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青
摘 要:教育部頒發的《培智學校義務教育生活數學課程標準(2016年版)》指出,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生活數學是培智學校學科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它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和生活技能形成。文章從在生活數學學科中融入語文學科教學、音樂學科教學、繪畫與手工教學、信息化學科教學、體育康復教學五個方面著手,結合教學實踐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生活數學;融合學科;培智學生;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5;G7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9-0059-02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自閉癥學生、中重度智力障礙學生、多重障礙學生成為培智學校的主體。培智學生由于天生的智力缺陷,自身能力水平有限,理解問題能力欠缺,記憶力差,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數學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他們沒有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沒有數的概念,學起來特別困難。因此,在生活數學中融入多學科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培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已成為數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一、在數學學科中融入語文學科教學,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生活數學課程標準(2016年版)》明確指出,教師在教授數學知識時,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筆者所教授班級中的學生,大多是智力障礙學生和自閉癥學生,自閉癥學生基本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數學課堂中如何調動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學會用語言表達數學問題,是數學教學的一大任務。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是“百科之母”;而數學同樣也具有工具性,是學好其他自然學科的基礎。面對有各種智力障礙的學生,讓他們學會運用語言表達太重要了,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訓練他們的口語表達是必需的。例如,在教授數學應用題時,筆者首先讓學生用所學語文知識大聲朗讀認識的字,然后再帶領大家一起讀。學生先模仿,然后跟讀,最后記住。學生在熟讀題目的基礎上,再去理解題干,直到自己獨立做出應用題。筆者用這種方法堅持不懈地訓練學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樣既能讓學生鞏固自己在語文課上學到的知識,又能提高學生解決數學應用題的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筆者借助七律唐詩來教學7的乘法口訣,這樣既充滿詩意,加強了學生的情感教育,又給學生帶來了新鮮感和趣味,使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
例如,筆者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唐朝詩人杜甫的《絕句》朗誦音頻,再輔以動聽的背景音樂和優美的畫面,學生宛如置身童話般的世界中。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時,筆者再教授7的乘法口訣。提問學生:“這首詩中,每一行有幾個字?”此時,學生的大腦是興奮的,思維是活躍的,便搶著答道:“七個字?!惫P者適時鼓勵學生,引導學生思考:“一行有七個字,那兩行有幾個字?三行呢?”學生帶著問題討論了起來。在學生百思不得其解之時,筆者便引出“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的乘法口訣。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會了乘法口訣,陶冶了情操,同時,課堂教學效果也提高了。
二、在數學學科中融入音樂學科教學,開發學生的智力
數學和音樂都是極美的,音樂與數學共同為人類開啟了智慧之門。正如愛因斯坦所說:“這個世界可以由音樂的音符組成,也可以由數學的公式組成。那么音樂加上數學公式,就是真正完整的世界?!币魳穼τ谧蚤]癥兒童也具有特殊的治療和康復效果。很多自閉癥學生聽到優美和諧的音樂,會變得很安靜,情緒穩定。控制好自閉癥學生上課時的情緒十分重要。學生的情緒好了,上課的興致便提高了,課堂效率也就提高了。伴隨音樂的手指操、兒歌等都能讓學生的大腦產生興奮感,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認識數字時,筆者借助數字歌來讓學生認識數字、掌握數字書寫方法?!?像鉛筆細又長;2像小鴨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5像衣架掛衣服……”伴隨著有節奏的音樂,學生很快就學會了數字歌,同時借助手指操,他們邊唱邊做,很快就記住和學會了數字。
在教學認識整十數時,筆者運用情境化教學,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了歌曲《呼倫貝爾大草原》的MV片段。天籟般的歌聲,氣勢遼闊的草原,藍天白云,牛羊成群,學生宛如置身其中,此時,學生的各種感官被調動起來,學習熱情高漲。筆者便借助學生的學習熱情,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了課件,一組一組整十的羊群出現在屏幕上,筆者提問學生:“大家能數出一組有幾只羊嗎?”學生便一只一只數了起來,數完之后,學生回答:“十只。”接著筆者再引導學生:“同學們,老師現在播放了三張幻燈片,這三張幻燈片上共有幾個十呢?”學生討論了一會兒,回答道:“三個十!”在情境化教學中,學生十分輕松地便掌握了整十數。
