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精心謀劃、穩步推進,在教職工中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通過高標準、全方位、分層次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形成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生動局面。全校教職工將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動力,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投入到具有鮮明北京特色的高水平外國語大學建設之中。
關鍵詞:黨史學習教育;立德樹人;教職工;走深走實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緊緊圍繞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新理論,堅持學習黨史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相貫通,同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相銜接,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相統一,引導廣大教職工不斷加深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目標任務的認識和理解,不斷加深對高等教育改革的認識和理解,真正做到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回應一線師生關切之中,凝聚到具有鮮明北京特色的高水平外國語大學建設之中,凝聚到服務國家戰略和首都“四個中心”建設需求之中。
育人者先自育,用黨史理論武裝教職工思想
學校始終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加強教職工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途徑和提升能力素養的重要措施,堅持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努力做到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思想上純粹、行動上堅決,不斷夯實提高全校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思想基礎。
第一,堅持率先垂范,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學校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先學一步、學深一點,抓好自身教育,做出表率。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專題學習會,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等,上好每一堂思想深刻、內涵豐富的“大課”。將黨史學習教育與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密切結合起來,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新修訂的教育法、《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等,對標黨的教育方針,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重點,將黨的教育方針有效融入辦學治校全過程。同時,學校黨委書記為全體校領導、中層干部講授《學習黨史 增強黨性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專題黨課,校長以“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為題,為學生深刻講解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積極開展領學、導學。其他黨員校領導面向分管領域或基層單位黨組織講授專題黨課,并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支部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同黨員干部交流學習體會,帶頭檢視剖析,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第二,堅持分類推進,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全覆蓋。學校精心謀劃、穩步推進,高標準、全方位、分層次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形成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生動局面。院級理論學習中心組將學習黨史作為全年工作重要內容,通過集中學習、集體研討、專家輔導等多種方式開展學習,并邀請校領導到場巡聽點評。各級黨組織通過專題組織生活會、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多形式、分層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二級黨組織書記面向本單位黨員講授專題黨課,教工黨支部書記面向本支部講授專題黨課,談體會收獲,講存在的差距和解決的思路措施,增強吸引力、感染力。夯實學校發展中堅力量,舉辦為期兩天的中層干部讀書班,通過封閉集體學習、分組討論等,大家靜下心來學習、沉下心來思考、敞開心來交流,切實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學校事業發展的強大動能。組織“兩優一先”代表、一線教師和管理干部代表及新入職教職工,舉辦為期六天的“永遠跟黨走,奮斗新征程”師德師風培養暨黨史學習教育主題研修班,通過專家輔導、參觀紅色教育基地、交流研討,在學思悟踐中堅定理想信念。組織民主黨派教師參觀調研南水北調團城湖管理處,引導全校黨外人士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智慧力量。
第三,創新方式方法,促學習教育入腦入心。學校精準識別教職工的差異化需求,把握重要時間事件節點,匹配學習內容和方式載體,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既出“新”又入“心”。舉辦“奮進百年路,啟航新征程”黨史學習教育沉浸式主題展覽,以整個校園為“展廳”,利用3D全息投影技術打造黨史時光站、黨史知識展墻等,重點突出展覽的“知識性”“立體性”“趣味性”,將“黨史”“校史”“校園文化”三大元素融為一體,讓教職工在走中學、在學中悟、在悟中用。開設“將軍思政大講堂”,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指揮學院原政委劉華蘇少將、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原副部長羅援少將,為教職工講黨史、述崢嶸,回顧建黨百年路,推進學習教育不斷走向深入。舉辦“黨建引領共筑夢 百年風華正映紅”書畫展、圖書館藏黨史早期珍貴文獻資料展等,展示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奮斗歷程和黨領導下國家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變,加深對黨史的了解和對初心的感悟。
堅定育人使命,從黨史中汲取初心力量
