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穎
摘? 要:問題情境的有效創設,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探究的想法。因此,老師要具有精心設計教學和準備各類問題情境的意識,真正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支持。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情境;創設策略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面臨的問題
第一,老師缺乏問題情境創設的意識。當前很多小學數學老師對問題情境的價值沒有全面了解,認為問題情境的創設過于浪費時間,不如直接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所以教學中灌輸式教學模式的運用仍比較普遍。第二,老師問題情境的創設方法單一。新課改背景下,問題情境的創設類型非常多樣,包括探究性問題情境、層次性問題情境、生活性問題情境和互動性問題情境等,但實際教學中,由于老師自身教學水平的局限,其問題情境的創設僅局限在老師熟悉的一種方式中,影響了問題情境作用的發揮。第三,問題情境的創設流于表面。將問題情境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探究、思考,讓學生對知識的形成過程或者解決問題過程進行了解。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問題情境流于表面的問題,此種重視結論而不重視探究的教學活動,使得問題情境難以發揮本質作用,局限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具體創設
(一)探究性問題情境的創設
探究性問題情境是調動學生思維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在不斷思考中,學生的學習潛能會最大限度地被激發出來,這對于學生知識、能力及素質的發展都十分有利。但并非每一個知識點都需要設計探究性問題情境,這就要求老師做好精心準備。
(二)層次性問題情境的創設
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面對的是幾十名學生,這些學生的先天和后天成長環境不同,所以他們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也存在較大差異,老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必須要考慮到個體差異,要從傳統的統一問題情境的創設中走出來,設計層次性的問題情境。通過對層次性問題情境的創設,能給學生提供漸進學習的機會,學生在學習中遇到思維障礙的頻率也會不斷減少,能讓問題情境創設方法的運用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保證全體學生都可以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三)生活化問題情境的創設
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范圍較廣,老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將生活化內容引入其中,設計學生比較熟悉、感興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養成生活化學習、思維的習慣,強化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比如在教學“負數”內容時,由于負數在生活中的運用十分頻繁,老師可以利用生活元素創設問題情境,以加深學生對概念知識的理解。通過對生活化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將原本抽象的知識與實際生活中內的事物聯系起來,讓學生進行根源性學習。
三、結語
問題情境的創設符合教與學的需求,老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將創新、多變的問題情境引入教學中,讓學生進行靈活、多變的學習,這樣學生才可以對知識進行深層次學習,促使學生學習成績及能力的共同提升,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數學。
(責任編輯:鄒宇銘)
參考文獻:
[1]曾潮偉. 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策略探討[J]. 新課程,2021(30):91.
[2]劉鳳霞. 創設問題情境 打造高效課堂[J]. 現代農村科技,202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