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麗婭
摘要:寫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極為關鍵的構成,其可對學生的語文水平作出真實反映。基于此,本文簡要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提升策略
寫作能力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由此也凸顯了寫作教學的重要程度,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卻經常存在雷同、缺少情感、邏輯混亂等情況,導致寫作水平一直難以真正的提升,甚至有很多小學生根本不知道如何開始寫作,這也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十分頭疼的問題。
一、影響寫作水平的主要因素
第一,閱讀量有限。這一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大部分學生都只限于教材上的內容,但教材中的內容都是經過精心篩選的,學生還不能充分理解,因此也就不能將其作為寫作素材,另外即使能夠使用教材中的內容也很容易出現內容雷同的問題。第二,情感缺乏。情感缺乏在小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這是因為小學生年齡還非常小,并不具備特別豐富的情感體驗,也不懂得如何將真情實感應用到寫作當中,從而使人在閱讀作文時感覺干癟和空洞。第三,邏輯混亂。多數小學生的作文都存在前言不搭后語的情況[1],因此采取相應策略開展語文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二、寫作水平的提升策略
(一)讀寫訓練
讀寫訓練是一種可充分結合讀與寫的寫作教學方法,在提升寫作水平的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讀是讀寫訓練的基礎,教師首先可引導學生深度閱讀教材,讓學生通過閱讀掌握教材中的寫作手法和技巧,同時體會融入其中的情感。當學生在教材基礎上有一定提升以后,可引導其開展課外閱讀,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課外閱讀需做好閱讀材料的選擇,鑒于小學生還不能理解過于深刻的閱讀材料,可以選取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兒童讀物。關于寫作,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也可以寫讀后感或者續寫故事,最初可模仿閱讀材料的寫作方式,然后再逐漸開展自我創作,寫作過程中要注意融入真情實感并記錄優秀語句,用以作為寫作素材[2]。以《落花生》為例,針對這篇課文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其中“人要做有用的,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并模仿作者的方式以“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為主題開始寫作,寫作過程中可使用文中的經典語句,也可續寫故事,以此不斷豐富自我寫作素材。這樣不知道寫什么和缺乏情感等問題就可有效解決,進而便可達到提升寫作水平的目的。
(二)開展微課教學
微課是基于信息技術而生的新型教學方式,其特點是課時短、具有針對性和趣味性,在教學中應用微課,可有效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水平。教師可以在開展語文教學時利用的微課視頻為學生提供寫作指導,以記敘文為例,可利用卡通形象講解記敘文的六要素,以此激發興趣和加深記憶,使學生不出現邏輯混亂的問題[3]。同時也可利用微課在寫作之前激發學生的情感,比如當寫作“愛國”為主題的作文時,可播放一段中國共產黨為國家發展不斷努力奮斗的視頻,或者播放相關影視片段,比如《覺醒年代》等,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可以將觀看視頻時產生的情感融入其中,作文內容也會因此更加豐滿。
(三)聯系現實生活
知識來源于生活,因此聯系現實生活開展教學活動也對提升教學效果有很大幫助。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讓學生懂得將生活和寫作聯系在一起,將生活作為寫作素材和情感的來源,進而達到提升寫作水平的目的[4]。語文課文很多內容都和現實生活有關,針對這些內容開展教學時可利用其創建生活情境,以《月是故鄉明》為例,作者在文中融入濃厚的思鄉之情,當針對這文章開展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思考其在生活中觀察月亮時的感受,以及怎樣理解月亮和故鄉之間的聯系,如果你遠離故鄉會產生怎樣的情感等。這樣教材、學生、生活等就被充分聯系到了一起,讓學生能夠通過生活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并體現在寫作當中,同時在寫作時應用生活元素,進而創作出水平更高的作文。
結束語: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將提升學生寫作水平作為重點內容,讓學生通過寫作更深入地掌握語文知識,進而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語文基礎,并達到顯著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本文首先簡單闡述了影響學生寫作水平的因素,隨后分析了提升水平的策略,希望對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有一定的幫助,教師也可結合自身工作經驗不斷總結和優化,引導學生不斷提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譚振芬.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探索[J].山海經:教育前沿,2020,30(1):21-23.
[2]毛艷英.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J].神州(上旬刊),2020,26(2):83-85.
[3]林寶貝.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淺探[J].新教師,2020,32(2):33-34.
[4]王開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作文版),2018,15(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