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軍
摘要:隨著教育的發(fā)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響應社會的潮流,滿足用人需要,在很多中職院校開展了汽車駕駛與維修的專業(yè),這門課程要求理論和實踐必須相結合,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理論,同時還要教會其在技能應用方面的能力。這種新興的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一種全新的理論教學體系和觀念,完成教學任務的講授,同時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可以推行模板化的教學模式,通過先進的技術以及國內外優(yōu)秀的教學經(jīng)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技巧運用的靈活性,在學校師資隊伍逐漸被優(yōu)化的同時,提升學生在汽車駕駛與維修方面的綜合能力。本文就正確的駕駛以及維修方面存在的問題展開論述,研究其有效地解決方法。
關鍵詞:中職院校;汽車駕駛與維修;正確的駕駛操作;維修問題及措施
隨著我們的交通越來越便利,汽車產業(yè)在科技的基礎上,也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加入了新的工藝,由于運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使得汽車的覆蓋率大大提升,從而推動汽車行業(yè)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當今社會,由于網(wǎng)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也帶動了汽車的發(fā)展,所以在快速的發(fā)展中,也必然會出現(xiàn)質量問題以及安全隱患。當汽車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對于修車的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修車方法已經(jīng)不適用現(xiàn)代化的汽車,所以將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所需要的技術型人才,是專業(yè)課老師應盡的義務,也是必須達成的使命。汽修專業(yè)必須跟隨社會發(fā)展的腳步,不僅及時改變教學模式,也要及時地更新教學內容,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汽修能力,拓寬學生在這一方面的認知,明確正確駕駛的要求,當面對質量問題時,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的所在,并提出有效地解決方法,促進汽車駕駛與維修專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一、正確的駕駛操作
(一)不同時段的駕駛
不同時段的駕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夜間行駛,夏季行駛和冬季行駛。一是夜間行駛時,當遇到對向有車時,應該使用近光燈,不可以影響對面駕駛員的視線。當在夜晚雨天的時候,駕駛員應該慢行,因為雨天地面會反射光線,影響視覺效果。當沒有路燈的時候,要開啟遠光燈,方便看清前方路況,及時地做出預判,避免發(fā)生因照明問題而產生的安全事故。二是夏季行駛,因為夏天的溫度很高,所以駕駛者要及時檢查發(fā)動機的情況,避免出現(xiàn)不正常運作,還要檢查水箱,必須保證冷卻水數(shù)量充足,避免使發(fā)動機溫度過高,散熱不及時使汽車因溫度過高而發(fā)生自燃現(xiàn)象。而且散熱器上方不能放置雜物,表面必須干凈,從而提高散熱器的工作效率,提升冷卻效果。三是冬季行駛,冬季需要注意的問題會相對更多一些,首先要準備防滑鏈,在路面結冰時,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同時還要檢查冷卻液的含量以及清洗液的濃度。其次就是要根據(jù)路面的情況,進行預判,在遇到坡道的時候,因為冰雪道路對輪胎的阻力會相對更小一些,所以駕駛者要掌握好方向盤,小幅度地進行加速。在上坡時,要使用發(fā)動機進行汽車制動,從而更好地掌握方向盤,而且在上坡時,盡量減少停車的情況,在安全距離范圍之內緩慢地行駛。最后還要經(jīng)常檢查線路的連接,保持蓄電池的容量,使駕駛者更輕松地將車輛啟動,同時及時檢查油箱的剩余量,保證機油的黏度以及容量。
(二)駕車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是防滑鏈的安裝,對于前驅動的車輛,應該在前面的輪子上安裝防滑鏈,而且要用規(guī)格一致的防滑鏈,如果規(guī)格不一致的話,不僅起不到防滑的作用,還會使輪胎受到損耗。在使用防滑鏈時,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使用,像是冰雪道路除外,其他的路面如果不需要防滑的時候,盡量不要安裝防滑鏈,因為安裝之后,就需要在固定的時速內行駛,容易造成交通阻塞。二是防滑輪胎的使用,在使用之前,要選擇與車輛型號相符的輪胎,而且由于每個車輛的重量不一樣,使用之前,也要檢查輪胎的承重能力,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如果需要更換輪胎,最好將四個全部換掉。同時要注意制動的距離,因為在干燥的路面上,會使輪胎與路面的摩擦力降低,從而使得制動的距離加大,此時更應該注意和前車保持安全距離。三是其他方面的問題,在停車時,要選擇面向太陽的方向停車,為了避免雨刮器被凍住,要及時地將雨刮器豎起,而且在溫度很低的情況下,要將手動擋車的檔位掛在一檔或者倒擋,避免駐車制動器被凍住,而影響了車輛的使用,如果是自動擋的話,就要將車輛掛在停車擋停車。同時如果車門或者加油口出現(xiàn)了結冰的現(xiàn)象,可以通過熱水融化的方式或者用手輕輕敲打,便可以將冰除掉,當除完冰,一定要將周圍擦拭干凈,避免二次結冰的現(xiàn)象。
(三)車輛在其他情況下行駛
