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文武
摘要 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背景下,初中科學是引導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一門學科,在科學的學習中,可以培養學生理性的思維,并有助于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初中的教師應該明確科學教學的目標,不斷地創新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本文對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以浙教版初中科學教材為例的策略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科學;教學實踐
引言
初中的科學科目中包含豐富的知識,涵蓋的范圍較廣,其中會包含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學科的知識,因此學習科學可以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其他科目。同時科學科目中有很多有趣的知識,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
一、明確科學教學主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制定教學目標,熟練的使用一些科學實驗器材,結合實際的科學教學內容可以開展試驗進行驗證和探究。例如在學習浙教版中關于電力方面的內容時,會涉及到“物質的導電性”這一個科學的知識點,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實驗,根據課本上的講解以及教師的教學內容來設計操作實驗。科學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來設計一些問題,通過問題來啟發學生的思考,比如:“為什么我們常見的電線外邊都會有一層塑料或者橡膠?電線中為什么要將銅或者鋁當成主要材料?”通過這種生活中的常見事物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地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有效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自由的討論和交流進而得出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主題,并積極的投入課堂的學習中。再例如學習到浙教版的七年級上冊中的第一章第4節“科學測量”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演示的量實驗,來調動課堂的學習氛圍,進而讓學生拿出自己的測量工具,比如直尺等,讓學生測量物體的長度。教師應該為學生講解誒正確的測量方法,引導學生子測量體積的時候應該使用什么樣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等到學生思考后在課堂上說出自己的辦法,并在在課堂上進行驗證[1]。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高,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創新科學教學方式
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下,教師應該積極地傳統的教學觀念,不能一味的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應該充分的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斷的創新科學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中的引導者,對與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不斷的優化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的專業教學水平。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結合科學的學習內容聯合其他學科開展教學,提高科學教學的時效性。例如在學習浙教版七年級上冊中的第三章第1節“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這部分的內容時,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問:“地球是什么樣子的?地球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主的預習,使得學生明白對地球的自然規律和內部結構,明白地殼、巖石和地核等概念。在教學中還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的系統化,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如果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會導致課堂氛圍沉悶,學習變得枯燥乏味,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創新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在核心素養內的教學背景下,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的利用多種教學資源,發揮教學資源的優勢,再科學教學中發揮重大的作用,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浙教版九年級上冊中的第一章第五節中的“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這部分內容時,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講述了酸和堿之間會發生怎樣的反應,并通過酸堿反應的學習來研究土壤的酸堿性,并明確土壤酸堿性對農作物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開展實驗的探究,并且學生明確學習的知識和生活有密切的關系,在生活中可以運用這些知識來將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的解決問題和知識應用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
在科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相應的教學方式進行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意識。這是科學教學的目的,也是核心素養教學的要求。教師可以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來培養學生道德觀和價值觀[2]。例如在學習浙教版八年級下冊中的第3章“空氣與生命”這部分內容時,主要會涉及到空氣中的主要組成成分,并利用氧化和燃燒等化學知識,和生物的呼吸以及光合作用等內容,來說明地球上的生物離不開氧氣,在最后的一節:空氣污染與保護中提到了空氣污染這一現象,并以此來提示人類保護環境,防止空氣污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滲透環保的教學內容, 進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再例如在學習浙教版的九年級上冊中的第四章“代謝與平衡”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學生會學習食物和營養,以及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等內容,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定健康的飲食表,不亂吃零食,均衡的攝入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結束語
基于核心素養下,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地采取新型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道德品質,進而讓學生的形成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徐建平.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科學教學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4):26-27.
[2]何小勇.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科學微實驗教學實踐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