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術玉 藍蘋

摘? 要:目的? 探討時機理論護理結合調息式呼吸法對結腸鏡檢查患者自我管理、緩解腹脹感及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 選取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280例結腸鏡檢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40例。給予對照組常規結腸鏡檢查護理,給予觀察組時機理論護理結合調息式呼吸法干預,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正性態度、緩解壓力、自我決策的自我效能感評分,焦慮、抑郁評分以及腹脹持續時間。結果? 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兩組患者正性態度、緩解壓力、自我決策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腹脹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兩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時機理論護理結合調息式呼吸法可有效提高結腸鏡檢查患者自我效能感,緩解腹脹感,改善焦慮、抑郁的不良情緒,進而提高腸鏡室的護理質量。
關鍵詞:結腸鏡檢查;時機理論;調息式呼吸法;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4-00-03
結腸鏡檢查是指使用纖維內窺鏡通過肛門對腸道內的病變進行檢查,其可直接觀察到結腸內腔黏膜病變,是下消化道疾病的一種常規診治手段,有利于對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1]。但由于結腸鏡在腸腔內推進,通過幾個生理彎曲時,患者會感受到強烈的疼痛,難以忍受,進而導致受檢率低,使得許多結直腸疾病患者錯過早期救治機會。有研究表明,護理干預能夠緩解結腸鏡檢查患者恐懼、焦慮的不良情緒,提高心理水平[2]。時機理論將疾病分為診斷期、準備期、適應期3個階段,對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針對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符合結腸鏡檢查患者的護理理念[3]。調息式呼吸法強調主動控制呼吸,協調各種呼吸肌的功能,通過影響神經、消化等系統的功能,改善全身的健康狀況。本研究旨在探討時機理論護理結合調息式呼吸法對結腸鏡檢查患者自我管理、緩解腹脹感及心理狀態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280例結腸鏡檢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4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80例,女性60例;年齡30~80歲,平均年齡(48.22±2.12)歲;體質量19~27 kg/m2,平均體質量(21.18±2.53)kg/m2。觀察組男性78例,女性62例;年齡28~80歲,平均年齡(48.55±2.25)歲;體質量19~26 kg/m2,平均體質量(21.25±2.58)kg/m2。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颊呒凹覍偻獠⒆栽竻⑴c,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便血、慢性腹痛、腹瀉、結直腸術后復查者;②無精神疾病史者;③意識清楚,能夠按術者要求準確表述者。
排除標準:①認知功能障礙者;②急危重癥者;③近期服用過精神類藥物者;④嚴重心血管疾病者。
1.3? 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結腸鏡檢查護理,患者進入腸鏡室后,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腸鏡檢查的注意事項和配合方法,緩解患者緊張情緒,使其配合檢查。
給予觀察組時機理論護理結合調息式呼吸法干預。①檢查前,護理人員為患者詳細介紹腸鏡檢查的目的和意義,解釋腸道準備的注意事項,介紹操作者的情況,減輕患者心理負擔。為患者講解內鏡診治部的環境,告知老年患者盡量選擇坐便器。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答患者的疑問,指導患者檢查過程中應采取什么樣的體位以及檢查所需的時間。檢查前詢問患者有無糖尿病、高血壓史,對于血壓偏高以及心律失常者,經治療穩定后再進行檢查。囑咐患者檢查前可進食少量蛋糕、面包等食物,不會影響腸道清潔效果。對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全身放松,鼻深吸氣至不能再吸,直接用口緩慢呼氣,呼吸時兩手置于肋弓下,呼氣時感覺肋弓下沉變小,吸氣時感覺肋弓向外擴展,反復練習,直至掌握呼吸訓練技巧。②檢查中,檢查室溫度控制在25 ℃,濕度50%,空調出風口不能對著患者,患者上下床時及時進行攙扶,檢查過程中根據需要協助患者變換體位,并指導患者放松肢體、張口呼吸,對于嚴重緊張的患者可通過與其交談轉移注意力而控制疼痛。觀察患者有無不適情況,適當交流詢問感受,使患者放松心情,積極配合。按照檢查前學習的呼吸訓練技巧進行深呼吸。檢查中避免無關人員進出,腰至膝蓋部位使用被單覆蓋,增強患者的安全感。③檢查后,協助患者整理衣褲,密切觀察患者的表情與呼吸情況,詳細交代檢查后的注意事項。若出現腹痛難忍或大出血情況應及時處理。檢查后2 h可進流食、半流食,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
1.4? 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正性態度、緩解壓力、自我決策的自我效能感評分,焦慮、抑郁評分以及腹脹持續時間。
(1)自我管理效能,參照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4]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效能感,該量表包括正性態度、緩解壓力、自我決策3個維度,28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法,分數越低表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越低。
(2)比較兩組患者腹脹持續時間。
