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
摘要:我國實行分支制教育,職業教育占據與高中教育同等地位。盡管我國教育事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趨勢,但在我國的職業教育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其中教學效率、教學手段等方面都需要進行改革,以促進教學效果提升,為國家培養職業人才。本文以中職化學教育為基礎,探究在中式教育中可實行的有效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職教育;化學教學;教學方法
前言
中職教育與高中教育在我國學制中占有相同地位,但中職教育發展水平依舊遠遠落后與高中教育,這要求教師應當對中職教育給予高度重視,及時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教學素質,實現更加高效、有效的教學。本文以提升中職教學有效性為目的,以期探究有利于中職化學教育的可行策略。
一、考慮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課堂內容
中職學校學生普遍基礎較差,積極性不高,為教師教學帶來了阻礙。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安排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教學難度,防止難度較高的學習內容打擊到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基于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的情況,教師應當優先選擇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手段,以建立輕松、良好的學習氛圍為首要目的,激發起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心理上愿意學習、樂于學習,以此來促進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遺傳信息的傳遞》這一章節的學習中,大量抽象知識讓學習難度大大增加,這時教師就應該轉變教學方法,合理設置教學難度,同時合理選擇教學手段,不應該僅僅采用傳統講授法等不具備趣味性的教學手段,應當增加課堂趣味性,促進學生們對抽象知識的理解。以《 DNA的生物合成》為例,教師自身要對課程難度的設置了如指掌,然后對其教學難度進行合理設置,比如可以著重講述 DNA的生物合成過程,并通過圖示的方式讓學生們產生直觀印象,簡化學習難度,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注重實踐操作練習,促進理論實踐相結合
職業教育具有鮮明特質,實踐性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課程安排應當與普通高中教學內容和形式有所區分,在向學生們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應當更加注重學生實踐操作的練習,讓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在學科授課時,教師應當合理設置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課時分配比例,讓學生們有充足的時間掌握實踐操作的相關原理,同時又能夠掌握熟練的操作技巧,為步入職業生涯奠定堅實基礎。這要求教師應當及時改革教學方法,從多方面剖析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并加以改正,例如基礎知識宣導不深刻導致學生能夠動手進行操作卻缺乏相關理論的支撐等問題,都大大阻礙了職業教育發展。教師應當創新教學方式,革新教學手段,教導并督促學生熟練掌握相關知識,為國家輸出職業人才。
例如,在《影響酶促反應速度的因素》這一章節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設置實驗課堂讓學生們進行親自動手操作,加深知識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以最簡單的、最易獲取的唾液淀粉酶為例,在實驗室內進行相關實驗操作,通過設置不同時間長度、不同溫度等多個實驗變量來探究影響酶促反應速度的因素。在此實驗的操作過程中,學生不僅要熟練操作各步驟,更要對實驗結果的檢測操作了如指掌,這要求學生具有較強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之外,還要有充分的知識作為支撐,才能實現對該章節有效學習。這就要求著教師不僅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實踐活動,更要在安排進行實踐活動之前保證學生們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熟練掌握,從而確保學生真正掌握相關知識,自身能力得到切實提高,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全面發展。
三、充分利用教學設備,突破客觀條件限制
職業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為目標,為學生們未來步入職業生涯奠定堅實基礎,但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針對于某些特定教學內容,學生們還是沒有機會親自進行動手操作。得益于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教學設備迅速革新,新媒體也已經成為課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學設備之一,此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置讓學生們進行演示,讓理論授課與動畫或視頻演示相結合,突破客觀條件的限制,讓學生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到相關知識,加深學生們的印象,促進學生們對知識進行掌握。
例如,在《肝的生物化學》章節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廣泛應用多媒體資源對學生們進行課堂展示,化抽象為具體,讓理論授課與直觀展示相結合,促進學生們學習的進步。以《肝的生物轉化作用》這一小節為例,學生們雖然可以通過課本上可以了解到肝在人體內是怎樣進行生物轉化的,但并不能實際感受到其作用過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在備課過程中廣泛搜集資料,通過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肝的生物轉化過程”視頻,讓學生們切實了解到課本上的相關知識。再例如,《機體酸堿平衡的調節》這一章節要求學生們對于“人體內酸堿平衡”建立一個動態認知,學生通過課本上的文字很難達到這一要求,因此教師就可以采用媒體播放動畫的形式讓學生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到相關知識,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為步入職業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總結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校為社會源源不斷地輸出職業人才。而教師作為職業教育的基礎,應當及時進行自我反思、積極革新教學手段,以促進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趙漢兵.中職化學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研究[J].科技風,2021(16):63-64.
[2]趙漢兵.新形勢下的中職學?;瘜W教學[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