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友
【摘要】今年七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隨著教育部門雙減政策的提出要求學校方面既要減輕學生校外培訓的負擔,又要減輕學生課下作業的負擔。在此政策提出的背景之下對于學校的數學教師以及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對以往傳統單一式的教學模式進行轉變,以創新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基于此,本文從減負增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來進行探究。
【關鍵詞】減負增效;初中數學;應用策略
初中數學作為初中學習階段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同時在中考過程中占有較大的比例,由此可見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性。所謂減負增效,即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有著較強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教師在此階段若沒有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則會讓學生產生畏懼的情緒,從而阻礙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如何在雙減背景下減負增效,怎樣快速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成為了教師需要思考的重點問題之一。
一、創建輕松愉快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減輕思想負擔
興趣是學生開展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在減負增效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等方式來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對數學的印象,減輕學生的數學學習負擔,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1]
例如,在“一次函數”的相關知識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出視聽結合的情境來引導學生學習。首先,教師將本節相關的知識點以微課的形式來為學生進行展現,通過學生對微課的學習進一步掌握變量與函數、一次函數的圖像以及性質等相關知識點。其次,在學生掌握了一次函數的基本性質和圖像的畫法時,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為學生提出具有一定思考探究性的數學問題來引導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如,嘗試判斷點A(-2.5,-4)B(1,3)和C(2.5,4)這三個點是否在函數上,并說出是如何判斷的。通過為學生營造小組合作討論的氛圍,讓班級中所有的學生都能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每個學生的學習人物也相對較少,學生的學習負擔也被減輕。由此可見,教師通過為學生創建出視聽結合以及小組合作討論的教學情境,不僅減輕了學生所面臨的中考壓力,同時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采取師生合作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減負增效的具體實施離不開師生的互動與合作,師生互動的方式可以通過游戲教學、問題導學等方式出現。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師生問題互動的方式來改善學生對教師的刻板印象,從中促進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考。[2]
例如,在“相交線與平行線”的單元知識點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師生合作的方式來進行相關知識的傳授。在課堂一開始,教師通過問題導入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回答。如,在之前我們學過兩條直線的相交和平行,比如縱橫交錯的馬路,棋盤中的橫線和豎線,教室中的課桌面等等,那么同學們能不能在舉出一些相交線和平行線的實例呢?其次,教師通過問題逐步引導的方式來為學生介紹相交線總的鄰補角和對補角以及兩條直線相交時的特殊情況直線垂直時有著怎樣的特點。最后,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具有思考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課下練習。如,當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四個角都相等時,這兩條直線有怎樣的位置關系?為什么?利用此種方式不僅對學生的作業進行了創新,同時還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促進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
三、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反思,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任何一種新知識的學習過程其實是對新知識的構建、理解和應用的過程。在數學日常教學過程中只有學生通過不斷地學習、反思和總結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師所講的課堂內容,從而實現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明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以及構成,并且學會利用消元法來解方程組。在此之后,教師應當立即引導學生來進行消元法解決二元一次方程組。通過列舉出類似于“”的方程組來引導學生進行解析,從而達到鞏固相關知識的教學目的。又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定理相關知識的講解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對三角形的高、等分線以及中線進行認識之后就應當立即安排學生將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以及銳角三角形的高線、中線以及角平分線畫出來,并引導學生對其特點進行觀察和整理。利用此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增強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思考能力,為高效課堂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的相關知識點教學中要充分做到減負增效就應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以課本內容為教學依據來開展教學,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另外,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也應當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素養,通過為學生創新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對知識點的應用,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綜合成績,為高質量的數學課堂建立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魏艷娥.初中數學減負增效智慧課堂構建[J].東西南北:教育,2019:0277-0277.
[2]賴曉紅.初中數學減負增效的感悟反思[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中)》,2015: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