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的學科,抽象性突出。而畫圖過程是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進行連接的橋梁,借助畫圖過程能夠將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所以本次研究也將立足于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分析如何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數學知識,實現數學的形象化表達。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畫圖能力
引言
畫圖能力的核心在于借助圖形來幫助學生進行思考,特別是在面對抽象的文字敘述時利用畫圖分析思路,從而展現出數學的復雜數量關系。這樣一來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思考和分析,同時在畫圖當中自主尋找問題解決的方式,并發展數學思維形成數學活動經驗,學會利用數學解決生活當中的各類問題。
1、畫圖能力的基本構成
1.1 文字轉換圖形
基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數學學科的基本要求來看,將文字轉換為圖是學生最為普遍的一種畫圖方式,在學生審完題之后就可以根據所畫的圖形將所有信息進行查閱,圖形可以充當數學符號,擴展信息容量完成信息轉化過程。
1.2 計算轉換圖形
數學學習當中涉及到很多抽象的計算過程,而將計算過程轉換為圖形之后,就可以將算法進行直觀展示,這樣就幫助學生準確理解算理的內涵,畫圖的思考過程也是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關聯方式,以相互補充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形成視覺思維。
1.3 抽象信息轉換圖形
數學學科和生活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很多數學問題本身來源于生活當中的實際應用,所以在研究過程當中可以通過建立數學模型的方式構建圖形,然后將思考過程轉化為數學模型的再現過程。畫圖作為視覺思維的主要表現形式,能夠在視覺參與下完成信息的加工和轉換,以加工過程重現思考過程。
2、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畫圖能力的策略
2.1 重視學生畫圖意識的培養
新課程標準當中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作為主要的課程目標,并且突出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能力培養與拓展創新思維。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畫圖意識的培養,讓學生主動通過畫圖的方式在潛移默化當中學會問題解決的方案。教育的最終作用在于培養學習習慣,而習慣的養成本身是一個長期和動態化的過程,學生的畫圖思想只有逐漸融入到認知結構當中,才能讓畫圖成為學生的思維工具提升學科素養。例如在學習到“時、分、秒”的相關知識時,學生對于時分秒之間的相互轉換理解難度較大,但如果將這些內容以圖形的形式描繪出來,就能幫助學生準確理解不同單位之間的數量關系,結合圖形了解到1小時=60分,1分=60秒的具體概念,最終完成知識的理解和內化。
2.2 圖形語言與教材滲透
圖形語言能夠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教材內的關鍵信息,在明確知識點的同時學會如何將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環節。在當前教材當中的每一節數學內容的學習,幾乎都從情境圖開始讓學生通過實物圖了解算法和原理,并且學會多種數學思想。但如果能夠通過圖形語言來讓學生準確感受問題解決方案,就能讓他們意識到畫圖的作用和需求。例如在學習到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原有的教學方式是通過擺小棒來引導學生理解算理,但這種實物操作過程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難度較大。假設將這種方式轉換為畫圖過程,就能讓學生準確理解加減法的算理和數字關聯。綜合來看,教師應該讓學生盡早接觸到畫圖的方法,學習滲透樹形結合思想,依靠畫圖來理解概念和解決問題。又例如在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以簡筆畫的方式畫出雞和兔的對應圖形,從而了解數學思想和問題的突破口[1]。
2.3 教學過程與方法指導
畫圖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構建教學情境讓學生的思考過程引起意識層面的沖突,從而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這一部分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預先設置問題情境,幫助學生創設利用畫圖解決問題的場景之后引導學生參與到問題探索的進程當中。畫圖是一種將抽象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形象的數學圖形過程,而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本身可以以畫圖的方式了解圖形的規律與計算方法之間的聯系,從而讓學生掌握學習主動權。雖然低年級學生在畫圖過程當中會遇到各類困難,但如果能夠將學到的畫圖技能投入使用并且在教師的幫助之下開展日常訓練,就能將數形結合的優勢進一步發揮[2]。
2.4 自主畫圖與數學思維培養
數學思維的培養需要以自由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問題解決方法,重塑認知結構,因此這需要讓學生具有高度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進行圖形描繪。本質上圖形并沒有固定的形式,只要能夠表達出數量關系的畫圖過程都是正確的問題解決過程,因此同一學生對不同問題會選擇不同類型的構圖方法。在學習到分數的有關知識時,既可以通過餅狀圖來描繪數量關系也可以通過線段來描繪數量關系,但兩種方法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畫圖的方法并不唯一,但結果相同。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倒過程當中的認知狀態,組織學生循序漸進重塑畫圖環節的活動,將繪畫過程轉化為思考過程。這樣一來教師也能隨時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數學解題過程轉化為動態的思維過程。
3、結語
畫圖對于改進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并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意義和價值,非常突出,在后續的教育實踐過程當中,教師要有針對性提出學生畫圖思考能力的培養對策,刻畫描述數學問題尋找問題解決的思路,從而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轉化為直觀的圖形信息,無形當中增加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問題解決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經洪. 搜尋數學解題的突破口——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畫圖策略的幾點做法[J]. 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3(14):40-40.
[2]莊志丹.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畫圖能力的有效方法探究[J]. 新課程(教研版),2020(01):80-81.
作者簡介:高翔,(1993. 11-),女,漢族,籍貫:江蘇南京,學歷:本科,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