(3)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5]評定患者焦慮狀態,該量表總分為100分,70分及以上為重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50~59分為輕度焦慮,50分以下為無焦慮,分數越高表明焦慮越嚴重。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6]評估抑郁狀態,72分及以上為重度抑郁,63~71分為中度抑郁,53~62分為輕度抑郁,53分以下為無抑郁,分數越高表明抑郁越嚴重。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比較
干預后兩組患者正性態度、緩解壓力、自我決策評分均較干預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腹脹持續時間
觀察組患者腹脹持續時間(46.71±3.50)h短于對照組(85.52±4.58)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9.665,P<0.05)。
2.3?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的比較
干預后,兩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均較干預前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傳統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轉變,要求臨床護理不僅要針對疾病,還要針對患者的心理健康進行干預。腸鏡檢查患者通常會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導致檢查過程中內窺鏡插入不暢,進而導致機體的不適感,因此了解患者的需求,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可減輕患者的恐懼感。時機理論是針對患者疾病的不同階段為患者提供具體的教育支持,以滿足患者的動態變化。目前臨床上逐漸將其與調息式呼吸法干預相結合應用于結腸鏡檢查患者中,有研究顯示,時機理論聯合調息式呼吸法對減輕結腸鏡檢查患者恐懼感和心理壓力有重要價值[7]。
時機理論框架強調了患者在不同階段的特殊需求,根據患者病因的獲知需求,檢查過程中的照護需求以及心理支持需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對患者進行調息式呼吸法干預,使患者深呼吸活動度增大,改善腹腔臟器和全身的血液循環,同時可調節植物神經的興奮性,具有顯著的止痛效果[8]。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兩組患者正性態度、緩解壓力、自我決策評分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腹脹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干預后兩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均下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時機理論護理結合調息式呼吸法可有效提高結腸鏡檢查患者自我效能感,緩解腹脹感,改善焦慮、抑郁的不良情緒,與夏麗華等[9]研究結果相符。在結腸鏡檢查患者進行檢查之前為患者講解腸鏡檢查的目的和意義,解釋腸道準備的注意事項,介紹操作者的情況,使患者對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并感受到精湛的技術和體貼的服務,在接受檢查時能夠積極配合。護理人員通過及時調整患者潛在的問題,改變其錯誤觀念,糾正不良情緒。在深呼吸訓練的過程中,患者的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放松身體,可降低平滑肌的緊張狀態,平緩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緩解檢查過程中的不適,縮短檢查時間,進而減輕患者疼痛情況。時機理論護理結合調息式呼吸法在內鏡室的開展順應了醫學模式的轉變,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建立了和諧的護患關系,對內鏡診斷及治療的順利開展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時機理論護理結合調息式呼吸法可有效提高結腸鏡檢查患者自我效能感,緩解腹脹感,改善焦慮、抑郁的不良情緒,由此提高了腔鏡室的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梁蓉,楊支蘭,閆曉曉,等.老年患者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9,19(2):182-187.
[2]張慧卿,黃燕,曹字芳.精準護理干預應用于結腸鏡檢查患者腸道準備的效果評價[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17):116-118.
[3]梁莉莉,張艷,史巖,等.時機理論在疾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6,30(2):524-525.
[4]李艷紅,劉宇英,張海英.PDCA法干預結腸鏡檢查的體檢客人腸道準備依從性的效果評價[J].廣東醫學2019,40(14):2032-2036.
[5]楊秀清.圍術期全程優質護理對無痛胃腸鏡檢查患者心理狀況、生命體征及麻醉用藥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6):56-58.
[6]黃福秀,亢媛,呂長虹,等.舒適護理干預在無痛胃鏡聯合腸鏡檢查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6):68-70.
[7]張媛媛,鈕美娥,汪茜雅,等.腸道準備關鍵點指導方案在老年患者結腸鏡檢查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8,24(11):22-27.
[8]丁曉娟,唐春麗,范淑娟.FOCUS-PDCA模式對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22):75-77.
[9]夏麗華,孫啟棟,張傳蓮.指壓穴位配合深呼吸訓練在結腸鏡檢查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