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摘要:在小學教育教學階段,科學教學得到了教師的關注,教師在科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了科學史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提高科學素養,對學生的思想和學習都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幫助。因此,科學教師要發揮學史的教學作用,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小學科學;學史教育;滲透策略
引言
在小學學習中開展科學教學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順應新課程的改革理念,要通過科學史的學習讓學生將科學知識變得更好理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科學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得到有效地解決,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本文根據小學科學教學滲透科學學史教育展開研究,希望可以給廣大學者些許建議。
一、科學史的教學內容
科學史的內涵主要是指教師向學生傳授與科學相關的歷史。小學科學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科學正確的方法去理解歷史,思考歷史,這樣才能對科學有更加全面地認識。此外,小學科學史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不僅僅包括科學發展的歷程,還包括了科學中的關鍵人物和關鍵方法。教師在傳授科學知識的過程中,要在課堂中全面滲透科學史,強化學生的理解,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知識,探索知識,對科學的實質有更加精確的認識。小學科學教學需要小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這樣學生在探索科學的真理時,也能夠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要對科學發展進行綜合的教學,要涉及經濟與文化等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在獲取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歷史和內容,這樣才能保證科學與教育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也能夠體現學史在科學教學中的地位。
二、小學科學教學中滲透科學史的重要作用
(一)培養學生敢于創新與批判的精神
小學科學發展歷史與科學實質兩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無法分開的兩個教學內容。小學科學教師在對科學史進行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要從錯誤的教學發展進程中得出失敗的結論,從而對科學理論進行全面的創新和完善,這樣才能使科學發展歷史更加全面、準確,也能夠保證小學科學史的教學效率。首先,小學科學史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能夠培養小學生敢于探索與創新的精神,能夠讓學生敢于質疑問題,具有批判地學習精神,能夠在科學的學習中不斷地追求真理,能夠改變以前的科學學習態度,這樣才能培養學生敢于創新的學習理念。其次,教師要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方法,要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追求科學真理的精神,讓學生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對科學有自己的想法和認識,這樣能夠讓學生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科學問題,能夠為學生其他的學科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有利的教學保障。
(二)引導學生理解科學知識
首先,科學教師在進行科學的教學階段,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去搜集一些科學故事和科學資料,讓小學生能夠被豐富有趣的科學內容所吸引,這樣小學科學課堂就變得非常的活躍,小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其次,小學科學教師要讓學生對科學的內容了解得更加全面,教師可以通過滲透科學史的方法,讓學生能夠認識到科學學習的本質,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科學家研究科學和探索科學的意義,這樣小學生就能夠在科學的探索當中,去更好地掌握科學內容,從而為學生開闊科學的眼界,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思維,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三、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滲透科學史教育的重要策略
(一)積極開發教學資源,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滲透科學史
在小學科學的教學階段,教師要想方設法的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這對教師而言有了更大的挑戰。首先,科學教師不能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淺層次的教學,要對學生進行深入的教學,那就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科學涵養,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中獲取無限的知識,這樣對學生的其他學科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在小學教學中有很多學科都融入了科學的元素,教師要結合學科展開學習,讓學生能夠學習更加全面的科學史。此外,教師不要只停留在課堂的教學中,還要組織全班同學進行課外科學教學,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探索能夠發現科學的規律。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當地的圖書館尋找一些科學的書籍進行閱讀,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知識的魅力。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去搜集相關知識進行了解,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科學地發展歷程。教師還可以帶領小學生去科技館,通過課外教學進行滲透和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理念,讓學生能夠認識到科學史的本質,這樣才能體現出科學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教育價值。
(二)創新探究方式,引領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興趣
在小學實驗的探究過程中,教師要讓小學生更好地融入科學的探究當中,要不斷優化科學探究方式,讓學生享受科學學習的整個過程。首先,科學家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著學習和探究的精神,并不斷追求新的領域。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科學當中,為學生構建良好的科學知識體系,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在科學學習中獲取更多豐富多彩的知識。
例如,小學科學教師在學習“杠桿和滑輪”的科學內容時,就要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目光,教師可以通過阿基米德撬動地球故事為主,對學生進行科學史的滲透,讓學生認識阿基米德為科學所做出的貢獻,通過他對科學的追求,而設計出杠桿和滑輪系統,讓學生感受到杠桿與滑輪的作用。所以,教師將科學史與科學知識相聯系,能夠發揮出各自的教育作用,能夠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認識到科學史的重要價值,要通過科學史幫助學生提升科學素養,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科學的力量。因此,教師要合理滲透科學史,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陽,葉寶生.淺談小學科學中的科學史教育[J].新課程研究,2011(07):187-189.
[2]徐敬標.小學科學教學滲透科學史教育的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0(03)∶40-42.
[3]高龍菊.小學科學教學中滲透科學史教育初探[J].文理導航,2016(0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