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銘
摘要:大自然是一部真實豐富的百科全書,它蘊藏著巨大的教育財富,如今環境問題成為了21世紀人類面對的最大問題,越來越多人躋身于保護大自然的隊伍中,為幼兒創造機會體驗自然,可以培養兒童對自然的熱愛,在自然中感到舒適,而游戲和體驗是兒童建立有意義的關聯和理解周圍世界的最重要的方式,所以在自然環境中開展游戲是幫助兒童熱愛自然和環境的最好方式。在我園兒童博物館的背景下我們一起走進自然,親近自然,在大自然中開展了一系列有趣的體驗探究活動。
關鍵詞:自然;體驗;探究
一、走出傳統的課堂,融入大自然
開展幼兒園戶外自然體驗活動是傳統教育改革的一次探索,不再是死板枯燥的課堂,而是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戶外自然體驗探究活順應人類本性和時代發展。回歸自然是二十一世界的文化主題,只有在自然中,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健康與安寧。
戶外自然體驗探究活動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發展的認識。《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科學領域目標中也說到“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其中指出經常帶幼兒接觸大自然,激發其好奇心與探究欲望。所以我們應該走出傳統的課堂,帶幼兒走向戶外,讓他們在與大自然、大社會中盡情地接觸,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渴望主動發現、主動探究的心理,獲取最真實地感受,讓幼兒在多彩的環境中學會觀察、學會創造。
二、走進美麗的自然,熱愛大自然
在兒童博物館的精神的引領下,我們將戶外自然體驗探究活動與班本博物館和走園式博物館有效結合,并生成了“小小自然館”,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鮮有趣,孩子們深深熱愛上了它。
(一)葉子班本博物館的鋪墊
前期在我園兒童博物館這個平臺下,追隨本班幼兒的興趣點,我們開展了葉子班本兒童博物館,孩子們在有關葉子的科學探索活動中,通過收集各種各樣的樹葉、觀察葉子的外形、葉脈、討論交流、操作實驗、假設求證,感知葉子世界的豐富多彩與奇妙,而在探尋葉子奧秘的過程中,孩子們還發現了許多其他新鮮的事物:蚯蚓的便便、冬眠的西瓜蟲、小蝸牛等等,這些自然物形成一個微型的生物鏈,孩子們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于葉子的探究了。
(二)走園式博物館的延續
自從種植館開放后,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來到了大自然中,孩子們有時去拔草、有時去澆水、有時去寫生,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體現生活化、游戲化的相應內容,讓孩子和種植園的花草樹木、蔬菜、水果交朋友,創造性地組織和開展各類活動以滿足他們的勞動能力、觀察能力、想象力、創造力及環境意識等綜合能力發展的需要。
(三)小小自然博物館的生成
由于幼兒園的場地有限,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供孩子們探索的自然天地已經不能滿足于他們的探索了。在此基礎上我們嘗試走出幼兒園,經過一系列的考察,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我們選擇了幼兒園對面的一塊自然天成的婁江風光帶,這里的場地更大,植物的種類更加繁多,孩子們在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玩一玩等過程中,發現了大自然中更多有趣的事物和現象。
三、親近神秘的自然,探索大自然
大自然的四季有著自己不同的特點,我們以春、夏、秋、冬為線索嘗試進行了各種各樣有趣的自然體驗游戲,孩子們在此過程中更親密地接觸了自然,探索了自然,盡情享受著大自然帶來的無窮奧秘。
(一)圈里有什么
春天萬物復蘇,大自然中到處都充滿著新生的氣息,孩子們帶著呼啦圈來到小小自然館中,他們把呼啦圈放在不同的地方,仔細觀察著自己圈里的自然物,找尋他們最細小的特征并將其記錄下來,紅色的五角星花、枚紅色的三瓣花、綠綠的嫩芽,孩子們深深愛上了這一件件大自然的禮物。
(二)找顏色
孩子們來到小小自然館感受夏天的氣息,他們尋找夏天的色彩,有的說夏天的色彩是紅色的,因為太陽是火辣辣的;有的發現了夏天的色彩是深綠色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們發現了很多植物的變化,有的葉子都卷起了邊,有的小花都耷拉著腦袋。作為老師我們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孩子們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撿稻穗、撿銀杏葉
秋高氣爽,春種秋收,散步時,孩子們驚喜于地上掉落的銀杏葉,他們開心地去撿落葉,仔細觀察一片片落葉的不同之處,他們記錄下所撿到的銀杏葉,嘗試利用這些散落的銀杏葉進行貼畫,他們還將銀杏葉鋪在操場上,變成了銀杏葉迷宮。孩子們通過直觀的感知、親身的體驗,感受了秋的變化。
(四)冰中取樹葉
寒冬的早晨,孩子們發現了地面上結住了一大塊冰塊,伸出小手摸了摸。他們仔細一看原來冰塊里中還藏著好多樹葉和一些小樹枝,萌生出了取出樹葉的想法,他們就近來到主題館拿起畫筆和紙開始記錄自己的方法,并與大家分享。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記錄尋找相應的材料,并帶著材料去嘗試。作為老師從頭到尾都沒有干涉孩子們,他們從自主發現到自主記錄到提出疑問尋找答案,他們在大自然中盡情地探索,獲得不一樣的體驗和知識。
戶外自然體驗探究活動的開展,不斷培養了孩子們的科學探究品質、求知熱情,拓展了視野,陶冶了情操,豐富了想象力。孩子和大自然的聯結天生就存在著,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在自然環境中游戲,充分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促進孩子的各種感知能力的發展。這是一個永遠不會停止的體驗探究活動,神秘的大自然,還有著無窮的奧秘等待著孩子們去不斷探索、發現。
參考文獻:
[1]約瑟夫·克奈爾著,郝冰譯《與孩子共享自然》,九州出版社。
[2]克萊爾沃克著,王子凡譯,《我的自然筆記》,中信出版集團。
[3]鄭真姬著,王佳譯,《大自然是最好的課堂》,中國畫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