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社會的到來,給多媒體技術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給傳統的電視新聞播形成了沖擊,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必須要經歷改革,才能在新媒體時代面對更多的挑戰,但是,多媒體時代,對傳統的新聞節目雖然有更多的挑戰,同時也有許多機遇,因此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播音主持人也要緊跟時代,利用新媒體技術獲得更好的發展,為電視新聞播音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新聞;播音主持
引言:
傳統媒體在滿足觀眾需求的時候,主要是以聲音、文字和圖像這三種信息進行傳遞,網絡的發展使電視新聞播音無論是從創作內容還是播放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變,針對當前多媒體時代的特點,傳統的電視新聞播音要對創作樣態進行分析,從而對傳統的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以口頭播報、口頭解說,現場連線這三種形式進行更多的創新與改革,獲得新聞播音主持更好的發展。
一、新媒體技術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的特點
(一)即時性
即時性作為電視新聞播報的主要特征之一,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目前主要以現場連線直播的形式呈現給觀眾。不同于錄播,現場連線直播對主持人臨場應變的能力要求更高,一旦連線現場發生突發狀況的時候,其可以第一時間做出應對。[1]連線結束之后,主持人還要將連線的內容對觀眾進行分享,并對信息作出總結性概括,在這樣的條件之下,就考驗主持人的應變能力非常重要。在當前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想要得到更好地發展,就應該在現場連線上下大功夫,這樣才能夠使新聞播音主持人的語言組織能力增強。
網絡的發展使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因此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在新聞時效下與新媒體有著非常大的差距。面對當前互聯網的沖擊,電視新聞媒體要提高現場采訪的互動性,使觀眾在觀看新聞的過程當中,能夠更多的了解新聞進展情況,從而體現新聞的時效性,增加了新聞的真實感。在進行連線過程中,會增加更多的新聞信息,從而使新聞的播放更加生動也更能吸引觀眾。新聞直播過程當中,需要主持人的專業素質以及臨場發揮的能力,能夠對現場的新聞報道進行合理的分析,最終保障新聞媒體在播放過程當中的效果和質量。
(二)交互性
交互性是當前新媒體技術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進行播報的一個主要形式,信息傳播的交互性由三方來組成,首先是主持人,其次是記者,還有嘉賓,通過各類新聞信息來相互交流。在傳統的電視新聞當中只能滿足單一的信息傳遞,無法進行更多的交互性,當前在新媒體時代,新聞播報可以將各種信息進行融合,信息的獲取也不再依靠記者或者嘉賓對新聞進行單一的解說,在演播間也具備能夠提供實時數據信息的能力,主持人在獲得信息的同時要進行全方位分析,從而得出一個完整的新聞播報。伴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節目的交互性也將日益增強,主持人不再固定于某一時段播出新聞節目,可以利用更多的3D投影原理,在屏幕上形成一種虛擬新聞事件,這一形式對于觀眾的吸引力非常大,同時也是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的一個大趨勢,它的特點是可以對新聞進行更多立體的播報,使新聞更加靈活。通過全媒體的大屏幕方式,就可以解讀上面的文字和數據,從而對新聞進行深入地加工,主持人與大屏之間形成雙向的互動模式,要兼容外來信號的接入,可以對不同類型的信息進行展示,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平臺形成多種播報的形式,將新聞資訊在各個顯示設備顯現,從而使主持人和觀眾進行全方位的互動,實現了在播音室進行資源共享的模式。
(三)個性化
觀眾在看新聞節目的時候,最喜歡看以下兩點,第一個是節目的權威性,第二個是看節目的個性化。個性化新聞播報已經成了當前收視率的重要保證,新聞節目的個性化主要表現在主持人的語言個性對新聞的播報,傳統的新聞播報中,僵硬的播報模式在當前的新媒體時代,并不能獲得更多的觀眾認可。因此主持人需要發揮自身語言的藝術特性,使播報更有個性化。例如央視主持人朱廣權在新聞播報當中使用的順口溜就會在網絡突然走紅,他代表新媒體時代的一個特點。主持人要依靠自身的語言藝術來吸引觀眾,從而讓觀眾感受到新聞播報來源于生活,滿足觀眾的心理需求。新聞播報主持人的個性化要依靠傳統的主持規則在播報無誤的情況之下進行清晰地表達,通過主持人的個性化語言藝術來使新聞節目達到個性化的要求。
(四)虛擬環境的操控性
多媒體時代為新聞的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渠道,虛擬演播室的應用,給新聞的獲取帶來了空間上的改變。近年來虛擬模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電視臺所采用,從而與新媒體進行結合產生一種新的播報形式。結合三維動態,利用多元信息進行融合,在交互當中完成信息的傳達,通過后期的技術能夠使新聞信息變得更加有趣,增強新聞的感染力,虛擬情境能夠使觀眾在獲得信息的同時能夠沉浸其中,對于新聞的到達有增強的作用。虛擬演播環境對于主持人會提出更多的要求,要將技術運用與思維進行結合,使主持人穿越于多重時空體系,獲得超出文字的特性,對于主持人來說,在播報的體態中,主持人要對視覺效果有所反應,結合機位高度來配合走位和動作,在時間配合上主持人要準確到位,使的更加流暢。語言的表達,要求主持人要針對新聞信息進行高度的理解,形成個人的語音邏輯。傳統的播報形式是定點播報,而虛擬演播室對聲音,主持人的體態會要求更高也更加復雜,要利用數據動畫技術以及主持人的站位走位來營造虛擬的環境,最終達到新聞傳播的效果。
