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登福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必須能夠從課堂體驗、師生互動、內容多元、方法創新等多個方面進行改善。注重學生參與,淡化老師角色。本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語文教學的現狀,指出了缺點,之后提出幾點提升教學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引言:在小學教育中,語文學科故事性較強,內容豐富,比較容易吸引學生。但是,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很多語文教師對還牢牢地把課堂抓在自己手里,沒有適度的激發學生的課堂活力,課堂缺乏更多的元素,單調著重復備課—講課—批改作業這一循環,缺少課程設計環節,這種教學模式使得本可以有趣的語文知識變得乏味。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學生上課的時候提不起興趣,對話和探索的過程太少,參與度和互動性低下,最終導致了課堂效率變得很低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努力求變,思考效率低下的原因,回顧新課標改革的教學目標,注重對核心素養的培養,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讓語文的趣味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讓學生增加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互動頻率和課堂效率,增強課堂的體驗感,注重學生對探索過程的體驗。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教學法增強師生之間的對話,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法提高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可以將信息技術和多媒體影音設備等硬件融入到教學中提高課堂的活躍度,這些新的技術和方法很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并且能夠提升學生思考能力,培養學生好問的學習習慣,讓他們在課堂的學習中跟著問題走,調動他們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二、小學語文課堂提升互動性的策略
1.利用問題引導教學法,增強師生之間的課堂對話
問題引導法在語文課中的應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問題的設計需要能夠激起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興趣,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生愿意對這個問題進行探索。通過對問題的設計和提出,讓學生漸漸養成問題導向的思維方式,學會通過對教師問題的思考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增加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頻率,提升對話質量。讓學生在課堂上更敢于說話,利用問題將學生的嘴打開,給他們空間去討論、提問、思考。以往的語文教學中,學生上課只帶著“耳朵”,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學會利用問題引導學生調動更多的感官參與學習。同時,教師要將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情況緊密結合,通過全面考慮和分析導出最合適的問題,充分聯系教與學。
以《田忌賽馬》為例,在開講之前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預習問題:田忌賽馬贏比賽和輸比賽中間做了怎樣的調整?讓學生預習的時候帶著問題找關鍵點。在講解過程中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家思考孫臏的出想出的辦法是因為他看到了怎樣的關鍵問題?讓大家先思考后討論,過程中可以對不懂的地方進行提問。以這種方式由點到面的不斷引導學生不斷沿著老師設計的方向進行探索和思考,讓課堂在教師的問題和學生的探索中互動進行。
2.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自主探索過程
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是通過將班級學生以固定人數進行分組來完成學習的方式,這種方式能有效地提高班級互動的活躍度。班級中學生人數較多,各個學生的情況不一樣,如果能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則能達到同學之間相互補充,合作探索問題,共同進步的目的。
舉例說明,在《草船借箭》這一部分內容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設計適合于學生合作學習的內容,以便將枯燥文章講的更加生動。比如,鑒于學生對于故事性比較強的內容感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調研并討論《草船借箭》之前和之后發生的事情,讓學生對于這一事情的經過更加了解。可以討論赤壁之戰對于三國的歷史有著怎樣的意義。通過小組合作探討,大家可以對東漢末年的時代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不斷的吸收知識,同時,也使這篇課文的講授更加高效。
3.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課堂學習體驗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提高課堂體驗感。對于小學語文來說,教學一定不能脫離教材,教材是基礎,一切的拓展都要以教材為依托。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就可以利用信息化和互聯網充分的挖掘教學資源,互聯網的時代讓這一操作變得更加簡單,通過對資源的線上線下結合,更加高效的給學生傳遞信息,讓學生視野變得開闊,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體驗到更多有趣的知識。教師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教學資源的時候,可以考慮年級的高低讓學生自己利用網絡收集課堂材料,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掌握利用互聯網的技能,讓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程度更大,教師要將自己在課堂中的角色淡化,讓學生在課堂的信息反饋和交流中占據更重要的的角色。在信息技術的參與下,學生對于問題的發現,問題的提出和解決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舉例說明,在進行《大自然的聲音》這一課程的學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手段收集自然界中比較有趣的聲音,在課上進行播放,還可以調動學生一起進行收集,讓收集的課堂素材變得更加豐富,在信息技術的參與下,學生能夠在了解大自然的時候有更多的更接近真實的感受,這種感受和體驗是教師單純的講解所無法傳達的。通過教師和學生一起的努力將課堂流暢進行,這樣的參與會讓學生更加有成就感,進而鼓勵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去。
三、總結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做到以學生為本,學會運用各種教學法提升學生在語文課互動性和參與度。今天,我們對于小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的調動要更加重視,使其更愿意參加教師所設計的教學中去,學會通過運用何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構建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小學語文要適當豐富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元素,進而提升活躍度、參與度、體驗感,最終做到提升學生個體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楊迎喜.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2020,(2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