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招艷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深入和發展,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在現階段的教育工作中,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其中,美術教學對于“美”的發展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色彩教學;小學美術;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9-0120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教育事業必須對教育體制進行有效的改革和完善。新課程教育教學要求,為了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環境,在今后的教育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為主”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方式上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創新。由于近年來,素質教育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大,小學美術課程在小學課程的比重也在逐年遞增。
現階段美術課程的形式主要包含攝影、建筑、雕塑、工藝以及繪畫等形式。在小學教育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學的培養方向主要以審美能力、繪畫能力以及色彩辨識能力為主。其中,色彩辨識能力教學作為小學美術課程中的重要教學內容,要求美術教師在制定教學內容的時候,必須要切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進行合理教學,切實保證學生能夠有效地學習。
一、色彩辨識能力教學的重要意義
1.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色彩認知能力
在小學教育階段,由于學生的年齡普遍偏小,對美術作品的認知以及藝術的認知都非常局限,因此,想要有效提高學生在美術方面的能力,順利開展美術課程的教學,其關鍵點就是在于學生的興趣培養上。關于興趣的培養方面,色彩教學就有其獨特的天然優勢。在色彩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對顏色形成初步的概念,從而有效地培養出學生對色彩的基本認知能力。例如,在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進行色彩教學時可以采用聯想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事物來進行顏色識別,如香蕉是黃色的、橘子是橙色的、葡萄是紫色的等等。
2.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色彩觀察能力
在小學美術課程教學中,對色彩辨識能力進行有效的教學,同樣也能提高學生對色彩的觀察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色彩是隨處可見的。例如,公路兩旁的大樹是綠色的,高樓建筑有藍色的、紅色的、黃色的、褐色的等,還有天空的藍色、云朵的白色等等,這些生活中的顏色無處不在。因此,美術教師在色彩教學上可以通過對實際生活中事物的解讀,讓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在這種長期的觀察過程中,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提高自身對色彩的觀察能力,也為今后的美術學習奠定基礎[1]。
3.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進行色彩辨識能力教學,其教學目的就是為了學生能夠在色彩教學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審美能力。在小學教育階段,由于年齡問題,小學生通常對新鮮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美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在進行色彩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幫助學生在區別和觀察事物色彩的時候,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從而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二、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1.結合實際生活,開展色彩教學
為了有效地開展色彩教學,美術教學需要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事物來進行色彩教學的展開,利用生活中的事物顏色,引導學生對事物顏色進行觀察。這樣的色彩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色彩的把握和理解[2]。例如,美術教師在對“紅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聯想的方式,讓學生聯想一下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物品或者事物是紅色的,通過這種聯想式的方式來進行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有效地開展色彩教學。在聯想的過程中,學生會想到媽媽的高跟鞋是紅色的、教師用的粉筆也有紅色、媽媽的口紅也是紅色的等等。這樣的聯想有利于學生在色彩教學課堂上對顏色形成基本的色彩感。
2.結合游戲活動,熟悉感知色彩
在小學美術教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年齡偏小,對于外界有趣、生動的事物都保持著濃厚的好奇心和興趣。為此,美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來有效地開展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過程中,美術教師可以積極地開展課堂游戲活動,在游戲中幫助學生對色彩進行感知,從而有效地推動學生對顏色的認識,進而對美術教學效果產生良好的影響。例如,在色彩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各種各樣的顏色道具,然后開展關于顏色搭配的課堂小游戲,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能夠對顏色進行認識和感知,同時在玩耍游戲的過程中發展自身對色彩的創新能力[3]。
3.加強實踐能力,學習色彩搭配
為了檢驗色彩教學的教學效果,美術教師還可以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上,提供實踐色彩應用的機會,讓學生不僅能夠在課堂上學習美術知識,還能夠親自動手設計色彩的組合,從而最大化色彩教學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美術教學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小學美術色彩課堂教學上,美術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繪畫本,讓學生對繪畫本上的小動物或者植物等進行涂色,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自己喜歡的動物或者植物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而美術教師可以在一旁觀察學生對顏色搭配的使用情況,進而對每一個學生的色彩能力進行評估,方便在后續的美術教學中制定相應的美術教程。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必須要重視色彩教學的重要作用,將色彩教學作為美術教學的基礎教學內容,由此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色彩感,提升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從而促進美術教學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進而提高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色彩辨識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寶琴.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87):90-100.
[2]王一然.淺談小學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實施[J].文理導航,2020(18):84-84.
[3]王康樂.綜合材料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延安大學,2020.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嘉縣黃田小學3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