在彎道行駛時,一定要保證車輛的平穩(wěn),減速,不用使用制動踏板或者加速,因為彎道看不清前方路況,容易預判的不及時發(fā)生事故,而且速度越大,車輛自身的慣性就會越大,如果不能夠靈活掌握方向盤,就會沖出道路。在長途駕駛時,一定要將各類應急裝置全部帶齊,比如工具箱,三角警示牌,備用油箱,備用輪胎等,出門前檢查車輛自身的狀態(tài),確保輪胎的狀態(tài)以及發(fā)動機等各個配置都處于正常運作的狀態(tài)。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時候,要注意和前車保持安全距離,遵守高速公路上的行駛規(guī)則,有秩序地行駛。
二、在車輛維修時遇到的困難
(一)學生的認知水平參差不齊
中職院校招收的學生,往往在文化課水平方面會相對得更弱一些,因為他們從小沒有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從而導致了這一部分學生在想象創(chuàng)造方面的能力就會落后一些。因為汽車行業(yè)都是比較高科技的技術,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無法更直觀地了解到技術的原理,盡管老師想盡一切辦法,也依然無法提高學生對電子零件的認識,所以在學習故障維修時,就會缺乏邏輯性,不知道從何下手,腦袋里沒有一個明確的維修思路,從而導致了聽不懂的學生更加聽不懂,使得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二)教程安排得不合理
因為汽車駕駛與維修這門課程,是要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但是有一些中職院校并不能權衡好二者之間的時間,不能夠做到一體化,就會使學生理論和實踐的知識構建不能一個完整的體系,便無法很好地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這種不合理的安排,就會使課程的效果很難達到預期,從而學生的技能水平也無法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師資隊伍建設相對薄弱
汽修是一門新興的課程,很多中職院校雖然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是在實際建設中,師資力量卻沒有跟上課程的進度,一些學校的老師因為缺乏這方面的認知,便被學校調到汽修班,這樣由于老師的自身能力就不高,其的知識框架很難支持自己在汽修班很好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有一些老師沒有受到專業(yè)的培訓,自認為實踐比理論重要,其實這都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不僅使學生發(fā)展失衡,還影響了汽修課程的教學質量。
三、解決維修困難的有效措施
首先,學校要對教育體系進行改革,以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應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將汽修課程分為幾大板塊,有理論課,實踐課以及綜合素養(yǎng)課,老師利用有限的教學條件,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再通過網(wǎng)絡技術,向學生更加直觀地展示出各個零件的形狀以及運用原理,將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這樣老師就可以很好地很好地解決在維修方面的問題,如果學生還是不理解,就利用視頻的方式,將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詳細地講解,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收獲到知識。其次,學校要開展個性化教學,因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接受能力都是不一樣的,為了避免使學生出現(xiàn)認知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要對接收能力差的學生尋找一種適合的學習方法,更加有利于其學習成績的提升。最后就是加強學校的師資力量建設,如果學校里沒有專業(yè)的老師,那么就可以采用外聘的形式,招收專業(yè)人員,也可以對老師進行定期的培訓,更新他們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的未來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礎,同時還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讓企業(yè)中專業(yè)的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展示,并為同學答疑解惑,從而提高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質的人才。
結束語:
隨著汽車行業(yè)的逐漸發(fā)展,不僅對汽車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檢修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隨著更多高科技的運用,增加了檢修的難度,所以中職院校既然開設了這門課程,就要以專業(yè)的角度進行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兩頭抓,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檢修的過程中,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并對駕駛員提出溫馨的提醒,盡可能地將行駛過程中需要注意到的問題都明確告知。
參考文獻:
[1]基于國六法規(guī)的碳罐脫附流量對蒸發(fā)排放性能的影響[J]. 周祥云,張磊,黃敬鋒,肖亮. 汽車實用技術. 2020(02)
[2]以就業(yè)能力為導向的汽車故障診斷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 梁滿朝. 教育觀察(上旬刊). 2020(03)
[3]汽車故障診斷系統(tǒng)功能及其在維修中的應用[J]. 趙云鵬. 農機使用與維修. 2020(11)
[4]汽車電控點火系統(tǒng)故障診斷及排除探析[J]. 宋曉雯,楊玉好. 內燃機與配件. 2020(08)
[5]在用電動汽車安全事故分析與安全保障研究[J]. 張康康,穆文浩,羅慧冉. 汽車實用技術. 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