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平
摘要:在教育體系不斷優化與改革的今天,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早已被時代淘汰所淘汰。在職業教育改革進程不斷為推進的今天,核心素養被提出,要求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改變傳統的授課形式,關注學生的素養培育,變革教學方法和形態,從而實現優質的教學體系。本文從中職計算機專業視角出發,針對教學中現在的問題,提出基于核心素養下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的新策略。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主要目標除了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信息技能之外,還在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觀念。素質教育的提出為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指引,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也更加注重對知識的深入剖析,挖掘其中蘊含的核心素養,從而實現他們的全面發展。同時,教師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鍛煉學生的操作技能,并將職業素養貫穿于課堂教學中,助力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也進一步推動中職計算機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
一、基于核心素養下的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層面
教學觀念是教師踐行教學方法的關鍵思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方向和趨勢。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依然存在問題:一是計算機專業教師對于本專業的核心素養價值內涵不是很了解,也沒有意識到其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導致學生的發展進程受阻,綜合能力難以發揮;二是教師本身對于課堂的教學觀念也比較陳舊,他們的思念觀念束縛性很強,對于教材的依賴性也大,這就導致他們課堂教學理論部分的比例過大,從而忽視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這就使得計算機專業學生理論知識扎實,知識運用能力不足,不利于其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教學內容層面
教學內容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重要載體,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關鍵點。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內容的時效性不足。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沒有對學校的整個教學規劃進行分析,沒有加入核心素養的成分與教學目標不匹配。此外,知識點的選取過于狹隘,不利于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二是內容的適用性不強。所謂適用性一方面是指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相符,教師僅憑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授課,沒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另一方面是指于行業全方位需求不相適應,沒能結合企業的實際用人需求來選去教學內容,對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不利,因此教學內容需要完善。
(三)教學方法層面
教學方法的單一也是現如今阻礙核心素養進程的最主要的原因,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的靈活度不夠。教師只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認真聽講,卻很少給他們自我表的機會,并沒有建立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橋梁。這就導致學生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學習熱情度下降,核心素養理念更是難以滲透。此外,實踐教學板塊屬于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很多教師忽視這一板塊,實踐教學的氛圍不夠濃厚,學生的實踐技能沒能得到充分鍛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他們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路徑
(一)創設信息技術情境,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師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借助信息技術創設多元化的教學形式,為學生呈現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有效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例如,在學習“計算機系統的組成”這節課時,我們可以將這節課分成多個模塊,將硬件與軟件的組成、功能和具體應用借助多媒體羅列出來,并利用思維導圖進行串聯,讓學生直觀認識各模塊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還是可以利用微課講這些內容進行整理,并發給學生。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我們可以引入虛擬機,然后學生在線進行操作,從而深刻掌握系統運行的原理,并通過代碼練習提升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此外,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以問題情境的設置來促成其信息素養的提升,實現計算機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1.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計算機專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是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在計算機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如啟發式教學、交互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他們時間和空間進行獨立思考,并在探究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素養得以提升,促進他們的個性化發展,從而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與此同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創新型的教學環境,創造條件來開闊學生的思維空間,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到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另外,理論與實踐結合是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突出特點,這也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或是上機進行操作,為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奠定堅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2.成立計算機興趣小組
教師可以成立計算機興趣小組,鼓勵學會課余時間開展相關活動將興趣愛好相投的學生聚在一起,讓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例如,可以在學校成立電商社團,在“雙十一”時,組織學生集思廣益,共同獻計獻策,通過分工合作一起完成這項任務。在興趣小組內學生的興趣空前高漲,為了完成目標,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智力和創造力,創新實踐能力得到強化,對于其核心素養的提升大有裨益。
3.展現知識的應用價值
教師在講計算機課程的過程中,可以先為學生呈現知識的應用價值和場景,但想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從而有效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在學習office這一內容時,首先為學生展現該軟件在實際辦公中的應用,是如何進行數據匯總、課程設計的。之后為學生展示多種形式的實例作品,進一步激發他們創作的積極性。以知識的實用價值展現來反向引導學生進行創新,能夠實現學生理論知識認知與運用能力的雙提升,對于其核心素養的培育奠定了堅持的基礎。
(三)引入校企合作機制,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是計算機專業學生應具備的重要素養。在職業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師應協調好理實之間的關系,通過引入校企合作機制,讓學生接觸到崗位知識與技能,有效完善計算機專業教學結構。中職學校通過建立以企業之間的合作,能夠拓寬學生的實訓學習范圍,通過現場教學感受所學知識的具體應用,帶動他們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學習PPT相關知識時,我們可以提取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并制借助微課、藍墨云班課等軟件制作出相關的學習視頻讓學生觀看。其中,教師可以融合多元素主題,如企業辦公類PPT、應聘類PPT的等,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專業來制作相關的PPT,實現其計算機應用水平和職業能力的雙向提升。此外,學校可以邀請企業的專業人士來校為學生們開展講座,讓學生初步了解企業崗位要求和工作的要點,也可以開展相關的技能競賽,讓企業專業人士參與到對學生的評價中,幫助他們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到自身核心素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促進他們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的提升。
(四)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中職院校教學已經經歷了多年的改革,核心素養是沉淀下的精華內容,是教學改革內容的高度凝練。而且評價體系是保證核心素養培育是否到位且高效的關鍵所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應從學生綜合素養出發,在評價標準上不再僅參考成績這一單一的因素,而應從學生個人發展的角度出發,從學生的課堂表現、參與問題探究的積極性、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性、實踐學習成效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構建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教學評價機制。此外,我們也應采用多元主體評價的方式,讓學生也參與到評價中,增強評價的客觀性。
如在學習淘寶美工課時,我們可以將評價交給組內學生,由于學生經歷了合作與探究,相互之間也產生了思維的碰撞,對彼此的表現都盡收眼底。因此我們可以讓他們自評或互評,分析作品所蘊含的審美價值和創新意識。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教師和學生都明確目標學習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在立體化、多元主體的教學評價中,培養學生計算機知識學習的自信心,這也是計算機專業核心素養的重要表現。
總之,核心素養是現如今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核心內容,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技能的培養,還有促進他們綜合素養的提升,為他們未來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滿足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與期望。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輸入,關注自身的專業化成長,探索中職計算機專業課堂滲透核心素養理念的方式方法,以學生的長效發展為著力點,從而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輸送一大批高素質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肖聲. 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探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21):152-153.
[2]江琴. 基于核心素養的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實踐研究[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21):212-214.
[3]楊嘉龍. 中職計算機應用職業核心素養及其教學設計[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2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