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琦
摘 要:民辦高校高等數學教學方面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普遍存在教學方式老套、教學能力偏弱、教學思維單一等問題。文章闡述民辦高校數學教學的特點和現狀,分析高校高數教學的改革情況,探討民辦高校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革路徑,以提升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新時代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民辦高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教學模式;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6-0025-03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民辦高校的教學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是在民辦高校高等數學的教學方面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普遍存在教學方式老套、教學能力偏弱、教學思維單一等問題。本文主要探討民辦高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路徑。
一、民辦高校教學特點
民辦高校與公辦本科高校相比,有其特殊性,即民辦高校屬于應用型大學,而不是學術型大學,也不是研究型大學。應用型大學的教學目標是培養適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使其成為推動中國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大家可通過初中數學知識來理解應用型大學的教學模式:在勾股定理中,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勾股定理是對所有直角三角形都成立的結論,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條邊的數量關系。應用型大學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知道該結論,并且能熟練地運用這個結論來解決實際問題,并不要求學生證明該結論。這充分體現出民辦高校教育具有應用型的特點。
二、民辦高校數學教學現狀
高等數學作為大學許多專業必須開設的基礎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數學教學強調數學的思維性,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數學作為思維工具,能培養學生的邏輯素養。但是在民辦高校中,部分數學教師沒有結合民辦高校的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安排教學內容,沒有針對數學基礎差、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生因材施教。這不僅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使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了排斥心理。因此,民辦高校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改革教學模式,進而提高教學質量,達到立德樹人根本目標。
當前,高數教學改革不能有效進行的重要原因是高校缺乏創新。高校數學教學任務要求學生在具備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基礎上,能夠了解并熟練運用基本的數學思維方式和計算技巧。當前,部分民辦高校都采用傳統的“教與學”模式,教學內容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缺乏實踐性。而且太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評價少之又少,評價結果依附于學生的課業成績,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逐漸失去對數學的興趣,也使得數學課喪失原本的意義和價值。
還有一些民辦高校的數學課堂局限于數學理論知識的傳授,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忽視數學實踐的重要作用。這些民辦高校只關心學生的學習能力,不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把學生培養得過于機械化。這就要求民辦高校應幫助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踐,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本專業中的現實問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對高等數學教學現狀的思考
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民辦高校高等數學更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導致學生的學習機械化,課堂活躍度低,對課堂學習內容不感興趣。因此,民辦高校要意識到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將實踐融入教學,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教師要提升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教會學生學以致用。
除此之外,民辦高校應重點培養學生對當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應用的能力。民辦高校不應一味要求學生進行相關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應要求學生在實踐中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通過動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除了對當前的知識點進行質疑和創新之外,更應提升自身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四、民辦高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情況分析
教學改革主要是教和學兩方面,即在教師層面和學生層面進行改革。當前,教師層面存在如下問題:教師的年齡分布不均,年輕教師缺乏教學經驗;課堂內容設置創新性少;教學方法陳舊;教師不能充分參與到學校教學研討與改革過程中;部分教師對于新時代信息手段把控能力弱,缺乏新事物操作經驗,導致課程建設難以創新。學生層面存在如下問題:基礎薄弱,缺乏自主學習主動性,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缺乏正確認識。
一方面,部分民辦高校高等數學課堂只局限于理論知識探討,并沒有強調數學實踐的重要性,忽視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民辦高校應采用數學建模方式,正視當前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將高等數學教材中的內容與實際問題相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另一方面,部分民辦高校對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存在不足。在當前的實際教學中,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之外,還應教授學生一定的知識應用經驗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如在教師講授知識后,一些學生面臨相似的問題時,不能發現當前問題中存在的規律,對于知識的應用也不是得心應手。雖然當前的教學添加了實踐教學的相關內容,學生能夠在實踐中獲得知識應用的經驗和技能,但是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沒有得到實際性的拓展,這導致其在面臨新問題時依舊存在問題處理能力不足的情況。
五、民辦高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路徑
1.樹立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
隨著我國應用型人才需求的逐步增加,課程體系也隨之發生變化。民辦高校高數教學改革應以學生為本,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推動民辦高校整體辦學質量的提升,促進課堂教學升級轉型。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數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著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教師要改革傳統數學課堂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應變能力,讓學生快速學會知識。教師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讓學生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能夠運用知識和經驗進行詳細的解析,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數學課程體系,以專業應用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使學生成為應用型人才。
2.采用多維的評價手段輔助教學
民辦高校定期開展教學評價,可以使教學目標達到學生和社會滿意的效果。民辦高校可采用專家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和校外評價等多維評價手段,檢查教學重難點是否突出,傳授知識是否與學生學習基礎相匹配,是否有助于學生提高數學能力,教學方法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中,評價的方式應注重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以及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課程體系的評價。這樣,能促進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增強數學教學與專業知識聯系
