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花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合作教學法的指導下打造多元化的合作機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以合作模式完成知識的探究,以此通過合作形式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使學生能夠充分肩負起課堂中自主探究的學習任務,以此為其學習素養的提高打下課堂機制基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做好合作教學法的開發工作,教師必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真正以數學教學模式為基礎,做好合作教學法在課堂中具體應用路徑的探究工作,使合作機制能夠真正符合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切實貫穿在課堂之中成為學生主要的學習活動模式,切實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教學法;應用路徑
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實踐進程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選擇以合作教學法的方式打造課堂中的多元合作系統,意在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模式下完成自主探究活動,切實優化其自主探究的有效性并提高課堂探究的效率,以此真正使數學課程滿足素質教育明確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號召。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合作教學法,教師應避免走入常見的應用誤區——不知變通,即教師片面的認為只要在課堂中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就是合作教學法,導致課堂合作活動缺乏變通,呈現出較強的模式化,反而使課堂出現大量的無效時間。因此,教師應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結合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切實做好合作教學法學科化的創新策略研究工作,為其在數學課程中的應用鋪設一條平坦之路。
一、互動合作,培養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使學生在主觀能動性的驅動作用下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之中,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素質教育理念面向教師提出了以學生興趣為本的教學方法,要求教師能夠在課程中始終做好學生興趣的培養工作,以此強化學生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合作教學法的指導之下引導班級學生建立互動合作關系,使學生能夠在合作交互過程中烘托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受趣味學習過程,由此切實促成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
例如在《分數除法》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即可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結合以往所學的分數乘法知識,引導學生對除法的計算方法進行嘗試性的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將形成積極的討論關系,將自己認為對的計算方法在小組中提出。這種討論方式能夠極大的烘托起課堂中活躍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更積極的參與到知識的探究過程之中。在合作心理的作用下,學生的探究將更加具有趣味性,學生能夠直接體驗數學學習活動的樂趣所在,最終真正形成數學學習興趣,為其后續的學習活動參與打下重要基礎。
二、互助合作,優化探究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學生在獨立探究過程中能夠以更全面的思維完成問題的自主探究,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之間在學習活動中存在的個性差異,使學生能夠在互助模式的合作小組中展開集中探討。這能夠幫助學生在分層合作模式下真正優化個人的探究方法,完善探究認知,最終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有效性。
例如在《圓的周長》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分層合作小組中展開討論活動。在活動中,學生能夠將自己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求助于同組的學生,以此引發小組之間的討論,并在討論過程中獲得同學的幫助,真正完善自身對教學內容的認知,最終優化學生的學習有效性。通過互助的方式,學生的自主探究將更加圓滿,學生能夠真正在互補中得到探究思維與探究成果的優化,最終切實推動學生自主探究有效性的提高。
三、互查合作,打造知識體系
教師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活動中,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開展合作互查活動,針對課堂中所學的基礎知識進行互查活動,能夠真正幫助學生快速發現基礎知識掌握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這將使得學生完成對知識的查漏補缺,使學生在課堂中建立更牢固的基礎知識體系,最終真正促成學生課堂學習有效性的提高,為學生后續的學習活動打下重要基礎。
例如在《圓柱的認識》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結束后,應該引導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開展圍繞基礎知識的互查活動,使學生能夠根據基礎知識設置簡單的填空問題,檢查彼此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需要學生直接應用課堂中所掌握的基礎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直觀的發現當前基礎知識理解方面存在的不足。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建立更加扎實的基礎知識體系,以此切實保證其在課堂中學習的有效性,并以堅固的基礎知識體系為其未來的數學學習活動以及復雜的數學問題解決打下重要的基礎,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探究合作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路徑,需要教師真正結合數學教學邏輯,對其進行細分并把握各個環節的教學需求,以此打造最為貼切的合作教學模式,使合作教學法滲透在課堂的各個環節之中,切實使合作活動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路徑,促進學生學習素養的最大化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絨.合作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南北橋,2020,000(009):147-147.
[2]周輝.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小組合作的方法[J].下一代,2020,00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