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的呷呷
摘要:新時期,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教師應提高對于傳統文化傳承的認識,在開展語文教學實踐研究過程,教師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科學地進行教學設計,從而創新教學形式,有效地推進傳統文化傳承效率。下面通過實踐分析,結合語文課堂傳統文化傳承的意義,探索了提高傳統文化傳承水平的有效的對策,希望分析能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融入方法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36-268
引言
語文的人文性極強,不僅是所有科目的學習基礎,還蘊含著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展,可以使小學教育更上一層樓,所以教師要將傳統文化的融入重視起來。鑒于傳統文化的融入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所以下面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運用于實際教學中,為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做好鋪墊,為課堂教學增添光彩。
一、傳統文化滲透的必要性
國際上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評價非常的高,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地位和重要性。歷史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歷史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孕育了別樣的中國傳統文化,使得文化的發展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受到國家重視,教育部門也越發重視對學生傳統文化繼承的重要性。小學語文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語文學科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到歷史發展的信息,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有計劃地、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引導學生了解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讓學生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教學策略
(一)在識字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
漢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著深厚的含義。在識字教學中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滲透可以讓學生發現漢字的魅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漢字學習中。不過,傳統文化的藝術形式較多,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滲透方式。比如,教師在教學漢字的時候可以講解一下“心”這個字的意思,古代人認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做,否則的話將會一事無成。所以,漢字中凡是與人的心理活動相關的字都會用“心”做偏旁部首,比如“思、想、念”等,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再舉幾個例子,看看哪些還有以“心”為偏旁部首的漢字,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可見,只要學會了一個漢字,就可以在這個漢字的基礎上想出很多與此相關的漢字,這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再如,所寫的“正”字,因為古人想的是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不能弄虛作假,所以“正”字的寫法就是橫平豎直,沒有任何彎曲的筆畫,這就是漢字中所蘊含的文化。
(二)在古詩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
古詩詞在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容之中,是擁有絕對價值的重要環節。中國的古詩詞,不僅具備優美的文字語言,并且其背后所承載的傳統文化內容也非常有價值,包括軍事、政治、精神等多元化的內容。借助古詩詞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深入淺出地了解傳統文化的內容,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揚。伴隨我國新課改的完善與調整,古詩詞的學習比重也進一步得到了提高,有關古詩詞的學習內容也在不斷擴張和豐富,而這也是我國不斷加強對古詩詞的重視的必然結果。對教師而言,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古詩詞內容,不僅僅是做好背誦、默寫的任務,更是要挖掘不同古詩詞背后的價值和素質品德內容。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關于古詩《憫農》的學習,這首古詩傳遞給了我們要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中華傳統美德,那么教師在教學中要借助這一思想對學生進行滲透。又如,在學習《賦得古原草送別》的過程之中,教師應該從古詩中傳遞給學生一些比較積極的正能量,讓學生認識到我國的古代先人具備的一種奮發向上、生生不息的精神,實現深層次的教學內容輸出。古詩詞中包括了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古詩詞的學習過程,教師要抓住教學內容,科學地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從而創新傳統文化傳承方式,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三)豐富教學手段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模式的單一使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無法對語文學科進行深入理解,也使傳統文化無法較好地滲入小學語文課堂中。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對現今課堂教學模式做出適當調整,及時創新教學手段。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所以其思維往往較為活躍,導致在課堂上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創新語文教學模式,使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知識進行較好的融合。例如,教師在講解《難忘的潑水節》一課時,因潑水節是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學生對其知之甚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關于少數民族衣著服飾的圖片與視頻,或班上若是有少數民族的學生,教師還可以邀請他的家人為其他同學講解民族特色,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集中注意力,拓展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了解,達到將傳統文化滲透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把傳統文化融入到課堂當中非常必要,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還可以通過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生活,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弘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從更深層次理解文化知識。對于教師而言,通過把傳統文化融入到教學當中,能夠豐富小學課堂教學的形式,提高小學教學的質量,促進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江燦.在小學語文課程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5):29-30.
[2]馬亞龍.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和滲透策略探究[J].求知導刊,2021(06):14-15.
[3]樊軍.淺析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學苑教育,2021(0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