二、新媒體技術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發展的要求和策略
(一)專業素質的提高
在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更應該對自身素質的提高提出更多的要求,要想改變傳統播音模式獲得更多觀眾的認可,就應該從主持人的自身素質來改變傳統的主持風格,從而使新聞播報主持人在新媒體時代具有更強的競爭力。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報主持人不能停留在傳統的層面,更要重視主持人的語言組織能力,文字的編排能力和各種整合能力,主持人要學習新媒體技術下播報主持的技能,靈活運用各種新媒體,從而使主持人在工作當中發揮更多的專業能力以及個人的專業素質。
(二)接受新興文化
新媒體的出現使得新興文化也在不斷的流行,電視新聞播報主持人要清楚地認識到觀眾喜歡什么主持人就需要使用什么樣的語言去激發觀眾的興趣,主持人要關注流行的趨勢以及流行的語音模式,從而在新聞播報當中能夠進行運用,形成個人的新聞播報風格,這對于傳統的電視新聞播報主持人的生存發展是非常有利的,主持人在日常生活當中也不能局限于主持的工作,要更多地利用新媒體關注人們的需求以及人們的喜好,保持語言的個性與時代能夠融合,主持人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提升個人的語言文化特點,確保與當今的新媒體時代能夠共同進步。作為新聞主持,應當多接觸一些新聞行業以外的文化元素,并且在播報新聞的過程中,合理的將其應用到其中,呈現給觀眾一個不一樣的感覺。
(三)專業技能的提升
新媒體時代,媒體行業的界限也會越來越模糊,在這種條件之下電視新聞播報主持人要提升專業技能。新聞播報主持人不能將主持局限在傳統的語音播報方面,還要對編輯也要做更多的了解,從而在學習中不斷進行自我充實,加強文化素養的建設,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ヂ摼W的不斷發展,新聞行業要在自身發展需要的同時,還要利用新的技術和新的播報形式進行創新,從而使電視新聞能夠適應當前時代的發展,開創更多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的前景,利用新聞播報主持的不同形式來吸引觀眾。在電視新聞媒體當中主持人要有專業的素質和技能,同時在播報新聞的時候還應當注重創新性。在新媒體發展的當中要充分利用主持人的個性特征以及人格魅力,對新聞內容進行個性化的評論,從而實現新聞媒體的趣味性和真實性。新媒體技術和電視媒體之間的融合要不斷的加深,形成電視新媒體的風格,為新聞節目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通過真實的新聞數據能夠提升觀眾對節目的認可度,當前社會中出現許多假新聞,信息缺乏真實性使觀眾產生了對信息信任危機,因此傳統的電視新聞要保護新聞的真實性,電視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的優勢,電視臺要謹慎對待新聞的真實性,保持新聞的可靠性,發揮傳統電視節目的優勢,提升觀眾對于電視節目的認可度。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效率,節目主持人要保持較高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用嚴謹的語言對新聞事跡進行報道,從而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當前我國的政策對于新聞媒體的報道也有著很高的要求,主持人在新聞播報的過程當中需要重視,尤其是在報道一些和包含政治因素的新聞時,應當實事求是,以真實的事件為背景進行報道,確保群眾所接收到的信息是準確的。同時,電視新聞媒體的播報要經過多個環節的處理和審核,最終給播音主持進行播報,主持人在工作之余要熟悉各項流程,才能保證新聞播報的合理性,新聞播報主持人還要對新媒體的技術進行更多充分的了解,才能適應當前新媒體技術在電視媒體當中的使用,提升新聞播的質量。
結束語:
新媒體技術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特征上有即時性、交互性以及主持人的個性化,發要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提升主持人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方面,還要加強對新興文化的接受,從而改變主持人個人的語言藝術來符合大眾的要求。新媒體技術時代不僅是對新技術的應用,更多的是對傳統的觀念和思維方式進行改革,電視新聞傳播從單純的信息產出到數字化網絡化運行,以及當前的虛擬技術大數據的應用,從傳統性單一信息獲取到當前運用移動服務器進行個人化,碎片化的多渠道信息發布,電視也已經從最初的開辦網站到網絡電視新聞節目的直播,都有了深層次的改變,電視新聞數據化的嘗試,在新技術背景之下進行了探索,只有在這些基礎之上構建不同的樣態,才能使電視工作者以及主持人在新媒體技術時代提供更多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楊晶.新媒體技術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的發展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2(13):177-178.
[2]劉麗雙.新媒體技術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的發展研究[J].科研,2016.
[3]周迪.探討新媒體技術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的發展[J].記者觀察:中,2018,000(011):46-47.
[4]王子夫.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的發展路徑[J].內蒙古廣播與電視技術,2018,035(008):46-47.
作者簡介:桂濱悅,出生年月:2001年3月6日,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四川達州,職稱:學生,學歷:大專,研究方向:新媒體技術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