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健
摘 要:新形勢下,“百年大計,教育為先”。為了進一步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需要立足實際,加大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建設,形成互相關聯的多邊交流關系。任何新事物的產生與發展都不會一帆風順,教師需要做好課前的分析準備,根據搜集到的數據,分析學科的特點,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因此,文章以初中數學教學為基礎,提出了需要探究的主要問題,緊接著立足實際,思考了如何有針對性地建立科學小組合作路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9-0061-02
引言
數學能夠鍛煉人的思維,給人以啟迪。初中數學教師注重對數學課堂的建設,能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以新時代教學理念為依托,為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進行了以下探究。
一、問題的提出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也要跟隨時代前進的腳步,開始整合思維基礎,在“合作”“創新”“共贏”的視野下,保持共同的目標追求,堅持時代的發展需求,滿足現代化的建設路徑[1]。在新課改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理念迅速發展,并且逐漸呈現在大家的視野當中。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運用好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才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實踐創新能力[2],促進生生之間互助互學、交流知識、溝通情感,使他們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向著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方向進步。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容易出現合作學習小組組建不科學、合作學習時機與內容選擇不恰當、教師角色定位有誤、學生自主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不強、小組合作學習逐漸走向形式化等問題[3]。鑒于此,如何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就成為當前形勢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對策
(一)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參與性
數學知識極具抽象性,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教師也需要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實現對數學知識的科學探索,加大對思維的整合力度,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興趣。教師也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學生為主體,滿足其當前的發展和延伸需要[4]。
例如,在學習“平方差公式”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改變傳統教學中直接給出結論的教學方式,在推導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思考和理解相關數學知識。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將(1-5x)(1+5x)、(4a+3)(4a-3)這兩個算式進行分解,寫出計算過程。之后,教師可讓學生在這兩個問題中求出答案,加大內容的啟發,讓學生看看這兩個問題存在什么樣的規律。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合作和交流[5]。每組的小組長在和小組成員交流的時候,要主動將自己的建議和想法表達出來。最后,學生就可以推導出(a+b)(a-b)=a2+b2。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拓展了思維,還提高了自身的實踐能力,增強了團隊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轉變以往學習觀念,擴大溝通與交流
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知識,但是還處于不成熟的年齡階段。初中數學教師只有充分讓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才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加強思維引導,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發展。學生要學會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質疑,并且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樂于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進一步立足實際,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教師可根據大家所發表的意見,整合思想,擴大交流[6]。
例如,在學習“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使用生活中的圖形,分析這些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異同,以小組為單位,合理地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在此基礎上,小組長可讓小組成員獨立尋找到生活中的立體圖形,但不可以都是一樣的。最后,大家再進行總結,一起進行探討。此種方式,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責任感,還能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三)做好留白,教師擔當引導工作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情,幫助學生明確任務,注重合作學習的時機與合理性,讓學生準確把握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教師要扮演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通過在各小組之間巡視,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保證每個小組都能夠明確任務,從而引導學生完成任務[7]。
例如,在學習“全等圖形”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使用多媒體將幾個圖形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判斷哪些是全等圖形。在讓學生自學教材以后,教師就可以開展小組探究,加深學生對全等圖形的性質和概念的印象。教師要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進行分析及實際應用,并為學生做好充分的鋪墊工作,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實現良性循環,保持科學的發展動力。
(四)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提高合作學習效率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教師要將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整合思維,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加大總結、評價和鼓勵力度,構建和諧發展的新課堂。
例如,在學習“直線、射線、線段”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探究概念,然后以多媒體的方式將數學知識呈現出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師深層次的推動下,學生就可以對這些知識進行理解,發現規律。教師可以小組的方式,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呈現出來,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加強人文性建設[8]。
(五)教師與學生相互啟發、取長補短
教師要認真做好數學合作學習的前期準備,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加大合作學習小組建設力度,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還要制訂科學有效的合作學習規則,加強“視覺化”方法建設,精心進行數學合作學習的系統化設計;制訂數學合作學習的目標,認真挑選合作學習的內容,分析需要注意的地方;創設問題情境,將實際問題數學化,引導初中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在學習“分數基本性質”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合作學習目標,在猜想—驗證—總結—練習的流程中,總結分數的基本性質,在學生獨立思考后,開展生生互動,得出答案。教師要讓學生分享觀點和意見,核對答案,加大檢測與反饋力度。
(六)正視差異,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對應的教學方式。在思維整合的基礎上,保持科學的發展路徑,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展示個性,超越自我,保持師生之間的融洽性。初中生合作學習的習慣已經基本養成,但是他們處于青春期,抗拒心和自尊心較強。初中數學教師就要合理選擇數學合作學習內容,給學生布置合作性、交流性的任務。
例如,在學習“猜想、證明與拓廣”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幾何和代數的知識與方法,先思考,再任意給定一個正方形,讓學生思考:是不是有一個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分別是已知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2倍?如果換成矩形,是否也是2 倍或者1/2?在猜想、嘗試、證明、推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問題的多樣性,反復嘗試,完成合作任務,豐富交流內容,激勵學生主動探究,進一步有效釋放學生的創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合理選擇內容,構建小組學習評價機制
學校要讓教師對合作學習在班級中的開展情況進行反思,做好對自身數學合作學習教學內容的思考,建立配合合作學習的制度體系。學校要讓優秀教師走出校園,促進校內、校際教師間的合作交流。而在課堂教學的評價環節,教師要加強對自身教學效果的反思,實現組內成員的相互促進和提高。教師也要根據班級實際情況改革評價的結構,以達到更好的評價效果。
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將勾股定理等內容呈現出來,然后給學生創設情境:“一個工作人員為了進一步判斷墻角是否為標準直角,在不同墻面的兩個點測量出 30cm、40cm ,之后仔細地標記出來這個點。”教師以此為切入點,啟發學生思維并講解,再進一步提問題:A點為長4m高桿的頂點,可以將從桿頂引下來的繩固定在3m遠的B點。此時,就需要學生計算出繩子的長度。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就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并且也能間接理解勾股定理的定義,從而可以將公式a2+b2=c2有效地表達出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理進行探究學習,提高學習的深入性。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以后,需要對小組進行評價,并進行“捆綁式”評分。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多樣性,有針對性地給予評價。
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初中數學這門基礎性學科,需要合理組建與規劃合作學習小組,注重合作學習時機與合理性。教師應扮演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創新有趣的教學方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圍繞合作學習教學,分析問題,探究問題,制訂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碰撞,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交際和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菊新.揚起合作之帆 駕駛學習之舟——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探究[J].讀天下(綜合), 2019(20):37.
[2]孫 煒.互動合作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法寶——例談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J].數學大世界(中旬刊),2019(4):79.
[3]施文軍.善用小組合作提高課堂效率——關于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有效性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1):156-157.
[4]羅學鵬.探索激勵措施在農村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的應用[J].文淵(高中版),2019(8):601.
[5]陳安安.城鄉結合部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低效成因及解決對策[J].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1):58-59.
[6]萬丙晟.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偽合作現象剖析及對策[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10):13-14.
[7]劉素平.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法研究[J]. 教育界,2020(9):47-48.
[8]張 魯.分層教學背景下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研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9):33.
作者簡介:汪 健(1978— ),男,江蘇南通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