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不斷推進,我國素質教育工作不斷優化并加強。高中化學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對培養學生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積極轉變教學思路,開設高效的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保障學生未來發展。
【關鍵詞】高效課堂;高中;化學;教學設計
前言: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工作,以此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與初中的化學教學相對比,高中的化學理論知識具有更加抽象、聯系范圍廣、計算量較大、理論知識多等特點,要求學生能夠具備優秀的獨立思考以及對相關知識靈活運用等能力。加強學生學習化學的意識和能力,是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工作的主要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意識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并積極拓展教學思路構建高效課堂。
一、高效課堂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的意義
大部分高中教師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班級升學率。部分教師秉承著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在開展教學環節時,更注重采用單方面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傳遞出的知識點,缺乏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和重視。長此以往,致使學生失去對化學學習的興趣,難以有效提升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相應理論知識實踐的能力。新一輪教育教學課程改革工作中,重點強調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將傳統的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學習。因此,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思路,建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創新優化教學方式,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性,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未來更好發展。
二、高效課堂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提前布置課堂教學任務
預習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提前學習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具有初步理解,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加強課堂效率,為構建優質的高效課堂做好基礎工作。在課程正式開始之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為學生制定教學計劃,并將課堂教學中的知識重點、難點制成課件或文件等,讓學生在課前進行初步的學習。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根據課前任務對學生進行提問,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繼而有重點的將課堂知識進行講解。這一過程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工作,讓課堂教學更加具有實效性。
(二)加強課前導入環節的趣味性
課堂導入環節是將學生全部注意力集中拉回課堂的重要途徑,只有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課堂,才能有效保障課堂教學環節的質量。因此,教師應重視對課程導入環節的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導入環節要根據教師實際教學內容進行設計,讓導入內容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將學生自然而然的引入課堂教學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在化學教學中有很多實驗性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開展課前導入環節。
例如:教師在開展“鈉、鎂及其化合物”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金屬鈉在水中與水的反應,作為課前導入環節。學生在課前學習中,已經在課本中了解金屬鈉的化學反應以及相關的實驗,但通過教師現場做的實驗還是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對實驗原理產生好奇。借助簡單的教學實驗,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環節,有利于以最快的速度將學生帶入教學環節,還能將課堂教學節奏變得更加緊湊,提升學生學習動力的同時加強課堂教學效率。
(三)重視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高中化學課程與初中相比來說,更考驗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降低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難度和學習難度。若教師仍以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工作,則會導致學生對化學學習逐漸喪失興趣,甚至出現反感或排斥心理。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教材內容中不易被學生理解的內容以動畫或視頻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用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
例如:教師在講授“化學鍵”的相關理論知識時,可以將離子和分子間的作用力以圖片或動畫的形式進行展現,引導學生加強對離子鍵、共價鍵以及化學鍵的認知。通過課件的形式加強學生對化學鍵的認知和了解,能夠對學生后續的化學學習奠定優秀基礎,還能利用多樣化的課件,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四)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學習是一項漫長而枯燥的過程,需要學生憑借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意志力才能達成優質的學習目標。在此背景下,教師應重視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在枯燥的學習生活中獲得趣味性,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應主動轉變教學理念,力求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利用新穎的教學模式優化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這對于構建優質的高效課堂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開展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構思設計巧妙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提升教學效率,進而達成構建高效課堂的教育教學目標。
結語: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發展以及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時,應重視加強對高效課堂的建設工作。從提前布置課堂教學任務、加強課前導入環節的趣味性、重視教學內容的趣味性、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四個方面著手,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和方式,優化創新教育模式,加強對課堂教學時間的充分利用,提升課堂教學環節的質量和效率,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未來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韓麗娟.高效課堂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途徑探尋[J].試題與研究,2020(13):63.
[2]崔鵬飛.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高效課堂構建方法探討[J].科普童話,2019(27):29.
作者簡介:盧琛慧,女,漢族,籍貫: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生于:1983-02,工作單位:臨汾市汾西縣縣汾西縣第一中學校,單位省市:山西省臨汾市,單位郵編:031500,職稱:中教一級,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