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勝生
【摘 要】微課是借助信息技術改變教育模式的一種形式,也是實現教學資源拓展、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手段,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課堂中,借助微課剖析概念知識,并直觀、形象地呈現出來,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幫助學生輕松掌握數學概念知識。文章就微課應用于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提出借助微課增強學習興趣、借助微課直觀展現概念、借助微課解決學習難題等教學策略。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學習興趣;直觀化
概念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較難的部分,大部分數學概念抽象,比較難以理解,而小學生數學思維尚未形成,認知水平較低,對概念理解往往不夠精準,這會影響到后續的學習。微課教學模式可以滿足學生學習個性化需求,有利于增強其數學概念學習興趣,也能豐富數學教學資源,而且每個內容都具有指向性和主題性,更好地幫助學生針對性解決概念問題。同時微課具有時間短、操作便捷的特點,有利于學生課前自主預習和課后復習。將微課應用于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創設高效的數學概念教學情境,將數學概念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又能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擴寬教學視野,讓學生更容易地掌握數學概念,并增強學以致用的能力,進一步提高數學核心素養。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的優勢,在課堂上自然融入微課教學,助力數學概念教學,構建有效的數學課堂。
一、微課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單純依靠傳統傳授式教學模式并不能完全幫助學生對數學概念理解到位,同時傳授式課堂氛圍枯燥乏味,容易降低患者的學習積極性,最終也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入手,可以采用微視頻制定數學概念單元視頻,并導入課前、課中和課后,引導學生詳細剖析概念知識,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自主構建概念體系,讓學生理解概念理論知識,做到舉一反三、活學活用。微課學習形式多樣化,可以增添學習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增強其學習數學概念的樂趣。
(二)整合數學教學資源
微課具有資源拓展、整合的特點,還能將資源或信息碎片化呈現,應用于數學課堂上不僅能增加教學資源容量,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教師可從電腦、手機上搜集和下載某一個知識點的教學視頻或教學設計案例,隨時隨地觀摩優秀教師教學課堂。學生也能在網絡平臺上實現移動學習、廣泛學習,并在具體、真實的教學情境中實現隱性學習,還能收集一些典型題型或易錯題。教師利用微課整合資源,可以更針對性講解概念知識的重點與難點,將抽象的概念轉變為直觀的數學知識,便于學生準確理解和掌握。
(三)克服概念教學障礙
若想在數學概念教學中突破教學難關,就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設計教學過程,但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各有不同,即使統一講解教學重點和難點,也無法保證每個學生都完全理解和消化。微課可以彌補這個不足之處,發揮其優勢,其選取的教學內容指向性明確、主題突出,通過采用微課制作教學重點、難點講解視頻,并在課堂中播放給學生,使學生更詳細、系統地學習和理解,同時還能反復播放,解決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化的問題,有效克服概念教學障礙。
二、微課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采用微課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在以往傳授式教學中,教師只需要學生認真聽講和記筆記,但是單方面輸出知識點,會導致課堂變得單一乏味,讓學生感受不到數學學習樂趣,進而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最終也降低數學教學效果。微課既能打破單一教學的局面,又能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教師教學中可以改變以往教學模式,采用微課的自主學習、師生輔導、分組合作的功能,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在實際教學課堂中,教師應先引導學生觀看微課視頻,自主完成預習,課堂時間進行答疑解惑,由學生提出問題,教師給予解答,并引導學生學會應用概念知識。通過將個體教學和整體輔導相結合,針對學生的學情開展高效的教學工作,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還能提高概念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克和千克》概念知識中,教師發現學生并不能充分理解克與千克之間的區別,導致在單位換算中出現較多的錯誤。因此,教師采用微課開展分層輔導,將教學部分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知識目標:通過Flash視頻開展概念教學,播放與克和千克相關的微課視頻;第二個層次是能力目標:學生觀看完微課視頻后,要自己動手測量講臺上物品的重量,如將一枚硬幣放在電子秤上,記錄其重量,再不斷疊加一枚硬幣,思考硬幣是如何表示輕重,并觀察多少枚硬幣可以達到1千克的重量。針對個別出錯的學生,教師給予耐心指導,同時學生在演示過程中也能提出問題,教師給予解答。待學生學會測量物品重量后,開始引導學生上講臺展示用天平秤測量兩個不同重量的物品,并比較兩個物品重量的大小,說一說克與千克之間的換算。
(二)采用微課形象展現概念知識
數學概念是人腦對現實對象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種呈現形式,也是一種數學思維。小學生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從字面上或口頭表述上也難以理解概念知識,所以其對學習數學概念具有一定難度。微課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呈現信息,也能將抽象的數學思維直觀化、形象化,讓學生可以觀察到事物的變化。因此,教師應采用微課將數學概念與學生熟悉的事物相聯系,以更形象的方式剖析數學概念,以便于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在概念教學中,通過采用微課形象展現數學概念知識,更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幫助學生更輕松地認知數學概念。
以《圖形的平移、旋轉》概念教學為例,教師在百度上檢索關于圖形平移、旋轉的教學案例,并下載教學資源和視頻,在教學開始時,教師播放汽車在筆直的公路上行駛的視頻,觀看幾秒后,教師按住暫停鍵,提問學生:“在視頻中,汽車發生了什么變化?”大多數學生都能回答出:“汽車的位置發生了改變。”這時,教師繼續提問:“汽車是怎么改變位置的呢?”待學生討論后,教師將視頻放慢速度播放,學生可以看到汽車是一點點向前移動的,教師則順勢講解平移的概念。這樣,學生了解了一個物品在直線方向做相同距離的移動叫做平移。隨后,教師再一次播放視頻,讓學生觀察輪胎的運動軌跡,并提問學生:“輪胎是否也屬于平移?”大多數學生都給予肯定的答案。學生認為車輛行駛過程中所有的零件和部位都發生平移。這時,教師將視頻放大,讓學生仔細觀察輪胎的運動軌跡,發現輪胎是轉動的,教師詳細說明輪胎是繞著中心定點按著一個方向旋轉一個角度,并不屬于平移,而是旋轉。最后,教師讓學生總結圖形平移、旋轉的特點和區別,并例舉生活中常見圖形平移、旋轉的情況,確保學生能夠完全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