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
摘要:語文學科具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總會對語文教學產生誤解,認為語文教學很簡單,就是生活中的語言和知識。其實不然,往往最優秀的學生的真正較量就在語文,語文學科有一個特點,就是學生的得分往往差異較小,但出類拔萃者也少,學生都處于一種均等水平上,拉不開差距。這也就造成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缺少標桿,競爭能力弱,語文的優秀人才匱乏。因此,我們必須注重小學語文的疑問式教學,增強對語文的重視。
關鍵詞:小學語文;疑問式教學;引導學生提問;養成提問習慣;在解答中提升
疑問式教學方式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次巨大變革,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疑問式教學并不能單純地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它不僅僅是說運用提問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這其中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和需要避免的誤區,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回答問題,尋找答案中獲得樂趣,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上,如果問題過多,會導致學生過度疲勞,即使對于問題有好奇心,有回答的興趣,但是也會出于生理的壓力和疲勞而放棄回答,這樣便會使課堂節奏被擾亂,降低課堂效率。如果問題過于無聊,也會使學生沒有刨根問底的興趣,對學習沒有熱情。
一、引導學生提問
引導學生進行提問是疑問式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中逐漸占據主要地位,我們正在構建一個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做好輔導糾正的新型課堂模式。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更加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不只是知道學習的重要,更重要的讓學生學會享受這個自己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生自己把握具體知識,教師引導課堂節奏,這樣可以使課堂的教學效率達到最好的效果。只有教師正確引導學生積極提問,善于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就是進步的開端,也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例如,在教授《桂林山水》時,我們可以從中國的偉大奇跡來引入,從萬里長城雄偉壯觀,到大自然中的偉大奇跡,引出桂林山水的講述。這樣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學會提問關于桂林山水的問題,我們在課堂上進行引導學生,在總的閱讀之后,你對桂林山水有什么了解,有什么想關于桂林山水的問題。在閱讀完這篇文章后,我們對作者的觀察是否有更多的了解,那么我們學生之間有人去過桂林嗎?你是否也在旅行之中發現了作者所說的這些。學生肯定對自己的旅行有所感悟,可能是覺得景色美好,有可能是覺得人文情懷好。但是此時我們必須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在文章中你發現了哪些描寫手法,能否理解到作者的情懷與感受。
二、養成提問習慣
習慣對于學習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收獲不錯的學習效果,常言道,優秀的人都有優秀的習慣,確實是這樣。一個習慣的養成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和生活來說影響是極大的。我們可以積極引導學生養成自己的學習習慣,正所謂21天養成一個習慣,確實是的,一個優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它的背后往往需要一如既往的堅持和耐心,當學生在學習習慣上有了絕對的付出后,就會持之以恒,期望在學習的結果上獲得回報。將學生提問變成一個好的習慣,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思考,而不是在課堂上進行被動學習,喪失學生自己學習的節奏,一味地附和教師的教學節奏,最后本末倒置,降低了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授《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時,我們可以給學生指定一個目標,保留一個學習的固定步驟,和一個學習的流程。比如在文章教學中要求學生精準把握生詞生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許多詞都有許多個含義。養成一個閱讀留痕跡的習慣,做到讀后有所感,有所想。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學生在閱讀中用筆記憶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思考和提問的過程。本文是一個信的格式,這不同于我們之前對學生教學的傳統寫作格式,所以學會信的寫作格式也是我們本節講課的重點。之后,要求學生談談這單元讀了這兩個小英雄的故事之后的感想。
三、在解答中提升
有問題的提出自然就有問題的解決,如果說解決問題是先導的話,那么問題的解決就是成功的決定因素,我們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有真正理解了這個問題,將答案和內涵理解到位,才能實現學生自我的提升和升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發現一些問題,學生總是把問題積累的很多,但是很少去做到真正地解決,在我們的硬性要求下,學生會提出問題,但是問題是否解決的關鍵還是在學生自己,大部分學生缺少這樣的習慣,不善于解決問題,所以最終學生真正理解這個知識點并化為己用。
例如,在教授《生命生命》時,我們要讓學生自己主動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比如,對于“擾、診”等本課中新接觸到的生詞,要求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讀懂文中三個引發對于生命思考的例子。這時我們可以給學生一些建議,比如在學習過程中要抓住關鍵詞,把握關鍵句,聯系上下文或者是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和文章的含義。之后,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自己從文章中得到的感受和感悟。最后能夠向學生傳授出文章中表達的感情、態度和價值觀等。我們真正的教學目的就是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感悟生命,珍惜生命。
總的來說,疑問式教學的出現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且順應教育改革的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善于提出問題,面對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善于抓住問題的關鍵,及時把握核心知識,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入研究問題的根源,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加強核心素養的教育,助力培養新時代所需的人才戰略。
參考文獻:
[1]臧其芬.新課程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結課技巧[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12)
[2]顧正文.新課程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課技巧探究[J].科普童話,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