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審美能力的培養是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目標,加強其培養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目標的達成有著很大的助力。所以,初中美術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清楚認識到這一點,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在教授知識技能的同時,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這樣能夠使教學與新課改要求更加的契合,達成理想的教學目標。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初中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審美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推進,初中美術教學越來越受重視,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過就具體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因為教學觀念滯后,進而在教育教學中依舊側重于學生美術知識與技能的教授。具體表現為在課堂上基本就是教師個人表演,沒能與學生展開有效的交流,課堂氛圍枯燥,教學效果自然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所以,初中美術教師需要合理進行創新,轉變以往的觀念,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樣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與成長,達成理想的教學目標。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性
要想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需要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用合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價值性的引導,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使得學生可以感受到生活、自然中的美,進而形成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美術教學與審美教育之間有著很大的關聯性。不過就具體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一味的側重美術教學,給學生灌輸美術知識和技能,導致教學目標難以達成,學生學習發展受阻。
綜合考察目前的初中美術教育情況,發現在審美教育教學中,需要側重于學生感知美、欣賞美的能力培養,同時還得為學生提供創造美的機會,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美術核心素養不斷的形成。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十分有必要,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的現實需要,也是多元化教育實施的基礎所在,對于學生學習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需要從多方面展開要求,制定合適的教改方案,確保美術教學和審美教育能夠深層次的結合,進而更好的促進教學改革,為學生的學習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創造有利的條件。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引入多元化的教學組織方式
在以往的教學中,初中美術教師往往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段,這樣嚴重打擊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而且對于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也有著很大的不良影響。所以在美術教學改革中,教師需要注重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引入,合理創新教學組織形式,進而創造良好的審美能力培養環境,使得學生能夠快樂有效的學習,實現美術能力的有效提高。
例如在民族服飾圖案設計相關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合理利用起來,在課前整合相關信息,并將其制作成微課,然后在課堂上適時呈現出來,給予學生直觀的感受。而在學生欣賞中,教師可以發揮自身引導作用,使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進行民族服飾圖案的賞析,獲得不同的感悟。
(二)注重審美教學資源的豐富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美術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往往照本宣科,這樣導致學生興趣缺失,而且還很難滿足教學要求。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師可以積極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這樣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有效性。對于初中美術教學中涉及到的一些抽象化作品鑒賞,不能深刻的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和內涵。針對此,教師可以借助網絡信息技術搜索和美術作品相關的資源,如作品創作背景、創作者生平等等,為學生的作品鑒賞提供助力,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如在畢加索作品鑒賞過程中,因為其作品比較抽象化,所以學生在具體欣賞時難以理解其中的思想。針對此,教師便可以通過相關手段引入適用的素材與資料,以便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以《格爾尼卡》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將作品的相關信息展示出來,并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當時的戰亂場景,為接下來走進作品做好鋪墊。這樣,學生便能很好的感受到其中驚恐的氛圍,實現審美能力的提高。
(三)注重審美與創作的結合
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之間存在很大的關聯性,為此,初中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教學和美術創作有效的融合,使學生在美術作品欣賞的時候,可以自覺滲透自身情感與體會,借助審美情趣推動自身審美能力的有效提高,促進教學質量更上一個臺階。初中美術教師在抽象化美術知識講解中,需要注重良好教學環境的營造,具體可以將審美教學和創作指導教學相結合,這樣能夠給予學生新鮮感,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還能強化學生的學以致用的能力。
以中國水墨畫這節知識教學為例,初中美術教師在創作教學中便可以有意識的融入審美教學。在課堂開始的時候,為學生提供合適的作品,然后讓學生以自己熟悉的詩句進行描繪。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想使詩句與美術作品更好的搭配,必須得深層次的賞析美術作品,把握其意境,之后找尋合適的古詩詞進行匹配。同時,在詩句填充時,學生需要調動自身繪畫空間布局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使書畫有效的匹配起來,推動教學目標更加高效的達成。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加強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以,初中美術教師應該清楚認識到這一點,給予學生課堂主體性充足的尊重,為學生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以便更好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能夠對美術知識、美術作品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最終實現審美能力的提升,促進教學目標更加有效的達成。
參考文獻:
[1]丁小成.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10(10):195-196.
[2]周夕媛.中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讀寫算,2019,000(004):118-118.
[3]趙亞楠.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策略探究[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20,000(001):239-239.
作者簡介:鄭孝丹(1983.10-),女,漢,江蘇省淮安市人,江蘇省揚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美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