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智
摘要:學習地理能夠讓學生了解我國及世界的山川地貌風俗人情,增強學生的知識和修養,地理這門學科相對抽象,學習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利用一定的輔助工具來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識。初中地理中最常用到的輔助工具就是各種圖,圖不但可以將萬千山河囊括于一方小小的圖紙中,讓學生對世界各地的地形地貌和其他地理數據擁有直觀的認識和理解。
關鍵詞:初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地理教學課程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地理知識,通過系統性的地理知識的學習,學會用地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地理問題,因此在地理教學中須更加貼近生活,與實際結合尤為重要。初中地理中有著大量的圖,需要學生們進行識讀,獲得關鍵信息進行答題。在地理學科當中,要精通世界著名地標的地理位置,根據圖判斷一個地方的氣候特征、地形特點等,需要學生們對世界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判斷。
一、初中地理學生讀圖能力培養及教學現狀
現代教育要求全方面培養學生,要求對教育課程體系上各個學科都報以十分重視。但實際上,初中地理在教育改革之后反而沒有以前受重視,因為初中地理不在升學學科之列,在傳統以分數來衡量學科重要性的影響之下,初中地理自然被放到了另一個層面。教師們對于對中考影響有限的學科重視程度時完全比不上語數外物的,放任學生在地理學科上的散漫。其次,初中地理的學科知識點比較多。廣而雜,在某些知識上需要的空間能力、邏輯運算能力比較高,許多問題較為抽象復雜,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如地球自轉公轉以及它們帶來的天亮時間、某一天的范圍等,對于學生來說十分抽象。學習時的讀圖也十分復雜,如看全球氣候分布圖學習氣候形成的原因,看等高線圖分辨高地、山脊等,這些都需要學生很強大的讀圖能力,但一般學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因此在學習之后不能很好的答題就會導致學生的積極性被挫傷,害怕地理學科的學習,產生畏難情緒,沒有學習積極性。其次,地理學科的教學脫離實際,大部分的教學內容不能讓學生在生活當中靈活運用。例如,全球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國家的地理位置只能依靠學生自己死記硬背。臺風的形成、降雨降水的原因等,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存在問題,學生不能將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不利于地理學科素養的培養和地理讀圖的能力的提升。
二、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讀圖能力的措施
(一)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傳統教育理念導致的教學問題,學校和教師要提高注意,首先要合理安排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時間,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的教學進度的適度性。教師要提高自己教學的質量,改變原本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地理課堂的情境和教學,更多地與學生進行討論和互動,尊重學生,重視學生的想法,使課堂在活躍的氛圍當中進行。教師運用故事引導學生自然進入課堂,例如進行交通運輸的地理教學時,用:老師有一車土特產想要從四川運給江西的朋友,現在有鐵路火車、公路客運、自駕、航空、水運的方式,你們說老師該用什么方式把土特產運送出去呢?引發學生思考,引導他們講出每一種交通方式的優缺點,完成教學。
(二)把地理基礎知識和能力作為重點
地理課堂教學要注意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夯實每一個基礎知識點,能夠準確把握并且靈活運用,有助于提高對更高難度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促進知識體系的理解和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能夠培養更多種的地理能力。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也可以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先掌握全球經緯時區劃分,然后增添地球溫度帶、氣候帶,再在這個基礎上添加洋流分布等等,使學生的能力一步步提高。
(三)重視讀圖能力技巧教學,系統總結
學生的讀圖能力不僅需要多看多讀,還要進行系統性邏輯性的技巧訓練,教師更要幫助學生對各種各樣的圖進行整理和總結,盡量整合知識。讀圖能力,先要識圖記圖,這是最基礎的。注意在識圖和記憶時要注意仔細辨別有無沒有搞懂等等難點,有的話先理解透徹再繼續。看圖要有一定的順序,比如記山脈分布圖時先記南北向山脈再記東西走向的山脈,這樣更有邏輯便于記憶。在看圖時還要變換各種不同的角度,比如經緯線記憶時,可以看北緯線穿過哪些國家,也可以看北緯線穿過哪些地形,還可以看到國家首都找經緯度。進行基礎的記憶之后,要整理已學知識,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例如,學完中國地形和世界氣候之后,可以分析中國各地氣候的形成原因來加深對于我國氣候分布的記憶,又根據氣候和地形來記憶主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礦產等。這些知識都是可以互相串聯在一起的。最后,進行繪圖,繪圖是讀圖能力的提高。學生根據自己的記憶進行繪圖,一方面加深記憶,一方面學生能夠在繪制過程中進行積極思考,反復確認。另外,還能夠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幫助進行讀圖能力的提升。
三、結束語
教師要在初中地理的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和改變,必須在教學當中加強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地理能力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宋芳芳.初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10):41-42.
[2]程瑞.手繪與設計——淺談手繪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當代藝術,201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