學校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第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營造良好育人氛圍。全面落實教育部、北京市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總體部署,面向全校教師開展師德專題教育,引領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涵養高尚師德,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編印《師德師風建設學習資料匯編》,教師人手一冊,系統化、常態化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點加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和師德師風的重要論述,自覺用“四個意識”導航,用“四個自信”強基,用“兩個維護”鑄魂。集中開展教師誠信教育,開展科研誠信與學術道德教育培訓,組織新教工入職宣誓并簽署師德承諾書,建立教師信用信息記錄和報告制度。加強教風建設,學校領導帶隊深入院系,與教師座談交流,在教師、學生和校友中廣泛開展問卷調查,凝練優良教風,查找問題不足,建立加強教風建設長效機制,不斷強化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意識、規范意識和質量意識,努力培育“和易以思、人文化成”的良好教風。
第二,增強育人實效,全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發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發揮所有課程的育人功能,落實所有教師的育人職責,全面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和實踐育人等教育教學工作各方面,結合專業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思政課教師做黨史學習教育的排頭兵、宣講員、闡釋員,面向全校師生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精品思政課程。全國高校中首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外譯”課程,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國對外話語體系建設融入翻譯教學,積極探索培養專業水平過硬的新時代翻譯人才。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北二外旅游管理教師團隊扎根講臺,緊密結合國家發展需求打造首個“全國紅色旅游課程體系”,并在“紅色旅游”“旅游管理前沿”等專業課程中融入紅色文化內容,豐富紅色教育內涵。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了強有力的協同效應。
第三,強化使命感召,以榜樣力量凝聚奮進偉力。近年來,學校在黨的建設、高水平特色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邁上新臺階、達到新水平,在服務國家和首都建設、脫貧攻堅、同心抗疫中彰顯了積極的二外擔當、二外溫度和二外力量。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舉辦2021年“初心的力量”翔宇盛典,為獲得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關工委先進集體、北京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的集體和個人頒獎,展示學校深化改革發展取得的突出成果,凝聚磅礴精神力量,共同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隆重舉辦“光榮在黨50年”頒章儀式,為32位在黨50年以上的離退休黨員頒授獎章,大力宣傳老黨員教師在黨為黨奮斗一生、對黨忠誠的高尚品格和先進事跡,激勵年輕黨員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開展“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二外教師講述“我的育人故事”專題活動,組織29名優秀教師,廣泛開展講述活動,用身邊榜樣引領道德風尚,凝聚奮進力量。
強服務、辦實事,使黨史學習教育出成效
學校堅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重點解決師生急難愁盼問題、重點解決學校綜合改革“腸梗阻”問題,在服務國家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學校事業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中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
第一,采取多種渠道,構建師生成長共同體。為貫徹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理念,開展由學校領導帶頭、黨員領導干部廣泛參與的“心之約”活動,通過“校領導和職能部門聯系教授”“我和校領導有個約定”“午間食刻交流”等多種渠道,問需于基層、問計于師生,解決基層突出問題,著力構建“二外師生成長共同體”。學校黨委書記為2021級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以二外大家長的身份,向新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感悟,引導新生認清大勢、增長才干、砥礪前行。為更好搭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橋梁,學校校長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與110家用人單位齊聚云上直播帶“崗”。舉辦各類就業雙選會26場,精準推送各類就業信息15萬余人次,累計吸引4,000余家用人單位參會,提供了25,000余個就業崗位。統籌全校力量,組建由12個部門教職工組成的“七一”專項工作團隊,為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天安門廣場合唱獻詞活動的95名師生提供餐飲、醫療、交通等服務保障。打造校內“接訴即辦”平臺,全面啟用“65778001”服務熱線,解決涉及師生群眾的困難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增強師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找準著力點,助力教師成長發展。學校堅持問題和需求導向,根據各級各類教師的不同特點和發展實際,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定向發力,強化教師培養培訓,深化提升專業能力。建立人才“儲備庫”,打造人才“蓄水池”。遴選出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優秀教師納入儲備庫,實行“一人一冊”,為儲備人才量身定制培育方案。緊抓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后備培養,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為青年教師一對一配備專業成長導師。通過“傳幫帶”,引領青年教師健康成長。實施青年教師學歷提升和骨干教師出國研修計劃,努力提升教師學歷和國際化水平。依托教師發展中心,打造教師成長發展綜合服務平臺。通過專題培訓、座談研討、沙龍訪談、教學比賽等多元方式,舉辦黨史學習教育、意識形態引領、教學科研能力提升等專題培訓,形成覆蓋師德師風、學術研究合作、學科建設等全方位專業化教師發展支持體系。堅持教師健康與職業發展并重,完善教師健康中心管理運行機制,制定五年健康發展規劃,建立醫療資源信息庫,制作健康服務“菜單”,打造健康需求“私人定制”,滿足教職工多元化、個性化健康需求,為教師健康管理提供保障。
(執筆人:張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教師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