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菊
摘要: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分散等特點,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需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展開相應的教學指導,對癥下藥,以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分析方式和閱讀方式,體會文言文中字詞之間的韻味,感受語言的魅力,提升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的熱情。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降低文言文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文言文學習的環境中,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小學語文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而文言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豐富學生的內心認知,陶冶學生的情操以及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等方面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因此,有效開展文言文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以及整體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
一、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作用
1.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播
在優秀傳統文化領域,文言文是極其重要的教育教學資源,為小學生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義務教育政策和教材下,我國接受小學階段教育的學生可以從中發掘和傳播優秀文化內容。在現存的傳統文化中,文言文是其中重要分支,在語文課堂中加強文言文教學,能夠讓學生以古人的視角看待問題,使其在了解諸多古文化知識的同時,加深其對傳統習俗、節日、禮儀等方面的理解。文言文能夠以簡短的語言容納豐富的知識和道理,能夠讓學生們感受到古代優秀文化的魅力。教師不應忽視文言文對學生智慧啟蒙、優秀文化傳播的作用,需要在鉆研各種教法的基礎上,讓學生會讀、讀懂文章內容,使其形成審慎思維,激發其在文言文學習中的愛國情感,引導其通過文言文學習傳承和傳播優秀文化。
2.夯實文言文學習基礎
對于跨越時間、空間維度的古代漢語言知識,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很難順利理解,這就需要經歷閱讀經驗的積累,逐漸形成文言文學習技巧和方法。在不同學習階段,文言文知識的難度、內容量和教法都存在差別。在小學時期,文言文知識更強調基礎性,初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均需要堅實基礎的支持。若缺乏良好的文言文基礎知識,升入初高中的學生將會在文言文學習上面臨較大困難。在初高中階段,需要依靠小學時期積累的基礎性字、詞,對更高難度的文言文語篇進行理解。同時,在教育體制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文言文教學更傾向于理解、運用,這就需要學生廣泛地了解文言文基礎,加強其使用,這就進一步突出了文言文教學的價值。
二、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文言文教學策略
1.熟練誦讀文言文
與白話文不同,文言文屬于古代漢語,在語言結構以及音頓節奏方面與現代漢語存在較大的區別。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文言文就是踏入了一個全新的學習領域,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學習體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文言文在遣詞造句方面具有獨特的韻律美,學生們在誦讀的時候可以得到不一樣的感受。因此,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應當充分發揮文言文這一優勢,引導學生進行熟練誦讀。這樣可以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可以幫助學生逐漸掌握文言文的結構規律。首先,在小學文言文誦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傳授學生正確的發音與停頓方法,激發學生在文言文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六年級下冊《兩小兒辯日》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領讀的教學方式,即老師讀一句,學生跟一句的方式。由于小學生對于文言文了解不是太深,教師在誦讀教學的時候需要進行耐心的指導,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教師需要在著重強調頓挫“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這樣對于學生今后的釋義理解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其次,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班級“榜樣”作用,讓文言文成績較好的學生為其他學生起到示范作用,讓其代替老師領讀教學,這樣也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來不斷創新教學形式,例如將學生分成兩組,分別來扮演文中的“兩小兒”角色,而老師可以承擔孔子的角色并負責“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以及“孔子不能決也”的旁白宣讀,這種誦讀方式帶有了一些競技色彩,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會得到很大的激發,其誦讀質量也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2.借助故事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內容
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需要借助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引導教學,引導學生樹立主動學習和閱讀的意識,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普遍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借助講故事的方式展開教學內容,并在講故事的同時適當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雙管齊下,既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調動學生的思考熱情,讓學生積極跟隨教師進行文言文的學習,逐漸提升語文的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在對《書戴嵩畫?!愤M行教學時,可以將文言文轉變成故事,在上課時可以和學生說“今天老師為大家講一個故事”,接著將文言文的內容展現給學生,并讓學生說說自己聽后的感想。這樣可以讓學生較好地融入文言文的學習中,感受文言文學習的趣味,并理解《書戴嵩畫?!分袀鬟f的思想,即藝術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對教師的講解更加感興趣,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品味文言文,在細讀中逐漸積累文言文知識,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3.利用多媒體提升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生在六年的時間中逐漸積累語文知識,從拼音識字到閱讀理解,再到寫作訓練,都在逐步加深語文學習的深度。文言文是古人語言表達的方式,學生剛接觸時難免有困難,因此需要教師借助趣味教學方式進行文言文的引導學習?;ヂ摼W的發展不僅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還有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展開文言文的教學,利用視頻、音頻以及圖片展開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環境,便于學生較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內容,感受文言文學習的快樂,提升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言文教學是促進學生道德成長、智慧啟蒙、行為規范的重要路徑。因此,教師應發掘當前文言文教學中現存的問題,在明確文言文教學實施作用的基礎上,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營造高效、和諧且有趣的課堂氛圍。具體而言,通過創設個性化情境、發掘語文學科屬性、組織多元誦讀活動和加強教學反思等方式,精準地把握文言文教學規律,在喚醒學生對文言文知識學習熱情的同時,順利地幫助其理解文言知識、感悟先賢哲理,促使學生語文素養和多種能力得到全面培養,彰顯文言文教學的獨有價值和魅力。
參考文獻:
[1]何雪琴.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統編教材文言文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1):18.
[2]陳潔咪.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J].語文課內外,2020(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