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慧娜
摘要:本文主要是從如何上好普通初中英語閱讀課的角度出發,在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差異的基礎上,尋找有效的分層教學途徑以提高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課? 分層教學? 有效途徑
現在的初中生經過小學四年的英語學習,有一定的學習基礎,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一個班級五十人無論是英語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還是學習能力,都存在比較大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在閱讀課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當基礎好的同學對文章都熟透了,而基礎薄弱的同學還在云里霧里,甚至在課堂上發呆,教師在教學中也意識到這種差異了,也進行了分層教學,但只是較為籠統的把學生分成兩層:A層基礎好的和B層基礎薄弱的。本文結合現存問題,研究了提高英語閱讀課分層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細化學生分層、分組是前提
考慮到我們把一個班的學生單純分成AB兩層的分層模式不妥,因此我們就要先從細化學生分層開始。怎么分呢?我認為,可以對學生進行動態分層、分組。
首先通過幾次基礎知識考查;再通過調查和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以及發展潛力等,從而把學生分為A、B、C三層,大概比例為30%、50%、20% 。
然后是分組。英語閱讀課堂上的學習任務通常是分小組完成的,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閱讀課堂的學習任務,為了同學之間的互動互助,我會在分層的基礎上,再把整個班級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分好小組后,選出小組長、明確各組員的責任。學習人人有責,彼此互相幫助,以快速完成學習任務為目的,達到人人有收獲的有效課堂。
二、細化制定分層目標是指揮棒
教學目標是開展教學任務的指揮棒,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為目標,是教學的目的也是結果,我們要以“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為原則,合理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因此我們應在課前根據各層次學生的特點、按課標要求對相同的教學內容給各個層次的學生設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
要求是要每個學生必須達到基本目標。然后,立足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達標的同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挑戰高一級的層次目標。
三、細化分層閱讀教學活動是關鍵
根據學生的差異,各個教學環節內要分層設計,以任務為中心、活動為載體,因材施教、分層開展教學活動。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預設各項任務的時候,要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對任務的難度進行預測,以免學生對閱讀產生畏難情緒,打擊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一)閱讀前導入分層
閱讀前的導入目的是:以淺顯易懂為原則,呈現語篇主話題,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容易地知道將要讀什么(體裁、題材、背景),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處理難理解的生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一環節面向全體學生,主要針對C層學生進行互動(用時大概5分鐘)。
(二)“三層解讀法”提升閱讀技能
“三層解讀法”是閱讀中的三個主環節,即:第一層跳讀,第二層掃讀,第三層細讀。而閱讀中是學生獲取信息,獲得閱讀策略與閱讀技能的一個過程,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對課文進行的三層解讀并完成相應的任務的一個過程。
1.第一層跳讀
就是全體學生帶著問題快速默讀語篇,讀出語篇大意、段落大意,分清主觀點和支撐信息。這一任務比較容易,所以這項任務主要檢查C層學生的完成情況。
2.第二層掃讀
掃讀比跳讀用時稍長,也是全體學生帶著任務默讀語篇,學生可以在老師設計的情景幫助下解讀語篇,理清語篇的基本結構及行文套路。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任務來檢查學生對語篇基本結構的了解,形式有填表、答問、判斷等。
3.第三層細讀
就是學生仔細閱讀語篇,辨識詞匯、短語、句子、領會其含義,抓住關鍵詞、獲取語篇細節信息,讀出作者的觀點、態度或語篇中某個人物的觀點、態度,表達讀者自己的觀點、態度,闡述理由,做出判斷評價等,為后一步的輸出任務作準備。通常的任務形式有:問答、填表、判斷、排序等來檢查學生對語篇的熟識程度。
(三)細化分層讀后任務活動
閱讀后訓練是信息輸出的一個過程,是比較綜合的一個訓練。我們可以設計不同的任務活動來檢查各層次學生對語篇的掌握情況,而且任務的設計要有梯度、有層次,要做到既按目標檢查學生的知識,又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學習信心、培養學習興趣。通常的任務形式有:復述語篇、發表個人觀點、小組討論、辯論、采訪、表演、寫報告等。
四、細化分層評價是催化劑
對學生進行評價的目的是既要讓學生在學習上肯定自己的成績,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又要讓他們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促進他們不斷進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是必要的,而且評價可以形式多樣:
1.課堂教師點評
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實時給與學生鼓勵性的點評,如:對后進生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中層生采用激勵評價,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們積極向上;而對優生則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
2.課堂上學生自評加組內點評
在一節閱讀課完成前兩分鐘,讓學生按課前給他們的3層目標進行自評達到哪個目標,然后組內互評,目的是讓學生對自己的課堂表現做一個反思,以促進其學習的積極性。
3.考核評價
通過筆試考核,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價可以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找出英語學習的弱點,全面的分析學生的英語情況。
總之,在分層教學的背景下,要有效提高英語閱讀課堂效率,細化學生分層、分組是前提,細化制定分層目標是指揮棒,細化分層展開閱讀教學活動是關鍵,細化分層評價是催化劑。今后我將繼續積極地研究和實踐有關策略,使之日趨完善,從而真正有效地提高英語閱讀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