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洋

摘要:為了提高高等職業院校德育實效性,實現德育目的,本文以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究了“三維度+融入”模式下“三全育人”體系。該模式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本內容,通過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運行機制,構建了立體化的育人格局,著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信息工程人才。
關鍵詞:“三維度+融入”? ?育人模式? ?三全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2019年,湖南省教育廳下發了《關于實施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的意見》,文件要求高校應充分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機制,優化評價激勵機制,強化保障措施,切實構建“十大”育人體系。
為此,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制定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方案》,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教育部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擬定了“三全育人”體系機制建設的舉措。新時代賦予新使命,信息工程系承擔著新的責任和擔當,開展“三全育人”工作,2019年立項為湖南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
一、基本思路
信息工程系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育人導向和問題導向,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總結凝練系部成果,進一步挖掘和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自主、組織等育人要素,著力推動系部“三全育人”改革的“三維度+融入”模式構建(如圖1所示),努力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著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信息工程人才。
二、擬突破的重點和難點
信息工程系按照發揮優勢、突破瓶頸、凝練品牌的建設思路,突出“三項重點任務”和“四個攻堅戰役”,逐一突破系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1.三項重點任務
信息工程系緊緊圍繞隊伍建設、機制建設、思政工作精品項目培育三項重點任務。其中,思政工作精品項目培育包括基于E-learning自主學習理念的課程育人項目、“互聯網+品牌”校企協同實踐育人項目和E-change心語空間心理育人項目。
2.四個攻堅戰役
第一,打好“共識”攻堅戰。信息工程系通過加強教育培訓、梳理崗位職責等,在系部范圍內形成“三全育人”的思想共識。
第二,打好“融入”攻堅戰。信息工程系通過建立規范、完善制度等,全面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十融入”,使之成為系部各方面工作的價值準繩和基本遵循。
第三,打好“協同”攻堅戰。信息工程系將逐步建立健全“分階、分類、協同”式三導師工作機制,努力使不同隊伍之間通力協作,形成育人合力。
第四,打好“評價”攻堅戰。信息工程系將探究建立“三全育人”工作評價指標體系,重塑“知識+技能+道德”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努力把“軟指標”變成“硬杠桿”,確保改革任務落地見效。
三、基本措施
1.堅持協同導向,完善“三全育人”的工作機制
信息工程系成立由系部黨總支書記為組長的“三全育人”工作小組,統籌負責系部“三全育人”工作。第一,按照“優先保證、支撐有力”的要求,配置“三全育人”試點改革實施專項經費、辦公和活動場所等;第二,按照“教學與育人并重”的要求,將“三全育人”納入系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設一支具有自覺“育德意識”和較強“育德能力”的教師隊伍。
2.堅持問題導向,搭建“三維度”立體育人格局
(1)基于主體維度,加強隊伍建設,推進全員育人
信息工程系明確育人導向,建立“分階、分類、協同”式三導師全員育人制度,明確育人是全體教職工的重要職責;修訂崗位職責,深挖各崗位的育人元素,探究行業精神與育人理念的共性。具體包括:加強黨政干部隊伍建設,全力做好頂層設計;加強教師、輔導員隊伍建設,致力于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加強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大力發揮“雁陣效應”。
(2)基于時間維度,做好生涯導航,推進全過程育人
信息工程系把握育人環節,貫穿學生大學三年的學習生涯,且各有側重,賦予不同學習任務和成長目標,以實現循序漸進和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在這三年中,信息工程系圍繞學生成長成才,重點開展“國旗下的思政課”“丹丹心晴室”等具有特色的品牌教育。具體包括:著眼入學適應階段,幫助學生找準角色定位;著眼自我充實階段,幫助學生落實學習使命;著眼頂崗實習階段,幫助學生實現職業追求。
(3)基于空間維度,搭建多維平臺,推進全方位育人
信息工程系強化多方聯動,打造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線上線下的全方位協同育人“立交橋”,充分發揮“十育人”功能,完善育人機制,優化評價激勵,強化實施保障。具體包括:整合校內校外“十育人”資源,建立學校、家庭與社會的“三位一體”積極正向循環;整合課內和課外“十育人”資源,建立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的“一體兩面”良好促進機制;整合線上與線下“十育人”資源,建立“互聯網+課堂”的全新育人模式。
參考文獻:
[1]羅建國,黃紅霞,李倩倩.高校“全息育人模式”探索——以武昌理工學院為例展[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7(37).
[2]陸巖,劉麒,劉迪.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3).
※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三全育人”綜合試點改革院(系)項目。
(作者單位: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