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
摘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和深化,素質教育理念取得一定程度的推廣成效,“核心素養”這一理念深受廣大高中數學教師的認可與青睞。結合教師實踐經驗可知,“立體幾何”屬于重難點教學范疇。基于此,教師除去教授學生基礎知識和解題技巧之外,還需著重培育他們的邏輯思維意識,多元認知能力以及空間聯想能力。本文以筆者實踐經歷為切入點,剖析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的關鍵問題,并提出與之對應的優化對策,旨在為高中數學教育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問題;優化對策
一、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的關鍵問題
其一,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多數教師已經深刻刻意識到開展激趣教學的現實意義,通過落實激趣措施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但是結合實踐調查研究可知,班級學生中有一般以上的學生對立體幾何部分的學習不感興趣,并在一對一訪談中得知,導致學生興趣低迷的主要因素在于該部分知識具有抽象化和空間化特點。其二,解題能力薄弱。部分學生反饋表示,能夠跟進教師的基礎知識講解步伐,但是對于內容背后的數學規律與邏輯內涵的理解卻不夠深刻,導致學生無法獨立地解決實際問題,或是面對題目卻毫無頭緒。換言之,對于幾何知識的考察,多是來考核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看學生是否能夠將新舊知識銜接起來,并在重新組合后解決數學問題。而學生普遍缺乏解題能力也表示為,學生對于數學定義以及公式的理解不夠深刻。其三,教學方式滯后。由于深受先前教學思維的限制和禁錮,很教師仍采用說教式或填鴨式教學方式,其教學流程也逐漸固化,極大降低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最終阻礙數學課程改革進程。
二、提高立體幾何學習效果的具體措施
(一)激發立體幾何學習興趣
教師需通過創設緊貼課本、密接生活的數學情境來體現實踐教學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引導學生沉浸其中,感知學習趣味性,獲得學習成就感。以教師講解“立體幾何”相關知識為例,可以在課前準備家電、騎車廢棄零件,或是立體幾何教學模具,為學生提供直接觀察的合適角度,從而感受光照照過后不同組的影子形狀,并且學生還可以通過對立體幾何進行多種組合擺放來探究組合規律,充分了解生活中所存的立體幾何知識,借此來實現趣味課堂教學。除此之外,教師需在整個過程中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立德樹人的教學思想,摒棄依據填鴨式教學方式構建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親手實踐操作,自主探究深思,以主動姿態和積極心態參與到立體幾何實踐教學活動中。
(二)啟發立體幾何多種解法
高中立體幾何教學中,不僅要拓展學生思維空間,還需要教授二面角、線線以及線面相關知識,該部分涉及繁雜知識點;另外教師在引導學生證明關系,角度計算時,需要學生掌握位置與度量關系,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對立體幾何多種解法,比如綜合法和向量法。其一,教師在借助綜合法開展教學時,需要運用直線、平面的空間關系,平行判定原理來逐步推論出所需結論,最后在掌握以上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應用勾股定理來計算線面間的距離與角度。其二,教師還可以借助案例來教授向量法,即通過建立空間直角來計算向量坐標,將空間幾何轉化為空間向量問題,在此基礎上來求距離和角度。之后,還需要將空間向量結果再次轉化沒空間幾何關系。綜合來講,借助綜合法解題,需要學生夯實性質規律和判定定理,另外還要熟練輔助線的畫法,能夠綜合所學內容來解決空間問題;借助向量法解題,能夠將邏輯性強、空間性強的幾何問題轉化為簡單化的代數問題,進而避免邏輯性難題和作輔助性的難處,從而凸顯向量法的有效性,學生需要結合題型特點來選擇最佳解題方法,最終掌握立體幾何相關知識。
(三)培育學生良好解題習慣
結合筆者實踐調查研究可知,學生對于立體幾何板塊的掌握情況多是能夠跟進聽見進度,但是卻無解題思路,導致以上問題出現的主要因素在于學生不具備扎實的基本功,且缺乏解題能力。為此,教師需著重引導學生內化和理解基礎知識,比如可以逆向向學生展示線面垂直判定定理的推導過程,進而幫助他們理解該知識點。 教師還應培育學生形成良好的審題習慣,細致、完整地閱讀題目,并深究題目的考察方向和涉及知識帶你,有針對性地開展后續解題步驟。此外,教師需鼓勵學生及時展開復盤和回顧,對之前測試題目進行深度探究,從而掌握一題多解和舉一反三的技巧,從而能夠將同類題目歸納起來,探究其解題規律,借此來提升立體幾何解決效率。
三、結語
總而言之,為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發展趨勢,高中數學教師需帶領學生針對立體幾何這一重難點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從而實現培育他們空間聯想能力,數學思維邏輯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馬梅英.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2019(027):22.
[2]陳琳,吳燕敏.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1).
[3]祝禮琴.高中數學新課程立體幾何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0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