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蔚
摘 ?要: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要注重學生對閱讀的探索,讓學生理解閱讀,熱愛閱讀,在閱讀中發展。然而,一些學生對如何有效地進行英語閱讀仍然缺乏認識。這就要求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促進學生的進步。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策略
閱讀是學生觀察世界的窗口,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幫助,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初中英語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英語閱讀時,應加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針對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
一、立足于學生實際生活
生活,能夠引發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在生活的基礎上搭建學習的大廈,使學習的大廈變得更加堅固,增強學生的學習實力。為了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喚起學生參與閱讀理解的興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聯系現實實際,讓學生了解生活案例,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并讓學生在發表意見的過程中產生參與閱讀理解的興趣。但是,部分教師在生活教學中,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意見,沒有圍繞學生的生活進行,使教學脫離了實際,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感受。這就需要教師重視學生,做到從學生出發。例如,在學習“An interesting job”時,為了使學生學會使用英語來描述一個人的外貌,知道其中的積極意義,筆者在教學中為學生列舉了警察依據罪犯的畫像進行追蹤的案例,讓學生在觀察案例的過程中認識到準確描述外貌的重要性。學生了解案例后,對如何正確描述一個人的外貌產生了巨大的興趣,想要借此來幫助警察抓捕犯人。在描述的過程中,知道了hair、tall等單詞的含義和用法,有了繼續挖掘的動力。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熟悉了英語使用的特點,了解了課文的內容。
二、利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教學出現了多種可能性,有助于挖掘學生的潛力,為學生提供需要的材料,讓學生的世界變得豐富起來,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如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為學生提供學習所需的圖片、音頻等,借此來輔助學生理解,讓學生知道英語知識背后蘊藏的畫面,加深學生的記憶。但是,部分教師對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不熟悉,難以熟練地使用多媒體,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進度。由此,教師應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例如,在學習“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時,為了使學生了解不同國家在慶祝生日方面的異同,培養學生的文化包容性,筆者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為學生設計了幻燈片課件,在幻燈片課件中向學生展示了中西方國家在慶祝生日時候的主要活動,讓學生通過圖片和視頻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促使學生正確對待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學生借助圖片和視頻,了解了西方國家是如何慶祝生日的,對比自己的生日活動后,知道了中西方的差異性,表示會互相尊重,享受生日的美好。
三、設置問題
問題,就像是學生在跋涉過程中見到的標志性指示牌一樣,指引著學生走近,也指引著學生探索,讓學生有了解決問題的動力,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英語頭腦。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閱讀為學生設置問題,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的養成。教師可以對學生閱讀的內容進行信息提煉,找出學生閱讀中可能會出現疏漏的部分,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提高警惕,發現閱讀中應該解決的部分,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但是,部分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喜歡偏難、偏繁,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由此,教師應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置問題。例如,在學習“Beauty in Common Things”時,為了使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代表性事物,知道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筆者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了提問:課文中講述了哪些傳統文化代表性事物?你了解它們嗎?你認為應該怎樣對待傳統文化?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獨特魅力的事物?學生圍繞問題對課文進行了分析,知道了課文中提到了剪紙、孔明燈、風箏等事物,了解了它們的制作方法和發展歷史,意識到它們代表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凝聚著傳統文化的魅力。學生在總結答案的過程中,熟悉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了課文的結構,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形成了動腦思考的習慣。
四、拓展閱讀實踐
實踐,給學生提供了英語學習的戰場,讓學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促使學生在實踐中突出重圍,發揮自己的優勢,增強了學生的體驗。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思考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升的方法時,可以延伸學生閱讀實踐的戰線,加快學生掌握英語閱讀技能的步伐。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學生設置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熟悉英語技巧,并能進行靈活應用,豐富學生的體驗,加快學生掌握知識的步伐。但是,部分教師在學生實踐的時候,喜歡對學生指手畫腳,認為學生不按照自己的計劃來進行是難以取得實踐成功的,打斷了學生的自主發展。由此,教師應尊重學生,督促學生快速掌握英語技能。例如,在學習“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為了使學生了解機器人,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感悟機器人未來的發展,筆者在教學中為學生設置了實踐任務,鼓勵學生設計自己需要的機器人,使學生盡情暢想機器人的發展。學生拿到實踐任務后,很快就結合自己的需要,利用手中的畫筆設計了機器人的外貌和功能,在繪畫中感受到了英語學習的快樂,活躍了自己的思維,有了更多的想法。接著,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作文創作,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融入作文中。學生在寫作中,知道了怎樣使用英語來記錄自己的想象過程,為作文增添了新的趣味。
五、結語
總之,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根據學生的需要給予幫助,使學生更快地融入英語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閱讀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材料,熟悉課文的主要內容,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了解閱讀理解中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提高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盧清堆.如何有效地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教育研究,2018(4):56.
[2]鄭珠.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形式[J].華夏教師,2018(3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