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蘭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教育模式網絡化深入到教學的各個方面,作為教學的根基德育管理對于推動教學體制改革十分重要。教育事業的興衰關乎著國家未來的發展,國家的發展依賴創新人才的培育,這都離不開高效運行的教育模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育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是當前信息時代小學教育的主要目標。本文就信息時代下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教育;德育教育;網絡時代
引言:根據德育的方向、任務、理念實現對教育系統的協調、計劃等相應內容的活動,這稱之為德育管理。在德育管理過程中尤其以小學教育為主,存在許多理念與社會生活不相匹配的內容,為解決這一問題,同時實現“以人為本,實事求是”教學理念并完成教育體系自身的改革,加強網絡時代的小學德育教育至關重要。加強網絡時代小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實現德育管理的有效運行是本文論述的重點。
一、當前教育形式下德育管理所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游戲問題
在新聞報道中經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小學生一放學就沉迷網絡游戲荒廢學業甚至使用家長社交賬號進行游戲充值,由此造成家庭經濟損失。透過這一社會熱點問題反映出家長對于學生的監管不足,一放學就沉迷游戲而不是完成家庭作業,這種現象的本質是小學生不具備良好的習慣,同時沉迷網絡游戲荒廢的不僅僅是學業也給小學生身心健康造成了影響,只有好的習慣才能成就優秀的人才這一點毋庸置疑。小學時期是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由于小學生制止力薄弱需要教師、家長加以引導。
(二)環境成為影響
環境具有強烈的塑造能力,是影響小學生品德培育的重要外在因素。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網絡環境雖然在教學領域而言提供了便捷方式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網絡環境影響問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在自古我國就有環境塑造人才的鮮活例子比如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對我們當今小學德育教育而言有相當大的教育意義。在整個小學班主任管理階段,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在課上與課外、網絡教學與現實生活兩個方向著手進行環境的塑造。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生不具備成熟的辨別能力,新鮮感充沛導致看待問題的偏激,班主任應發現問題并及時分析處理從而有效引導,相關人員對此應該做出協調高效的德育教育方案從而把不良影響扼殺在搖籃中,這幾點是當下解決環境問題的切入點。
(三)批評教育不注重方式方法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無瑕的,在整個小學教育階段班主任的角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孩子心靈的引路人。當錯誤出現時不能一味地打罵,這種教育方式扭曲的是孩子的心理同時泯滅了孩子的天性。某北京師范附屬中小學曾開展過一項調查,你所憧憬的未來是什么樣的?調查顯示近五分之一的學生對未來的構想中有較多負面情緒,記者又對負面情緒的小學生調查中發現,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是教育環境構建了不積極的心理。老師與家長以批評打罵式教育讓小學生在不和諧不友愛的環境中成長,這對于個體的發展非常不利。班主任既是良師也要成為益友,打罵教育的方式不應該存在,班主任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相關德育方面經驗的豐富,包括吸取其他教學案例中不同個性孩子的引導方式等等。同時班主任應該深入學生之中以孩子的角度進行鼓勵式教育,這才是正確的德育教育方向。
二、小學德育教育優化策略
(一)班主任強化與家長的溝通
“孩子的教育是學校跟老師的任務”,這一觀點導致了家長作為旁觀者不參與學生教育的現象。家長、學生、班主任這三者缺一不可,班主任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學生的全面發展也離不開家長的督促。家長是學生最直接的價值觀引導者,品學兼優的孩子是三方配合的優秀成果。網絡時代通訊發展迅速,在教育領域中班主任應該利用網絡設備與家長及時做好溝通,強化家長與班主任之間的交流。班主任工作的開展不能局限于學生個體,應該以學生為主輔助做好家長方面的工作,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效率。通訊工具的普所構建的平臺更加便捷,QQ、微信、釘釘等方式來自信息時代的產物,班主任可以借助這些平臺,做到根據不同家庭的特征進行相應溝通,制定個性化方案強化學生德育教育。
(二)利用多媒體改革德育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已經滲入到德育教學的方方面面,班主任應該利用這一工具將德育教育推上協調有機的運行軌道。思想道德素質包括知行合一、品學兼優等,然而好的榜樣必將是重要的因素。班主任可以在信息時代的當下利用網絡途徑熏染良好的氛圍,借助網絡平臺實現步德育教育方式改革。班主任可以利用多媒體平臺傳播傳統文化知識,用“聽故事,講道理”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顧方舟,例如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者的故事,他們的團隊冒著身體生命危險將自己作為試用對象,創造性地改良配方,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就是班主任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典型案例。
(三)實踐是德育教育的根基
直觀感受是最切實的感受,小學生的直觀感受不同于其他時期,實踐感染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為了提高思想道德建設,就需要班主任引導學生做直觀方面德育實踐活動。這一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尊重學生的主觀思想,緊密結合現實生活,利用網絡平臺借鑒德育教育成功的案例并綜合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思維認知等發展特征開展德育教育實踐活動。班主任可以組織包括“敬老院活動”、“母親節活動”在內的一系列文化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德育。班主任還可以開展“以身作則”德育教育項目,例如幫父母洗一次腳、為社會公益項目捐一次款等。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建設,優化德育管理還要求學校方面創設有文化意蘊的實體活動,班主任在開展學校組織的活動中需要起到監督引導的作用,這樣才能賦予思想道德實際意義并構建良好文化環境。遵紀守法也是德育教育的一大模塊,班主任在這一過程中可結合網絡實例組織學生參觀或紀實法律真實事例,從而培育遵紀守法的新時代繼承人。在實際德育教學管理中,班主任還需要建立學生民主決策意識,自由平等的理念需要深入德育教育的中心,加強對班級事務的民主投票樹立平等意識,從而營造向上積極的班級氛圍,這正是德育教育所需的實踐典型。
三、結束語
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班主任應該緊跟潮流樹立發展意識,根據不同個體的需求正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成長中德育的新調整管理方式的新創新,對于提高小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至關重要。多元化的教育渠道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班主任在這一背景下應該構建德育教育溝通體系。同時班主任需要發掘德育素材并加以應用,使得德育教育在實踐中內化。小學德育工作的中心多在于學生習慣的養成及德育教育的健全,網絡時代下小學生的德育教學管理融合了時代特征具有鮮明的協調性,班主任工作要綜合以上兩種要素進行德育工作的開展。在未來社會的發展中,新課標下小學德育教學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就需要班主任立足教學本質不斷總結教學經驗進而提高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建設。
參考文獻:
[1]劉長海.學生管理:正當且重要的德育途徑——與鄧超《德育管理化傾向的原因及對策探析》商榷[J].中國教育學刊,2018(10):97-100.
[2]李朝寶.中學德育低效表現的成因及對策探析[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34(01):96-101.
[3]殷飛.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教育碩士學位論文內容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