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小瑩
摘 要:在師范院校的音樂專業教學中,鋼琴課是一門非常基礎的專業技能課程。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于師范院校音樂專業中的鋼琴課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引進多元化教學策略,才能夠實現師范院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質量的提升。基于此,文章重點針對師范院校音樂專業鋼琴課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師范院校;音樂專業;鋼琴課;多元化教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音樂類人才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且音樂專業復合型人才成為市場的寵兒。師范院校是培養下一代音樂教育中堅力量的基地,其在培養音樂專業復合型人才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鋼琴課是師范院校音樂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但是卻沒有受到教師與學生的重視,相應地,其教學質量也難以達到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教學要求。為了培養出更多音樂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師范院校的鋼琴課教學必須要引入多元化教學方法,并構建高效鋼琴課堂。
一、師范院校音樂專業鋼琴課采取集體授課
形式的必要性
鋼琴是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基礎學科,是音樂專業學生提升自身修養與素質的有效途徑。隨著師范類音樂專業招生數量的增加,專業鋼琴教師的匱乏與學生人數的驟然增加形成了鮮明的矛盾。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教學目的不是培養專業的演奏人才,而是培養出能夠靈活應用鋼琴這種樂器開展學生教育工作的音樂教師。因此,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鋼琴集體課教學,要重點教會學生正確的鋼琴演奏方法,提升學生在未來音樂教學實踐中的音樂教學能力。目前,很多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學生在入學之前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鋼琴基礎訓練,所以擁有的基礎水平基本一致。而這就為專業鋼琴教師統一安排教學內容,實施集體課教學提供了可能。
二、師范院校音樂專業鋼琴課的教學特點
(一)學生缺少充足的練琴時間
受到傳統教學體制與教學理念的影響,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鋼琴課教學時間并不多。而且,音樂專業的學生還需要學習大量的其他科目。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將精力都集中到其他科目的學習上,很難空余出充足的時間進行練琴。
(二)以集體授課為主
在音樂院校中,鋼琴課是學生的一門專業課程。與音樂院校相比,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鋼琴課只是學生眾多學習科目中的一門基礎必修課。兩類院校鋼琴課教學在設備資源、教學氛圍以及教學手段等方面均有著明顯的差異。師范院校重點以集體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綜合音樂素養的培養與提升,一個班級內的人數控制在10~20人。
雖然這樣的教學形式,可以將鋼琴入門知識與技能有效傳授給學生,但是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這種教學形式也表現出了明顯的滯后性。師范院校應當對這種教學形式進行創新,加強多元化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的應用。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師范院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的與時俱進。
(三)教學氛圍濃厚
與傳統的鋼琴課教學形式相比,集體課這種教學形式更加新穎。因為學生數量比較多,所以更容易進行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另外,在鋼琴集體課教學中,齊奏、輪奏以及接龍奏等演奏形式的應用是非常頻繁的。齊奏可以提升學生的相互協作能力。不同的學生在自主練習過程中的演奏速度是不一樣的,在集體課上要求他們演奏得整齊劃一,可以進一步提升他們對于曲目節奏感的把握能力。而輪奏和接龍奏也是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學形式,教師把一首完整的曲子分成幾個段落,然后讓不同的學生演奏。這樣充滿趣味的演奏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出學生對于鋼琴課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
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集體鋼琴課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
(一)設置多元化的鋼琴教學課程
首先,師范院校音樂專業鋼琴課一般是一周一節課。然而這樣的課程設置,只能培養學生“一種能力”,無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多元化教學理念下,師范院校鋼琴課教師應當具備綜合教學能力,并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有效的培養與提升[1]。其次,鋼琴課是師范院校音樂專業中的一門基礎課程,與樂理教學、視唱教學、和聲教學以及伴奏教學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如果僅設置單一的教學課程,將會使鋼琴課淪為一種機械式的技能課程。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出現,教師需要設置多元化的鋼琴教學課程。即先每周開設兩節集體課,專門解決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然后再開設傳統小課,專門解決學生的個性問題,提升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當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明顯提升之后,再開設一些與即興伴奏等知識有關的課程[2]。
