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薇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信息化的教學方式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采用。通過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調動起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究欲望,實現對于學生進取精神的培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因此,許多教師會積極采用信息化教學方法來輔助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本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怎樣開展小學語文信息化課堂進行全面的思考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模式思考
在現實教學環境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其設計教學素材,借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空間,設計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信息化教學方法,從而讓學生可以在保證學習效率的時候得到更加完善的學習體驗。但是,由于信息化教學當中需要體現的要素過多在今天的推廣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就更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應結合小學語文教育的實際,努力提高信息化素養,尋求有效的信息化教育方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需要重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起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這對于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也能夠積極主動的完成。但是,在組織小學語文課教學活動時,能夠明顯感覺到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內容理解不順暢,在上語文課時無法控制自己的動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話,語文課程需要學生學習的內容廣泛,信息廣度給學生帶來壓力,另一方面這也與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不當有關。通過課堂實踐證明,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引入,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振有著莫大的幫助,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教育當中。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通過制作精巧別致的課件,首先讓學生的目光可以集中在課堂之上,這樣才可以逐步實現對于學習興趣的激發。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于《春曉》這一節課程進行學習時,由于剛剛步入小學的學生缺乏系統的認知框架,對詩詞內容的理解不夠正確,由于自己的學習收到了挫折,所以對于課程提不起興致。因此為了能夠讓課程更方便學生學習,教師可以對于這一首古詩的形式進行豐富拓展。在音樂渲染下的課件,緩緩展現出一幅寧靜美好的春景圖。在明亮生動的畫面和悅耳的背景音樂的影響下,學生們對這次考試的學習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為后續的教學工作深度開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設計課堂教學素材的方法鼓勵學生設計符合個人學習需求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模式。這樣,學生能夠從個人的學習短板出發,探討課堂問題,分析課堂問題,解決課堂問題。這對于優化現階段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態度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而且對于處境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也有相應的輔助效果。
二、營造良好氛圍
信息化教學技術加持下的語文課程具有強大情景在線功能,可以將作品的意境之美再現給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信息技術,使枯燥的文字變得活靈活現,讓學生能夠身處于文章世界當中不斷模式,徹底轉變了學生原來的學習方式。所以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知識重構,豐富學生對于課程學習的途徑,實現對于文本內容的整體吸收,這樣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途徑
例如,教師再教學《槐鄉五月》這篇文章的時候,發現班級中很多同學由于生活環境的限制都沒見過槐花,所以對于文章難以產生情感的共鳴。所以在課堂上通過幻燈片順序顯示,以便可以客觀地認知槐樹,感受槐花之美。學生們借助圖畫說:“有的槐花相互擁抱,遠看就像玉雕成的球,但有的槐花卻被一根一根的枝條覆蓋,近看就像小姑娘的辮子。”同學們沉浸在美麗的風景中,適時的問道:“同學們可以看看這些圖片,總結一下作者槐花的特點嗎?” ,“花很白,花很多。”有人補充說:“這說明槐花的形狀不一樣”他們的意見。然后,看著多媒體中的圖片,我讓學生通過利用作者的寫作手法來進行仿寫,學生們做得很好。這樣,通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推動學生對于的文章理解,實現了對于文章知識的在線與延伸。學生在借助信息化視頻對槐花進行觀賞的過程中,能夠有效了解到什么是槐花,以及為什么五月的槐花值得讓作者對其進行特意描述。通過觀看,學生能夠在視覺的引導下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這對于促進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輔助作用,而且對于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習慣也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三、開展自主活動
與傳統的整體教學方法相比,信息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快速建立對于知識的認知系統,在短時間內接觸大量學習資源,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詞句。教科書上的知識。在互聯網視域下學生只需單擊鼠標,即可隨時隨地在互聯網上搜索學習資料。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對于知識獲取的能力也不斷提升,能夠主動參與教師所主導的語文學習活動當中。這比拘泥于教科書僅僅依靠老師的口頭解釋要好得多,也更能夠體現出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本質。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燕子》這一課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提前一段時間就讓學生們從網絡世界收集與文章相關聯的內容。在梳理好學生在課下收集的資料時,發現許多同學收集的內容豐富多彩,遠遠超出了教師的預期。這時可以趁熱打鐵,讓學生將自己搜索到的內容展示給更多的學生,這時學生非常踴躍的報名參加。在分享和交流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活動來讓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登上一個更高的臺階。同時,這些知識是在課程學習當中的補充與延伸,成功實現了對于所學習內容的拓展,不斷激發這些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預見這些自主探究任務,學生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能夠很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綜上所述,開展小學語文信息化教育并不是簡簡單單的讓教師用電子設備進行教育,而是要通過信息化來實現以前在傳統模式下許多教師難以落實的教育方式,提高學生整體學習效率,讓學生的發展能夠變得更加全面。這樣能夠在信息化視域下不斷培育好學生信息化知識素養,推動學生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大萍.淺談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意義[C].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現代化教學管理座談會論文匯編(一).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2019:490-492.
[2]盧巧曲.基于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的思考[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