的支持下,這種新型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將成為素質教育改革的一大動力。將素質教育及時推廣到小學,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不再充滿恐懼,加以正確的引導,抓牢小學數學的基礎,減少到初高中偏科的情況。讓數學不再成為學生拉后腿的科目,使其多方位全面發展,提高各方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肖昌鳳. 教育信息化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設計分析[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高明超.教育信息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J].中華少年,2020(16):49-50.
[3]李志貴.教育信息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04):239-240.
作者簡介:溫麗輝(1975.12-),女,蒙古族,內蒙古通遼市人,大學本科,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實驗小學,小學高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