要搭建學科融合平臺,使數學教師能夠與其他專業教師共同開展合作,以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增加數學知識在其專業中的應用。數學教師可通過與其他專業教師交流探討,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夯實科研基礎。這樣,也能使學生了解其他學科知識,拓寬學生的發展視野,接觸科學前沿,改變學生對數學的態度,提升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認同感。因此,民辦高校要注重對教師的培訓與管理,幫助數學教師開闊專業視野,了解科技發展動態,增強其對教學改革的認同感,進而增強教師的責任感。
4.在教學內容中增加數學建模元素
適當在數學教學中增加數學建模元素,能提高學生實際應用數學知識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如開設知識講座,使學生深刻體會數學建模的作用,了解自身的情況。成立興趣小組,使學生將興趣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在合作學習中對數學進行深入探究,營造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數學競賽,通過設置獎項激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對選拔出的優秀學生進行系統培訓,使其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這樣,能使學生摸清自身的定位,在實踐和學習中查缺補漏,提高自身的能力,縮小與他人的差距。
(1)結合高校數學課本內容,滲透數學建模思想。學生要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不能單單依靠刷題,更應該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學習如何巧妙地運用數學思維和數學手段來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從課本出發,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為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并在接下來的數學學習中有更濃厚的興趣和更大的動力。在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建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使他們不再只是用功學習而不講究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中還要采取適當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如課本中的例題及實際生活中的題目,可以讓學生用一至兩周的時間,運用數學建模來解決。
(2)培養學生數學建模興趣。數學課本中有許多公式和圖形,教師可以讓學生用Matlab、Lingo等數學軟件畫出圖形并解出題目,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Matlab、Lingo等軟件,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建模的興趣。教師可以學期為單位,每個學期開展數學建模講座、數學模型指導課、數學建模競賽等活動。數學建模講座可讓學生更透徹地理解數學建模,學習更多關于數學建模的知識;數學模型指導課可以讓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讓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數學建模競賽活動不僅可以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以考查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的建模能力。這些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對數學建模的重視程度,改進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提高數學建模能力。
(3)建立數學建模興趣小組。教師可在班級中建立數學建模興趣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對數學建模進行學習和實踐,既可以讓學生互幫互助,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也有利于教師對其進行指導。教師要對表現積極的興趣小組進行表揚,并加以獎勵,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學生的潛能。
(4)將實踐與理論結合。把實際問題模型化,將理論知識實踐化,用數學工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性、相融性與互利性。教師可選擇實際問題進行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這樣,教師將實際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不僅可以讓模型通俗易懂,還可以使學生對運用數學知識建立數學模型和解決實際問題有較深的認識,加深學生對數學模型的理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5)組織課外建模活動。課堂時間是有限的,不能把課堂的時間全部運用到數學建模中,所以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深入掌握數學建模的思想和方法。例如,通過建立數學建模社團,提升學生對數學建模的興趣。在假期,民辦高校可建立建模興趣班,組織各年級的學生參與學習,選出優秀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這些方式,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鍛煉學生的建模實踐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不斷去探索數學的奧秘。
六、結語
總之,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主要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主要內容,使得部分學生覺得數學學習枯燥乏味,對數學產生畏懼和抗拒心理。教師要通過數學建模在教學中的應用,讓學生擺脫傳統數學課堂的理論束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數學應用能力。可以說,將數學建模融入高等數學課堂教學中,對民辦高校高等數學教學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有正面影響。因此,把數學建模思想和方法有效融入高等數學教學中,是民辦高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田詠梅.混合式教學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8).
[2]秦美青.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等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J].大學教育,2019(10).
[3]羅東.民辦高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與思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5).
[4]戴振祥,程瑜,朱燕飛.混合式教學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3).
[5]安巖.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路徑探析[J].開封大學學報,2017(02).
[6]董朝麗.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路徑——將數學建模思想滲透到高等數學課堂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0).
[7]國忠金,尹遜汝,李淑珍.數學建模思想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泰山學院學報,2014(06).
[8]沈國酰.將數學建模思想落到實處——以“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17(01).
[9]丁虹,王吟,李美蓉.關于對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與建議[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06).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of Higher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in Private Colleges
Wu Qi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higher mathematic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old teaching methods, weak teaching ability, single teaching thinking and so 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vate colleges, analyzes the reform of higher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higher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path,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rivate colleges,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make students become applied talent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s; advanced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ode; talent cultiv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