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登科
摘要:近些年,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問題。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影響下,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問題。目前,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有些高中學校教育過于強調(diào)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缺乏體育鍛煉,體能越來越差。這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利于為我國培養(yǎng)身體素質(zhì)好的高素質(zhì)人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學生體能訓練,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是高中體育教學必須要面對的主要問題。
關(guān)鍵詞:高中體育;體能教學;教學問題及對策
引言
高中時期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很大,如果沒有強健的體魄將無法承受高考帶來的壓力。但是,受應試教育影響,學校常常只重視文化知識教學,體育課安排得很少。甚至在時間緊張時,會取消體育課,使學生缺少鍛煉身體、釋放壓力的時間。青少年是我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不僅要有聰明的頭腦,還要有強健的體魄。因此,學校必須重視體育教學,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高中體能訓練的重要性
(一)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高中學生仍處在身體發(fā)育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加強學生體能訓練,顯得尤為重要。將體能訓練融入高中體育教學中,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促進學生身體的健康發(fā)展。在適當強度的體能訓練下,能夠增強學生肌肉組織的機能,提高學生的柔韌性,肌肉力量以及耐力,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在高中體育課上,應加強學生體能訓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推動學校體育教學的開展。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運動興趣和運動能力
強健的體魄對于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學校要加強體能訓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一般在學校進行體能訓練時,通常訓練難度和強度都不是很大,教師往往通過一些簡單的運動設施就可以開展教學工作,并能夠通過科學的運動方法就能夠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在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地提高。同時,通過各種教學形式的開展,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qū)w能訓練產(chǎn)生興趣,繼而愛上體育運動,使他們的運動能力有所提高。
二、高中體育體能訓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體能訓練的認識不足
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高中學生認為到了高中其他教學活動都應該為文化課讓路,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文化課,考上理想的學校。而這也恰恰是學校的想法,這就使得體育課及體能訓練不被重視,教學效果非常差。同時,很多學生認為到了高中自己的身體發(fā)育基本成熟,即使再怎么鍛煉也不會對身體發(fā)育起到促進作用。其實,這一時期他們的肌肉組織和骨骼組織還沒有發(fā)育完全,通過適當?shù)捏w能訓練,完全可以促進他們的生長和發(fā)育。
(二)體育教師對體能訓練不夠重視
近些年,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越來越差,而這和學校與教師對體能教學不夠重視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學校只看重學生的成績和升學率,對于體能訓練只停留在表面教學上,沒有就肺活量、速度、耐力、力量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訓練。只是按部就班地進行相關(guān)體育項目的教學,教學工作缺乏科學性、規(guī)范性和系統(tǒng)性,體能訓練無法得到有效地開展。
(三)學校缺乏進行體能訓練的場地和器材
學生體能差也是由于其沒有養(yǎng)成長期進行體能訓練的習慣。而影響其體能訓練習慣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學校缺乏對體育教學工作的科學管理,沒有相應的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無法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當學生要進行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時,由于缺乏相應的場地和器材,教師無法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學生相應的能力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能力得不到提升的情況下,學生也就失去了體能訓練的興趣,使得教學工作更加無法進行下去。
三、提升高中體育體能教學工作的有效對策
(一)深入開展各項體能專項訓練
學生的體能訓練是涉及耐力、力量、肺活量、速度等方面的系統(tǒng)性訓練。高中體育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強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并對學生進行有效地引導,使他們能夠在繁重的文化課壓力之下,通過深入教學,進行各項體能專項訓練。例如,耐力是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耐力不好,身體素質(zhì)也會很差。因此,在進行耐力訓練時,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身體情況,就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方面進行教學工作。為了增強學生的心肺功能,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跳繩、波比跳、變速跑和平板支撐等項目的訓練,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不同層次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確保訓練方案和計劃能夠促進所有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都能有所提高。
(二)改變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
素質(zhì)教育強調(diào)學生能夠?qū)W習內(nèi)容感興趣,從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進而提高教學水平。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往往忽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態(tài)度和想法,僅僅按照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進行教學。體育教學時,往往在進行示范教學之后,讓學生進行自行學習和鍛煉,學生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空間。課堂氛圍枯燥無味,師生之間很少進行體能訓練的討論,訓練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高中體育教師應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并進行體能競賽。同時,可以向網(wǎng)紅學校學習,以組織學生跳街舞的形式增強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qū)w能訓練產(chǎn)生興趣,愿意配合教師完成訓練任務。
(三)建立完善的體能測試制度
為了確保高中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校應建立和完善體能測試制度,將體能測試與升學考試相結(jié)合,使學生能夠重視體能訓練,并按照學校的教學要求配合體育教師進行體能訓練。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確保體能測試標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教師要認識到訓練對提升學生體能的重要性,并能夠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培訓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使其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體能測試標準,并按照標準開展教學工作,確保體能訓練標準能夠落實到實處。另外,為了體能測試制度能夠長效開展,學校要對體能測試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使其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有效提高。
結(jié)語
高中生的身體素質(zhì)是關(guān)系我國民族振興事業(yè)的大事,而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要提高學生的體能,需要學校和教師長期的共同努力來實現(xiàn)。為此,高中體育教師應在認識到體能訓練重要性的基礎上,對高中體能訓練面臨的問題進行全面地分析,采取相應的措施促進高中體能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為我國培養(yǎng)出身體康健的高素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1]彭君嘉. 簡論高中體育專項教學中的體能訓練[J]. 試題與研究. 2021(04)
[2]李亞坤. 淺析高中體育學生體能訓練創(chuàng)新策略[J].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8(22)
[3]王肖肖. 試論高中體育生訓練中的體能訓練方法[J]. 新課程(中學). 2018(12)
[4]劉光標. 體能訓練在高中體育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體系分析[J]. 運動.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