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德術
摘要: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越來越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水平的發展。美術是一個藝術科目,也是培育學生素養的重要學科。高中的美術鑒賞科目中有重要的內容,它能夠培育學生的審美以及發現美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水平,提升學生的實際素養,是高中的學習中不能缺少的教授內容。因此,在高中的美術鑒賞教授過程中,老師應該合理采用更加豐富的手段進行教學,提升學生的樂趣,更好地提升老師對于鑒賞課堂的教授效率,提升美術學科課上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教學;美術鑒賞;情景創建;方法手段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313
引言
情境的教授法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它針對學生的自身實際特點,通過有效的創建情景,讓學生自發的加入到上課中,提升鑒賞學習的質量和效果。在對于美術鑒賞的學習中需要強化學生對美的認知,提升學生對一些優秀作品的實際感受,進而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但是在如今的學習中,美術科目并沒有得到老師的足夠重視,高中的學生在學習上壓力十分大,很多老師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學習,會霸占美術課的時間,導致鑒賞課只是走形式,更像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
一、高中美術鑒賞教授中有效情景創建的重要性
在高中的美術鑒賞教授環節中,需要合理進行情境的創建,這樣會讓學生的樂趣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培育學生的探索意識。而且,從美術學科出發,有效的情境創建會讓學生有更多的分析和思考,會提升學生對一些優秀作品的認知水平。而且,情境的創建會讓學生的學習渴望被激發,在高漲的樂趣下更好地進行學習,讓美術的鑒賞教授環節變得更加充滿活力。再者,在美術的鑒賞教授中有效的情境創建,會讓老師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得到提升,深化學生對美術優秀作品的理解和印象,拓寬學生的眼界和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
有效情景的創建會讓學生設身處地地進行學習,讓教學帶有感情,讓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還會讓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感情方面得到培育和提升。以高中美術的鑒賞教學現狀來說,情景的創建會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體驗,聯系現實的內容進行教學,在上課的時候能讓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進而提升美術鑒賞教授的效率,還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舒適,在快樂的氣氛下促進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情境創建方法
2.1在老師的指引下創建教學情境
在以往的美術教授過程中,老師大多喜歡通過比較以及分析的方式,指引學生對美術的優秀作品進行深入的欣賞。這種教學的手段雖然傳統,但可以通過對比讓學生產生深刻記憶的同時,更加明確地發現不同作品的突出特點。為了讓高中美術課上鑒賞的教授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老師可以以更加嶄新的態勢指引學生發表自己對一些作品內心的想法。學生在表述自己想法的過程中,能通過高度的探索,實現自身美術核心綜合素養的穩定提升。
另外,美術優秀作品的欣賞與人們的聯想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一旦失去聯想的能力,人們就只能對美術優秀作品的外表進行評價。這種評價的價值是微不足道的。對于高中的學生來說,學生的個人經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學生美術鑒賞水平的提升。因此,為了更好地激起學生欣賞美術優秀作品時聯想能力的發揮,老師可以通過課上發問的方法,指引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比如,在賞析著名作品《清明上河圖》時,老師還可指導學生根據圖中人物的各種神態展開思考。老師也可以直接向學生提問圖中某一人的職業,然后再由學生采用集體討論的方法得到正確回答。為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感受,老師還可以通過給學生演奏市井之中的喧鬧聲響,使學生身臨其境般地體驗汴京的繁榮,進而通過與靈魂深處的共振,對美術作品如《清明上河圖》等進行更加深刻的體驗與認識。
2.2借助現實體驗創建情境
在高中美術的鑒賞教授環節中,老師還可以通過借助實際的體驗方法為學生創建情景,讓學生能夠在上課的時候自己去做一做,使學生能夠體會作品的艱難創作歷程,了解其困難。這樣的方式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在上課時能力的提高與進步。
如,在教授學生《古典主義繪畫》的時候,老師便通過讓學生進行實際體會的方式將學生帶領到創作的情景中,使學生在上課時能夠感受到美術進行創作的過程。上課時老師先為學生介紹了波洛克的繪畫手段,讓學生了解滴淌畫是如何畫的以及抽象主義的藝術特點。之后才開始讓學生在上課時自己嘗試用滴淌畫的方式進行相關的作品創作。學生在實際的體會中才發現,這種繪畫的方法看著簡單,但是要形成一個美妙的作品卻是非常困難的。不僅要注重線與點的配合,還要注重顏色的調理,學生經常將眾多不同的顏色弄成一團。在此體會的情景中,學生對于這種新的繪畫方法也有了認識,在今后的鑒賞中也可由自己的感受出發進行鑒賞以及分析。
2.3利用情感情景增進學生和作品之間的距離
偉大的藝術家在創造一些作品的時候,大多會借助這些作品來表達自身的感情。對感情的烘托和感受,也是每門學科老師工作的重要內容。老師只有帶動學生的情感,才能讓學生的注意更加集中。這對高中的美術鑒賞教授環節來說,顯得非常重要。高中的學生自身的感情和思維正處于成熟的時期,老師可以通過創建教學情景的方式,渲染學生心靈當中的感情世界,以獲得更加高效的教學質量。指引學生欣賞經典的美術優秀作品時,老師可以通過歷史講述或背景講述的方式,為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感情體會。
例如,欣賞我國現代美術的優秀作品,比如,齊白石的作品《蛙聲十里出山泉》、徐悲鴻的《奔馬圖》、關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嬌》時,老師就可以首先向學生介紹作品創作的歷史背景,繼而指引學生深入思考作品創作時的情感,從而領會作品創作背后蘊涵的深刻思想含義。如此,學生不但能夠比較深刻地確立了自己藝術思想的目標,還可以在鑒賞創作的過程中與作品之間實現突破時空的溝通,從而達到藝術鑒賞力飛躍的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的美術鑒賞教學環節對學生綜合水平的發展有著促進的作用。合理教學情景的創建,可以大幅度地提升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效果。老師要從學生的自身情況出發,為學生創建更加完善的教學情景,從而實現學生美術鑒賞水平的穩定提升。
參考文獻
[1]安金.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有效情境創建對策探析[J].新課程,2020(11):146.
[2]高譚紅.高中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有效情景創建探究[J].中國文藝家,2019(04):262.
[3]朱佳琳. 情景教學法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