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葉
【摘要】近年來,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情況逐漸受到關注。家庭教育可以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情感態度、學習情況等多方面造成極大影響,因此,深入探究我國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論述了我國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相應策略,旨在幫助留守兒童實現身心健康成長的目標。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對策研究
引言:兒童的身心發展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外出務工的家長不斷增加,如果不能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必然會對我國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導致其學習積極性下降、人際交往困難、形成不正確的思想觀念等問題。因此,必須采取相關措施,避免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受到不利影響,使其能夠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影響下,健康成長。
一、我國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研究
留守兒童是指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托留在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1]。通過對我國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現狀進行研究,存在以下問題:其一,父母施加過大壓力。多數留守兒童的家庭條件相對較差,其父母都希望子女可以通過努力學習,取得良好的成績,使其能夠走出農村。然而,多數父母都為子女施加了過大的心理壓力,導致其出現焦慮、厭學等負面情緒,而當其無法取得滿意的成績時,又擔心受到父母的責怪或產生“父母為自己外出務工,自己卻不能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的想法,導致其出現自卑心理。其二,親子溝通方法不當。很多外出務工的父母都缺乏與子女溝通的方法,存在溝通次數不足、溝通話題單一等問題,多圍繞學習開展對話,忽視了安全、心理、行為習慣等方面的教育,不利于留守兒童綜合素養的提升。其三,缺乏與教師溝通。多數外出務工的父母都缺乏與教師溝通的意識,認為子女到學校學習,教師會對其進行引導和教育,自己只需要認真工作,為子女提供物質保障即可,導致其無法全方面了解子女的情況。
二、我國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對策探討
(一)樹立正確教育觀
只有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才可以防止其在開展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為子女施加過大壓力,避免留守兒童產生焦慮、自卑、厭學等負面心理[2]。為幫助家長了解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社區工作人員需要注重與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及其外出務工的父母進行溝通,幫助其意識到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與成績的提升都會對其終身發展產生影響,在鼓勵子女認真學習的同時,必須關注其心理健康狀態,避免其產生負面情緒。同時,也可以通過投放公益廣告、錄制相關視頻的方式,幫助外出務工的父母了解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可以通過自媒體視頻、公益廣告等途徑獲取信息,并且樂于在空閑時間借助微視頻放松身心。通過視頻軟件播放家庭教育的價值、方法、策略等,可以讓外出務工人員與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了解更多關于家庭教育的內容。
(二)明確親子溝通方法
除幫助留守兒童的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外,還要注意為其分享正確的親子溝通方法。一方面,家長可以借助微信與子女溝通。很多外出務工人員具有較強的工作壓力,導致其與子女通話的時間不足。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借助微信提升溝通頻率,通過這種方式,留守兒童可以獲得更多與父母溝通的機會。同時,借助微信溝通的方式還可以提升留守兒童與父母表達自己想法、困惑的意愿,這樣,父母可以更好地發現子女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采用適當的方法為其解決困惑。另一方面,家長要注意親子對話過程中語言的藝術。很多父母在與子女溝通的過程中,都會忽視語言的藝術。其實,家長可以通過風趣的語言講解自己在外的見聞,也可以施工鼓勵的話語幫助子女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護。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其養成積極的人生態度,能夠以樂觀的心態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
(三)注意開展家校溝通
有效的家校溝通有助于讓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了解其在校情況,也有助于教師為其監護人提供更多家庭教育的策略,因此,必須注重開展家校溝通[3]。一方面,教師要主動與監護人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對學生的良好表現進行表揚,如成績進步較大、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等,也要及時指出其在校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如學習態度不端正、與朋友發生沖突、學習壓力過大等,并與其監護人共同探討解決策略。另一方面,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也要與教師分享其在家的學習和生活狀態,并適時向教師請教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以此更好地開展家庭教育,并尋求教師的配合,請其在教學過程中,加大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并為其提供適當的引導,使其能夠通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影響,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態度。
結束語
總的來說,學校、社會和父母都必須加大對我國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關注,使其能夠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樹立良好的思想觀念,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社區、教育部門以及教師都可以為留守兒童的父母及監護人提供幫助,使其掌握家庭教育的價值和方法,從而幫助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養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參考文獻:
[1]韓黎,袁紀瑋,趙琴琴.農村留守兒童生活事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同伴依戀、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及安全感的調節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9(07):55-62.
[2]胡春陽,毛荻秋.看不見的父母與理想化的親情:農村留守兒童親子溝通與關系維護研究[J].新聞大學,2019(06):57-70+123.
[3]秦敏,朱曉.父母外出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影響研究[J].人口學刊,2019,41(03):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