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
摘要:化學是學生進入初中以來接觸到的一個重要的理科學科,尤其對于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面臨著中考的到來。學好化學這一學科對于學生來說就是十分重要的,伴隨著學生學年段的提升以及當下教育事業的變革,將德育教育與化學學科相結合就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哪個學科的學習,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也越來越當下初中的教學當中。因此,本文將結合有關內容談談怎樣才能立足于德育優化化學教學。
關鍵詞:德育;以人為本;初中化學;教學思考
化學學科是一個比較偏理的學科,它不如語文學科那樣人文科學性較強一些,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為在化學學科中融入德育元素是十分困難的。同時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常常忽略學科中對于學生德育元素的培養,授課僅僅只是顧及到了學生是否學到了知識。其實當下的學生正處在一個思想培育的重要階段,無論對哪個學科而言,在學科學習中融入一些德育元素都是十分關鍵且有必要的。
一、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
教師的觀念對于學生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有什么樣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學生也會跟著教師的思想觀念成長和學習。當下的學習不應該僅僅注意學生在學習和解題方面的能力,僅僅有能力而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素養也是遠遠不夠的。在時代的發展浪潮下,一個人若想全面多方向發展僅僅是有能力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培養自身良好的道德素質。就這種情況而言,教師就應該將自身作為學生們應當學習的榜樣,明確教學目標,為學生們提供一個良好的范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教師的身上學習到更多有用的東西。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逐漸滲透自己的教學目標,化學的學習不應該受限制于成績和解題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種學習能力的提升與感悟。德育知識應該滲透到化學學習的角落與課堂上去,教師不僅僅可以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和自我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上也可以適當向學生普及一些哲學、德育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良好的價值觀念、培養學生一個健全的人格,讓學生不僅僅有“能力”,更加有“素質”。同時,教師也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為學生們樹立一個好的標桿。
二、教學過程結合實際生活
盡管九年級的學生已經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到了迫在眉睫的緊要地步,但是仍有不少同學對于化學的學習不理解甚至十分模糊,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學生的學習脫離實際生活,學生所學習到的一些化學知識、試劑都是生活中罕見的。對于很多這個年級的學生來說,想象不出來學生就不可能理解,死記硬背必然導致成績的久久不能提升。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將化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在提升學生成績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而非做題能力,同時也能夠借助一些話題提升對于學生德育品質的培養。
例如,教師可以就當下討論比較激烈的環境保護問題結合化學知識對學生展開教學,通過向同學們辦普及一些有關于水源污染、水華現象出現的原因,將化學知識引入到其中。同時也可以針對一些污染問題給出一些解答方案,通過這樣引導學生學習一些化學知識,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對可以見到的化學知識更加感興趣,同時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還可以培養學生樹立保護環境、愛護生態的良好意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普及一些有關于化學的日常知識,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有樂趣。
三、建立班級科學評價系統
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僅僅依據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來對學生進行評價。但是這樣的方式是不合理的,對于學生的評價應該結合學生的平時表現等多種方面對學生給予評價。同時評價系統不僅僅是針對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師更應該建立起來的是班級互相評價系統,學生也可以對教師進行評價,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或者學生在課堂上有跟不上教師的內容,都可以對教師進行一個評價。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幫助不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幫助教師的教學更加完善。
例如,教師對于學生的考核方式可以根據考試成績以及平時的成績兩方面來進行核定,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平時上課的積極程度、回答問題的次數等等來評定學生在期末的總成績,讓每一個努力學習但成績暫時不太理想的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回應,進而得到一些學習上的鼓勵,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為自己進行評價,學生可以匿名向教師提出教師在課堂上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教學方式。這種互評方式能夠讓同學們的自信心受到鼓舞、培養學生認真努力、不放棄的良好品質,同時也能夠糾正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幫助課堂更加的完善。
四、結語
對于九年級的學生來說,化學學科作為理科中一大科目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當綜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幫助同學們能夠更加完善自己的德育素養,同時也能夠提升化學學科的學習成果。
參考文獻:
[1] 李福興.淺析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化學德育教學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2):381.
[2] 李德虎.教書先教人,育才先育德-談初中化學德育的滲透[J].亞太教育,2019(6):56.
[3] 楊慧芝,李俊柱,陳禹娜,等.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初探[J].科教導刊,2021(2):174-175.
[4] 靳麗輝.淺談初中化學德育教育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