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可以幫助藏族學生在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他們真正地成為西藏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能夠更好地建設家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關鍵詞:藏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工作方法
做好西藏班的教育工作,更好地把藏族學生凝聚在黨的周圍,就必須明確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的指導地位,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中心環節,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條生命線,才能培養出一代又一代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有用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藏族學生教育的第一要務,是指施教者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對受教育者產生一定的影響,使受教育者形成或轉變其政治立場、思想觀念、價值判斷以及道德意識等,從而指導其產生某種行為;它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及德育核心內容,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合格人才為根本目的。發揮好思想政治教育引領作用,需要對藏族學生的思想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1準確把握藏族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特點是工作的基礎
藏族學生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長期受到獨特的歷史文化、宗教習俗等因素影響,對其思想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有的放矢。準確地把握藏族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特點,進行合適的教育和疏導,才能看到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
1.1主流積極向上,追求進步和成功
前來求學的藏族學生,大部分懷揣著改變命運的愿景。他們渴望通過刻苦學習、積極向上來追求進步并且最終成才。因為他們承擔著的不僅是自己的未來,還包括家庭甚至家族的希望,所以他們非常強烈的渴望進步、渴望成功。藏族學生對國家援藏教育措施充滿感恩,由衷地擁護黨的領導,支持黨和國家制定的各項政策措施。但由于生活環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長期影響,他們在思想認識、生活學習習慣上偶爾也存在一些偏差,所以迫切需要加強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激發藏族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培養出政治立場堅定的西藏建設者和接班人。
1.2自我意識強烈,渴望被理解和尊重
藏族學生受世代相傳的民族情感和家庭的影響,具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意識和自我意識。他們非常熱愛自己的民族和家鄉,對任何歧視自己民族言論或行為的人和事,都會非常憤怒和不滿,更有甚者會采取過激行為。藏族學生之間很抱團,相互信任相互幫助,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對尊重和理解他們的人也表現出信任和友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從他們強烈的民族情感和個人意識入手。
1.3秉性熱情豪放,難掩無助與焦慮
優越的自然環境、無拘無束地高原生活,使西藏班學生更加粗獷豪放、個性鮮明。班級就像和睦的大家庭,他們待人接物熱情善良,同學間相處不分彼此,可以說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與此同時,他們也會有脆弱的時候,他們不遠萬里來求學,離開了家鄉和親人,加上部分學生原有的生活和教育環境不優越,語言交流上有一定障礙,容易焦慮、無助。需要適時地引導和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這也有助于師生關系融洽,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奠定基礎。
2堅持問題導向,切實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服務學生、圍繞學生、關照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政治覺悟、思想水平、文化素養、道德品質,讓學生成為全面發展、德才兼備的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目的是解決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因時而進、因事而化、因勢而新,服務學生、圍繞學生、關照學生,能夠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親切感、親和力和正能量。
2.1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學生頭腦來應對思想教育與政治教育脫節的問題
改革創新是辦好思想政治課的重點,不斷增強課程的針對性、理論性、思想性和親和力,注重傳遞主流意識形態,直面和反思錯誤的思潮與觀點。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黨的基本方針、基本理論、基本路線等內容,使藏族學生能夠正確認識敵對勢力分裂活動的邪惡本質。將思想政治這一小課堂與社會實踐的大課堂相結合,通過具有針對性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志向,并為之努力奮斗。根據實際情況落實好教學管理、課程設置以及教學目標,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不斷啟發學生,讓學生自己得出正確結論,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功能,讓學生建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堅定信念。
2.2豐富校園文化,滿足學生精神需求,解決思想教育方法少、效果差的問題
校園文化建設的切入點是學生的成長成才和發展,在承認學生差異性的情況下,尊重和調動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可以通過采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活動、黑板報、文化墻、辯論賽、藝術團等形式來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主流意識、傳播正能量等;也可以開展黨課、團課活動,通過優秀藏族學生的傳幫帶作用,啟發和引導藏族學生理解并支持黨和國家的政策,對國家和社會產生強烈的認同和自豪,并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還可以開展具有西藏特色的平臺、營造具有西藏特色的氛圍,例如可以舉辦每年一次民族風情展、每周一次的鍋莊舞會以及慶祝藏歷的傳統節日等,通過這些活動來創造多彩的校園文化,滿足藏族學生的精神需求,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使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樂觀積極的精神狀態與生活態度。
2.3密切關注學生思想動態,解決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業教育無法統一的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藏族學生普遍存在較強的自尊心與自我保護意識,很少有人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會和老師交流溝通。如果身邊同學也無法提供幫助,他們往往會通過封建迷信等方式來獲得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寄托。比如平時健談的同學突然沉默寡言,積極主動地同學突然消極,樸素節儉的同學突然大手大腳花錢等,對于這些問題,需要及時關注。通過師生座談、專業心理健康干預以及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活動進行針對性地疏解開導,促進藏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4發揮好課程思政教育作用應對知識與思想教育“兩張皮”的問題
思政的各門課程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還應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要秉承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將能力培養、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協同聯動作用在課程教學中發揮出來,淋漓盡致地體現出學校教育既教書又育人的功能和作用。樹立課程思政的理念并貫徹落實在西藏班的教學中尤為重要。各門課程都需要具有傳授專業知識以及發揮思想政治作用的兩方面功能,給藏族學生傳授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理論,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路線,教導學生要用科學的知識和信念來武裝頭腦、充實心靈,讓學生能清楚地明白與區分唯心論與唯物論、有神論與無神論、迷信與科學、愚昧與文明之間的界限,能夠逐漸學會正確的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的方法、觀點,確立正確的政治立場,從而真正將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引導融入到知識傳授中。
3結束語
總而言之,西藏作為我國的重要的戰略領地,不僅關系著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只要我們對藏族學生能夠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關懷備至、尊重理解他們,他們就一定能堅定地擁護和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為西藏未來優秀的建設者。
參考文獻
[1]王丹鳳,宋玉成.加強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策研究[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1(02):17-19.
[2]舒一.加強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建和諧校園[J].讀書文摘,2016(02):165.
[3]陳靜.少數民族預科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問題和策略研究——以阿壩師范學院為例[J].山西青年,2015(2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