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鳴艷
【摘要】隨著我國語文課程改革的推進,群文閱讀悄然興起,并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廣泛研究與實踐。相較于傳統的單篇閱讀,群文閱讀強調的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發展出自己的觀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對小學生的思考能力和閱讀能力都能實現進一步的提高,對小學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起到真正的促進作用。群文閱讀能把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速度都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幫助學生逐漸學會并養成瀏覽、略讀、精讀三個方面的良好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
所謂群文閱讀是指教師為學生選擇一個閱讀主題進行閱讀和分析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和學習。群文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素質,并讓學生能夠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提高他們自己的閱讀學習能力。在群文閱讀學習的適當階段,教師應特別注意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小學對于奠定學習基礎的學生來說是重要的時刻,良好的學習欲望非常重要。教師可以添加其他新主題,并以各種方式展示演示文稿,以使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并在練習過程中逐步提高他們的閱讀技能。
一、小學生群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1.小學生對群文閱讀學習的意識不足。部分老師在基本水平上都有教導學生閱讀和文學創作是基本的教學目標的傳統教育觀念。傳統的教學方法僅限于漢語拼音和漢字釋意的學習,這種傳統的學習方法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由于新課程的變化,傳統的教學觀念與新的教學觀念之間存在一些沖突。有些教師對設定教學目標感到困惑,無法充分利用新課程的變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無法以小組學習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群文學習的清晰度。許多老師將閱讀學習作為提高學生技能的重要教育形式,但他們并沒有清楚地看到群文閱讀教育的規模和大眾素養。學生的智力發展還不完善。對于問題的思維,而且容易將問題思考的范圍變得更大。很多學生了解教育中的問題還不夠深入,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空間。學生很難通過小學的語文群文群文閱讀教學來發展表達自己的能力。令人困惑的教育目標與中國技能教育的發展不符也是語文群文閱讀教育發展的閉塞之一。
2.小學階段課外教科書與漢語教科書融合教學條件不足。盡管老師教小學很容易,但學生仍然面臨考試壓力和不足夠的課堂時間。
在無法保證學生學習時間的情況下,學校應集中精力在課堂系統中為教師提供一定的好處,以通過文學創作改善初等教育的成果并促進有效的學習。同時,小學教育資源不足也是成功發展基本教育的障礙之一。
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把握主題,合理選擇文本。主題是促使文本聚合的關鍵線索,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指導中,教師應基于課程的需要,設計恰當的主題,并依據主題選擇符合小學生情感認知發展需要的文本素材,合理控制文本數量,把握文本的核心內容,確保學生能夠在主題的吸引下不斷思考與探索。根據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可供教師選擇的主題多種多樣。教師在備課階段應把握單元內容,對主題進行合理選擇與設計,為學生的群文閱讀做好準備。
2.呈現文本,促進文本整合。群文閱讀的核心在于多篇文本在同一情境下相互溝通,相互配合,因此在閱讀指導中,教師不應以單篇的形式為學生呈現文本,也不應將文本一股腦地推到學生面前,而應根據不同文本內容,有順序、有條理地整合、呈現,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深入閱讀。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指導中,教師可以利用以下方式對文本進行呈現。
3.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指導中,教師應針對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局限,設計思考問題,并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問題,進而在閱讀中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發展。活潑生動的氛圍中主動思考文本內容,探究文本主題之間的關聯性。這是因為小學生在群文閱讀中面臨的壓力要比單篇閱讀大得多,如果缺乏興趣的支撐與引導,很難融入群文之中。其二,教師應注重對問題難易程度的控制,即教師在問題設計之前應全面分析學情,深入鉆研教材,形成契合學生發展實際的教學方案,避免出現過于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失去閱讀動力,也避免出現超出學生認知范圍的深刻問題,讓學生陷入迷茫,而是應該讓學生在適度的問題挑戰中不斷強化閱讀動機。其三,教師應注重問題的思維含量,即教師應注重問題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從自身閱讀體驗出發,全面觀察問題,深入思考問題,用獨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和解決問題,在文本的溝通與問題的交流中提高思維品質。其四,教師應合理控制問題數量,避免問題太多占用學生的自主閱讀時間。其五,教師應注重問題的層次性,即根據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以及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設計問題,確保問題能夠隨著文本閱讀的深入不斷提升層次,滿足不同情感認知發展層次上學生的需求。總之,在群文閱讀課堂上,問題的設計十分重要,教師要把握提問藝術,為學生提供合理有效的閱讀指導。
4.歸納方法,培養閱讀素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指導中,教師注重對閱讀方法的講授與指導,要求學生在群文閱讀中總結、提煉閱讀過程,逐漸掌握閱讀方法,為自主閱讀奠定基礎。在方法指導中,教師既要引導學生保持對群文的整體把握,也應該結合單獨篇章進行深入思考,以提煉閱讀主題,提高理解文章的寫作手法,總結閱讀經驗,并將其融入其他篇章閱讀中來,靈活運用閱讀方法,提高群文閱讀效率。
結束語:總而言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的實施要精心設計議題,緊扣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要確保文本內容的高效組合,豐富文本組合的區別與聯系;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集體建構群文閱讀基本能力;要嘗試開展多種課型,拓展群文閱讀的形式與方法,通過大量閱讀小學語文素材提升閱讀量,增加語文知識,并豐富各類素材,對培育學生的文學綜合素養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許本枝.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9(04):19.
[2]劉麗.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研究現狀綜述[J].考試周刊,2019(35):41.
[3]楊芬霞.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對策探討[J].中華少年,2019(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