音樂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音樂與數學密不可分,人們越來越重視左腦與右腦的開發,越來越重視藝術與科學素養的全面發展。對于培智學生來說更是如此,開發他們的智力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數學是一門訓練邏輯思維的學科,既抽象又難以理解,對于智力障礙學生和自閉癥學生來說,數學更是難以掌握的學科?!杜嘀菍W校義務教育生活數學課程標準(2016年版)》明確指出,生活數學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流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應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合作交流,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教師在關注學生數學知識掌握情況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的情感和態度。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音樂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能給數學課堂帶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在數學學科中融入繪畫與手工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數學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讓培智學生進行繪畫,充分發揮其想象力,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動力。例如,在教一年級學生認識圓形時,筆者播放了一個超市購物的視頻,超市里有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圓形盤子,其鮮艷的色彩吸引了學生的目光,學生很快就認識了圓形的特點。在做鞏固訓練時,筆者給每位學生發了一張畫有很多大大小小圓形的紙,讓學生拿出水彩筆,給這些圓形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很快就涂了起來,對圓形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也提升了。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繪畫與手工課的相關知識,可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例如,在教學生認識短褲和長褲時,教師可以將之先畫出來,讓學生動手剪一剪,使得學生對長和短的認識更加清晰。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讓學生學到了生活化的數學知識。
四、在數學學科中融入信息化學科教學,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生活數學課程標準(2016年版)》指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教師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吸引其投入教學活動中。隨著互聯網教育的普及,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給教學增添了豐富的資源,讓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信息技術集動畫、圖像、音樂、文字等于一體,將之融入教學,能極大地調動培智學生的聽覺、視覺、情感等,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的數學公式變得易于理解,使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直觀形象。
例如,在帶領低年級學生復習數字1~9時,教師可以運用電腦中的小游戲——連連看,讓學生從數字1連到數字9,然后看一看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學生通過連連看游戲,發現自己連完之后出現了不一樣的物體:有的學生連出了一只小狗;有的學生連出了一輛玩具汽車;還有的學生連出了一顆大白菜……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學習數學變得如此簡單,不知不覺中便掌握了數學知識。
在教學生認識大小、長短、粗細、厚薄、高矮、輕重時,教師通過播放動畫片來讓學生學習,可以輕松地調動培智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讓學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哪個大,哪個小;哪個高,哪個矮……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輕松地學習了數學知識,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了提升。
五、在數學學科中融入體育康復教學,提高學生的生存技能
對于培智學生來說,做智力康復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減輕他們的功能殘疾,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使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因此,教師在傳授數學學科知識的同時,將體育和康復手段融入教學中,可以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筆者在教高年級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米、分米時,將數學課堂搬到了跳遠的場地上,讓學生用手中的卷尺測量一下他們每個人跳遠的長度。學生非常喜歡這種類似體育課的形式,會積極參與,跳出自己最好的成績,然后,同學間相互比較誰跳得更遠。筆者在數學教學中融入了體育知識,做到了寓教于樂。同時,筆者將數學課與康復訓練相結合,促進了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高年級學習平均分時,教師可將五顏六色的珠子發給學生,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平均每人20個,再讓學生將這些珠子串成一串項鏈。這種康復活動既訓練了學生雙手的靈活性,讓學生手腦并用,彌補了他們的智力缺陷,又使其學到了數學知識。
總之,在生活數學學科中融入各學科教學帶來的課堂教學效果十分可觀,它值得數學教師去思索和探究。數學的世界奧妙無窮,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雖然對于培智學生來說,數學的學習難度較大,但是數學發揮的作用不可忽視,能夠開發他們的智力、活躍他們的大腦。從事特殊教育的數學教師要共同努力,引領這些特殊學生在數學的奇妙天地中體會數學、感知數學、應用數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培智學校義務教育生活數學課程標準(2016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翟曉娟.以生活化教學為驅動 有效進行培智數學教學[J].清風,2020(24):62.
[3]肖樂農.數學真美[J].小學生導刊(中年級),2007(9):55.
作者簡介:魯 青(1969— ),女,山東青島人,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