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意
摘要: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但學生是否能夠摒棄自己原有的習慣,用數學語言表達出自己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一個較為困難的事情。而想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讓學生對于數學語言表達產生認同感,并嘗試著主動用數學語言表達某些問題,在此基礎上,筆者結合自身實踐經驗,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教學策略
在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營造和諧的數學氛圍來促進數學語言表達的開展,因為在傳統教學之中,教師也很少運用數學語言去表達某些問題,這導致了學生并沒有這樣的習慣,因此,學生在沒有一個良好的氛圍的情況下,是很難進行數學語言的表達的,而教師在幫助學生養成一個習慣之后,需要通過課堂去及時的反饋學生對數學表達的認知,并通過數學閱讀去豐富學生的語言系統,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一、營造和諧氛圍,促進數學表達
教師可以嘗試著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來促進數學語言的表達,因為學生用一種全新的方式或者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學生的眼中是極其羞恥的學生,即便擁有足夠強大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在這種情緒之下也很難發揮出100%的能力,而教師創設出一個人人都使用數學語言表達的情境之后,學生可以摒棄自己羞愧的情緒,以自信的態度將自己的想法充分的展現出來。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理解“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相關的知識點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來促進數學表達的發生,因為數學表達語言需要學生先克服自己羞愧的情緒,將自己真正的實力完美的發揮出來,在此基礎上我會讓學生用分數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計算習慣,比如學生需要計算3/5×2/3再加上1/3,在正常情況下,我只能通過文字的方式將這個表達式展現出來的文字的表達太過繁瑣,會耽誤很多的時間,而我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數學式的表達,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我所要表達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更加輕松的理解知識點,并且我會給學生樹立一個榜樣,我也會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將自己的想法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通過營造課堂氛圍來促進數學表達的產生。
二、課堂及時反饋,明確表達認知
在幫助學生養成數學語言表達的習慣之后,教師也需要在課堂上進行相應的測試,或者引導學生及時的在課堂上進行反饋,因為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會不斷的攝入新的知識點,而新的知識點也就意味著全新的數學語言表達方式,如果教師不及時的進行反饋,那學生對于數學語言的表達的認知可能出現問題。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理解“圓柱和圓錐”相關的知識點的時候,就會嘗試著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及時反饋自身的問題,因為圓柱與圓錐相關的知識點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是比較熟悉的,但因為圓錐的體積計算和學生在此之前所了解的體積計算有一定的差異,因為在學生之前所學習的知識點中,體積計算大都會由底面積乘高來進行,但圓錐從嚴格的意義上去講,并不是一個標準的幾何體導致圓錐無法運用底面積乘高這樣的計算方法去計算體積,而我會在將近開始之前詢問學生對于圓錐體積相關知識點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解決,比如學生無法理解為什么圓錐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的1/3,而我會讓學生去制作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并通過一些沙子的體積計算,讓學生清楚的知道圓錐的體積就等于圓柱體的1/3,在同等底面積同高的情況下。
三、加強數學閱讀,豐富語言系統
教師也需要加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閱讀,并以此為基礎豐富學生的語言系統,因為數學語言表達和傳統的語言表達有著一定的相似性,數學語言表達指存在于各種問題的解決上,如果教師沒辦法豐富學生的語言系統,那學生在面對一些特殊知識點時,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數學語言表達出現問題,甚至會讓學生對數學語言表達失去信心,這并不是一個好的消息。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相關的知識點的時候,就會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數學閱讀,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語言系統,因為這一章節知識點和學生后續的學習也有一定的聯系,學生需要對其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并以此為基礎打好基礎,而我會先找到一些初中相關的正反比例函數相關的知識點,讓學生在接觸較為簡單的知識點時,先接觸較為困難的知識點,先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并嘗試著改變學生對于正反比例相關知識點的認知,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語言系統。
總而言之,教師想要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就首先需要讓學生對于數學語言表達產生認同感,并以這種感覺為基礎,去營造一個良好的用數學語言表達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情景之中輕松的將自己的想法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隨著學生不斷的社會知識點,教師也需要通過課堂反饋及時的對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測試,如果遇到問題時需要快速的幫助學生解決。
參考文獻:
[1]宗夢雨. 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2]張文超. 小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發展的教學模型研究[D].西南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