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清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于各個階段的課堂教學都在進行有序的改革,老師們利用不斷進步的技術和更加科學的理念,不斷地對于教學方法進行推陳出新,將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應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當中去,在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讀寫結合;應用價值
前言:
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來說,老師需要格外重視教學設計,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去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到年齡的局限,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都還沒有得到有效的發展,而小學階段又是學生各項綜合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老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對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都做到有效的促進和提高,作文小是學語文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老師自然也是需要對相關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進行更加有效的改革,利用更加合適恰當的教學方法來讓學生在作文教學的過程當中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
一、讀寫結合,促進綜合發展
老師想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當中使用讀寫結合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那么,首先,老師需要對文本有一個非常深入的了解,只有老師可以從多個角度去探討和分析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與價值觀,那么老師才可以在教學當中更好地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老師的引導,在閱讀文本的過程當中,對文本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同學們發散思維,進行相關的寫作練習,比如可以從某一個人物的角度出發,進行自我剖析,或者也可以對故事的后續進行續寫等等。
比如在閱讀課外文章《灰姑娘》的時候,首先,老師需要對文本有一個多角度的分析和理解,因為在以往的教學當中發現大部分的老師都只會從特別宏觀的角度去引導學生理解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比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要足夠努力,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這一類的思想,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到各方面的局限,很難對這樣的宏觀的概念有感同身受的理解,學生在不理解的基礎上,就無法在自己的認知當中進行進一步的思維發散,那學生想不出相關的內容,自然也就無法落筆表達,這樣就無法順利完成讀寫結合的作文教學模式。為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基于自己多方面的理解,可以引導學生不僅從宏觀上認識文章所表達的意義,還要從微觀上來讓學生理解每一個人物所體現的不同的思維和情感,讓學生從更加細節的封面去理解文章的內涵,竟然在樹立正確的認知的同時,可以進一步基于自己的理解和認知對這些內容進行發散,然后在老師的安排下進行一些小練筆,比如讓同學們分組剖析人物的內心,讓同學們帶入具體的人物身份,然后寫一份獨白,讓同學們認識到當所處的身份和地位不一樣,使人的所思所想也會發生變化,但是不管如何變化,都希望每一個人可以恪守本心,堅守道德底線,不做出任何傷害其他人的事情。
這樣的讀寫結合的寫作教育方法無疑是非常高效的,不僅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對文本的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從而樹立更加高潔的道德愿望,這樣的教育對于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都會有著非常大的促進和提高作用,在這樣的教育影響下,學生一定會成長為更加厲害的人才。
二、讀寫結合,活躍課堂氣氛,落實個性化教學
在寫作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可以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來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當中接受相關的教學內容,同時,在這樣的氛圍當中,老師還可以利用讀寫結合的教育方法,更好地落實在寫作教學當中的個性化閱讀,讓學生在充分的個性化閱讀教學當中開拓思維,釋放個性,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學的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上文中提到的《灰姑娘》的讀寫結合教學當中,在學習結束之后,要求學生基于一個角色的身份來寫一份內心獨白,首先,這種活躍而又不死板的引導,很容易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思考當中去,在學生的思考過程當中,老師會發現,基于學生的認知和個性的區別,學生對于這些角色的喜好也會有所不同,那么老師就可以引導同學們去談一談自己為什么喜歡這個角色,然后鼓勵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去續寫內心獨白,不僅要包含對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的反思,還要有事后的總結。在這樣的過程當中,非常好的發揮了學生的個性,老師根據這樣的教學環節,還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情感認知等等,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發現一些不合適的道德理念或者三觀認知,老師還可以及時的糾正,讓所有的學生都接受到更加符合自己的教育。
結語:
總體來說,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當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提高其他方面的綜合能力,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教學方法,值得在小學階段的語文作文教學當中推廣。
參考文獻:
[1]馮晶晶. 探究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 語文課內外, 2019, 000(013):209.
[2]張立娥. 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應用探索[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0, 014(00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