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福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深入,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應得到進一步優化,教師要積極引入新的教學理念、授課方式,以此更好地引發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水平,提升教學質量。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時興的教學模式,能大幅降低初中生理解數學知識的難度,提升授課水平,對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升意義重大,生活情境更是情境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教學實踐中被廣泛應用。本文將針對生活情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實施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生活情境;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生活情境是情境教學的一個重要類型,其主要內涵是在構建教育情境時,重視對生活場景、生活元素的引入,讓初中生能夠借助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相應內容,將抽象、復雜的知識轉化為生活中的實際事物展示出來,實現簡化教學內容、引發初中生主動性的作用。在新課改之后,素質教育被越來越多的眾多教育者熱切關注,生活情境作為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在豐富課堂內容、優化教學流程、提升育人質量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值得我們深入、主動地展開研究。
一、生活情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意義
在初中數學課堂構建生活情境能活躍課堂氛圍。在生活情境中,初中生對知識的主動性會得到大幅提升,在探究新的知識內容時,他們的思維能力、創新素養也會得到大幅發展。另外,在數學課堂運用生活情境,能促使初中生更好地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使其更為主動、積極地探尋生活中蘊含的數學元素,這對其自主探究能力發展影響十分深遠。不僅如此,構建生活情境能讓我們更高效地將生活元素引入數學課堂,進而豐富數學授課內容,讓初中生接觸到更多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案例,提升課堂趣味性。除此之外,生活情境的構建是對數學課堂授課形式的拓展,對提升育人質量有不容忽視的現實意義。
二、生活情境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運用策略
(一)知識導入階段運用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導入新的知識時,我們要善于引入生活情境,這樣能較快激發初中生對新知識的學習熱情,還可大幅增強其在數學課堂的注意力,強化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進而實現對其數學素養的提升。為此,在知識導入階段,我們要主動構建生活情境,以此保證授課效果,提升初中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實施《勾股定理》的知識導入時,我們可構建如下生活情境:小明的爺爺想要在墻角(視為直角)規劃一片三角形菜園,已知東墻角下可用的部分長4米,北墻角下可用的部分長3米,試問需要買多少米長的材料才能建好這個菜園?結合這一充滿生活氣息的情境,初中生會非常積極地參與到知識探究中,其思考主動性也會得到大幅增強,這對后續授課工作開展有極大促進作用。
(二)課堂授課階段運用生活情境,加深理解能力
相較于小學數學,初中數學的知識量、困難度有了大幅提升,初中生在學習很多知識時,會遇到諸多困難。課堂授課階段是初中生獲取知識的關鍵途徑,課堂授課效率對初中生數學能力發展有極為深遠的影響。為此,我們不妨在課堂中合理運用生活情境,幫助初中生簡化數學知識的認知難度,提升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效率,為其構建自身數學知識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展開圖》是初中數學的關鍵知識內容,在展開此部分的課堂授課時,我們有必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以生活情境幫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相應知識內容。在實施本課授課時,我們不妨將一些生活實物帶入課堂,用牙膏盒、粉筆盒等輔助授課,讓初中生結合生活實物對知識展開理解,以此實現對抽象數學知識的具象化轉變,提升授課質量,加深初中生理解。
(三)課后拓展階段運用生活情境,增強應用能力
課后拓展是初中生鞏固所學知識,發展自身能力的關鍵時期,很多教育者對此的重視并不夠。為此,我們應轉變觀念,充分提起對課后時間的重視,并以生活情境為引導,發展初中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提升其數學素質和綜合思維水平。
例如,在教授完《平行四邊形》后,我們不妨設置這樣一個生活情境:學校想要給教室換上新的地板磚,初中生要自行測量本班的長寬數據,而后到市場選擇合適的平行四邊形地板磚。在這樣的情境下,初中生需要結合實際問題展開思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進而逐步發展其對所學知識內容的應用能力,使他們的數學綜合水平在無形中獲得進一步發展,這對凸顯出生活情境運用到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有極大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若想提升生活情境在初中數學授課中的運用水平,我們可從知識導入階段運用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課堂授課階段運用生活情境,加深理解能力;課后拓展階段運用生活情境,增強應用能力等層面入手,以此在無形中促使生活情境在初中數學授課中的運用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涂玉潔.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生活化情境創設[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140-141.
[2]浦敘德.初中數學教材中“生活情境”的解讀之道[J].中學數學,2019(08):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