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俐英
摘? 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培養高素質人才成為社會的共識。而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對于人才培養而言,更是錦上添花。現在的小學教育,在各個學科、各個模塊都已然注入了多媒體網絡的新鮮血液,一些問題也隨之產生。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如何促進單元習作要素作文教學和多媒體網絡的融合,成為教師教學研究的重點。筆者依據實際教學經驗,對多媒體網絡下有效落實單元習作要素作文教學提出策略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多媒體網絡
一、明確教學目標,圍繞多媒體進行教學設計
縱觀語文教學課本,從二年級下冊開始,每單元都穿插了一些習作,對課文內容進行補充與延伸。單元內容與主題的單一性也造成教學目標的多樣化,對于教師進行習作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想要保證教學有效性,想要在多媒體網絡下將單元作文教學落到實處,可以從教師層面著手,讓教師在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的制訂中,結合課本內容,聯系多媒體網絡進行課程制訂,實現拓展與延伸。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對單元習作要素進行拓展
縱觀現在的單元習作課堂設置,很多教師都以“教師講解+自行寫作”的教學模式進行課程安排。因此很多學生對于單元習作毫無興趣,甚至會因為枯燥乏味而厭倦語文課程。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對這種教學模式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在多媒體背景下,教師開始利用視頻、音頻或者微課進行課程導入,同時也利用信息技術對內容進行拓展與延伸。在多媒體網絡背景下,單元習作告別了常規教學模式,習作要素的傳遞逐漸趣味化、層次化。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人物描寫進行一定的補充,給予學生寫作手法上的指引。學生通過例文展示,更加理解語文寫作的要素與方法,使后續寫作愈加條理化。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習作要素的深層構建
在傳統的單元習作課堂,教師講解完成后,學生開始進行大綱的構建與內容的書寫,然后教師進行評定,一節習作課程就結束了。這樣的課程太過于簡單,并沒有實現深層次的拓展與延伸。而在多媒體網絡背景下,為習作的書寫與內容的把握提供了一定的積極影響。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當堂展示學生的初稿,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內容進行評定與估分,然后教師進行隨堂提問,讓學生指出文章的優點與缺點。這種以多媒體網絡為依托,以學生溝通與交流為手段的教學方法,豐富了學生的習作經驗,拓展了學生對習作的書寫與作文要素的把握,學生開始構建起作文書寫體系,形成獨到的認知。
四、結語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將多媒體網絡與單元習作教學進行融合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每一名教師應該以此為己任,聯系教學實際進行設計與研究,為學生構建作文寫作體系奠定基礎,推動學生更好發展。
(責任編輯:淳? 潔)
參考文獻:
[1]席家勇. 網絡教學環境下小學作文教學的新探索[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0):46.
[2]吳亞群.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途徑與思考研究[J]. 新課程(中),2017(0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