(二)設置多元化的鋼琴教學內容
1.集體鋼琴課內容結構的多元化設置
由于集體鋼琴課將鋼琴的演奏技巧、識譜訓練、樂理知識講解等知識綜合在了一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這一教學內容的多元性進行合理的把握,做好教學內容基本結構的多元化設置。首先,在集體課上加強關聯性基礎知識的講解,例如鋼琴彈奏的基本技巧、和聲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其他樂理知識等。其次,對學生進行節奏視奏訓練[3]。再次,對學生進行即興訓練,例如移調練習、轉調練習等。最后,對學生進行創造性訓練。
2.傳統小課內容結構的多元化設置
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教學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音樂教師。但是,鋼琴課教學過于注重學生鋼琴彈奏技能的傳授,使得80%的畢業生沒有掌握鋼琴即興伴奏和彈唱的技巧。為了改變這一現象,強調師范院校的教育特點,需要將鋼琴課教學的目標設置為培養學生的綜合音樂教育能力。在此基礎上,需要對相應的教學結構進行調整,將功能性和聲練習和傳統的基礎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對集體課知識進行延伸和細化。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強學生的鍵盤應用能力,為后期的伴奏訓練打好基礎。另外,還需要融入一些彈唱基本功訓練內容,提升學生的彈唱能力。
3.即興伴奏教學內容的多元化設置
首先,鋼琴即興伴奏教學需要以鋼琴彈奏教學為基礎,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在即興伴奏教學過程中,應當對學生現有的彈奏基礎進行充分的考慮,然后再根據鋼琴課的教學特點,妥善處理鋼琴彈奏、鋼琴伴奏以及鋼琴即興伴奏之間的關系。其次,鋼琴伴奏教學與樂理教學、和聲教學以及欣賞教學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教師應當在充分把握多元化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提升鋼琴伴奏教學質量。最后,鋼琴即興伴奏教學有著一套獨立的理論體系[4]。教師需要將鋼琴即興伴奏理論與歌曲伴奏編配、小品編配等知識結合在一起,然后采取分階段、分層次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徹底掌握即興伴奏的技巧。
4.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內容的多元化設置
與其他專業的鋼琴課教學相比,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鋼琴課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5]。鋼琴課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鋼琴彈奏技巧,還要傳授給學生相應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在鋼琴課教學中,還需要設置一些鋼琴學法指導課程、鋼琴藝術文獻學習課程、實際演練課程以及觀摩學習課程。然后根據教學內容的差異,引導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學習。例如,可以對不同時代的音樂作曲家的鋼琴作品進行講解,增加學生對音樂文化知識的積累。再例如,可以通過對各類演奏會、音樂會的觀摩來培養學生的實際演奏能力[6]。
四、結語
師范院校的教育性質決定了其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目的不是要培養出音樂家,而是要培養出大量合格的音樂教師。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畢業生,不僅要具備一定的鋼琴演奏能力,還要具備獨立完成教育工作的能力。因此,鋼琴課教師不僅要重點培養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還要將更多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藝術視野和藝術修養。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設置多元化的鋼琴教學課程,設置多元化的鋼琴教學內容,并對鋼琴課教學進行多元化管理。師范院校音樂專業只有對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應用,才能夠為國家培養出大量的優秀的音樂教師。
參考文獻:
[1]顧青倩.論多元化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發展[J].中國文藝家,2017(9):232.
[2]李宗芳.多元化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發展[J].通俗歌曲,2016(9):136.
[3]宋麗.多元化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發展[J].學園,2014(25):94.
[4]馬雪竹.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多元化鋼琴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2):248.
[5]徐寧.多元化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發展[J].音樂探索,2010(1):103-104,112.
[6]謝思絲.高師鋼琴集體課多元化教學改革及思考[J].科技信息,2009(20):570.
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