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花
【摘? ?要】? 眾所周知,小學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基石,只有不斷鞏固與強化小學教育,才能確保整體教育事業的發展質量。由此可見,小學教育對于整體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探究對“后進生”的轉化途徑。
【關鍵詞】? 以人為本;小學班主任;后進生;轉化效果
小學教育的主要職能是為了初步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不斷充實小學生的知識范疇與認知范疇,促使小學生能夠消化并吸收更多新鮮事物與重難點知識內容。雖然如此,但是在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麻煩,較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多數學生之間存在著程度不一的個體差異,故而造成了“后進生”現象的發生。
一、簡述“以人為本”及“后進生”理念
1.“以人為本”理念
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對教育事業的實際需求,因此綜合素質教育得以深入貫徹落實,其中“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更是獲得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認可。從實際效用上分析,“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確推動了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摒棄了傳統應試教育的缺陷與問題。實際上,“以人為本”即為重視人、理解人、尊重人與愛護人。
2.“后進生”理念
從本質上講,“后進生”泛指對“差等生”的全新認知,在傳統的應試教育背景中,人們常把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稱之為“差等生”,而出現這樣稱呼的大部分原因還是由于人們的錯誤認知。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界為維護學生尊嚴,將其稱為“后進生”,以此勉勵學生積極向上,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多有“后來者居上”之意。
二、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關愛“后進生”
現階段,個別小學班主任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負面影響較深,一味地重視優等生與中等生的教學工作,從而忽略了對“后進生”的兼顧與引導,致使優等生的成績越來越好,后進生的成績越來越差,兩極分化的情況愈發嚴重。由此可見,小學班主任對“后進生”的忽略直接影響了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降低了師生間的溝通效率。
和諧關系始終是師生間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師與學生如果建立起朋友關系、伙伴關系,那么將會大幅度提升教學效率與學習質量,并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正確引導與監督。換言之,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對事業與現象多方面完美的協調與統一,對于學生而言,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其未來健康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積極效用,充分體現其實際價值。
首先,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而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充實自身知識范疇,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以及學習積極性,促使整個班級逐漸形成一種良好且和諧的學習氛圍。其次,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探尋快樂,在受到尊重的同時建立自信心。
三、了解學生“后進”原因,促進個性發展
在轉化“后進生”的過程中,小學班主任應當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并探究“后進生”的真正形成原因,開展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眾所周知,隨著綜合素質教育的深入貫徹落實,中小學教育愈發重視各層級學生的個性化培養與發展,重視發揮個人興趣愛好在課堂教學與練習中的積極效用。
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是緩解班主任與“后進生”之間關系的關鍵因素,班主任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重視“后進生”的性格特點,與“后進生”進行較為深入的交流與溝通,通過深入接觸來實現師生之間心理距離的有效縮短。班主任在了解“后進生”的性格特點、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之后,應當制訂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以及學習方案。
除此之外,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相對較小,尚未具備較為成熟的思維體系,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往往表現出缺乏自主學習意識的問題,加之對問題的理解能力不足,故而造成了學習方面的障礙與瓶頸。基于此,班主任應當主動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至少可以為學生帶來正確的思維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確保學生的學習質量。
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后進生”轉化效果
通過近些年來對“后進生”與班主任之間的關系調研發現,部分成績較差的“后進生”并非天生的智力因素導致,而是由于學習興趣的缺乏。究其原因,是教師無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并且也無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久而久之,淪為了“后進生”。除此之外,造成此等現象的原因還包括個別“后進生”的學習方法不對等等。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后進生”的轉化過程中,首先,要明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與教育原則,保證師生之間的溝通質量,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避免影響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其次,班主任應當充分了解“后進生”的形成原因,劃分層級,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利用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學習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轉化效果。
【參考文獻】
[1]梁明映.以人為本理念——高中政治教學新課改的理論之源[J].才智,2019(09):16.
[2]石磊.基于以人為本視角的初中數學分層輔導教學應用探索[J].世紀橋,2019(0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