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云
摘要:寫作能力是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通過寫作的方式來傳遞信息、表達想法是學生必須掌握的能力。但是從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情況來看,有很多英語教師都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聽”“說”“讀”能力的培養上面,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寫”這個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英語寫作能力下降。針對這種情況,小學英語教師需要積極地根據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來開展有效的英語寫作教學,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寫作教學
教師在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訓練中,應當將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放在第一位。小學生普遍對英語有畏難情緒,面對英語寫作更是無從下手,教師要不斷探索新型教學模式,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教學目標,制訂科學高效的教學計劃。接下來筆者將與大家一起來探討在核心素養下應該如何進行小學英語寫作教育。
一、開展寫作教學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培養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素質成長的關鍵階段,尤其是想象力與創造力在這個階段能夠得到很好的培養。盡管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系列問題,但是學生是以獨立意識去自主思考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自己的想象去創造寫作中的事件、人物等內容。不僅如此,由于學生都是具有差異性的,所以這些內容都是隨機且豐富多樣的。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寫作情況來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讓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得到更好的培養。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會學習到一系列的英語單詞、詞組、句子等基礎知識。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來說,只是記住了這些基礎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需要學會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并將這些基礎知識表達出來。而寫作就是對學生基礎知識運用的訓練,學生需要運用所學的單詞、詞組、句子等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豐富作文的內容。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地運用所學知識來進行寫作,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幫助學生反思總結,從而促進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三)有利于促進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
閱讀教學讓學生學習掌握到大量的單詞詞組,寫作教學可以讓學生將這些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促進寫作教學,一方面保障了學生寫作的質量,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學習到的基礎知識變得更加扎實。所以說,小學英語寫作教學可以促進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促進小學英語寫作教學開展的策略
(一)創設寫作情境
想要讓學生寫出優秀的作文,小學英語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找到寫作的最佳靈感。而想要讓學生找到一個最佳的寫作靈感,教師就應該創設一個良好的寫作情境來引導學生充分地發揮想象力。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主題以及作文題目來有針對性地創設寫作情境,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使得課堂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在切身體驗中找到寫作的靈感。
(二)教師需要合理地傳授寫作技巧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情況,在一定程度上篩選和調整這些寫作經驗和技能,使其更加適合學生。而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英語教師要將英語與漢語在語法、句型等方面的差異重點強調出來,要求學生注意區分語文寫作與英語寫作的區別,培養學生英語思維,避免出現英語寫作中的“中式英語”,促進英語寫作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提高學生情感認知,保障核心素養滲透
教師要不斷結合學生的英語水平制訂適合的教學計劃,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學會將自己的情感真正內化到寫作過程中,當然,這也要經過持久不斷的練習,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采取“讀書帶動寫作”的方式,讓學生從閱讀中升華情感,在寫作中融入情感。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辦一些主題作文活動,讓學生對如何將自己的情感與主題相融合展開不同角度的思考,如此也可以促進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更加具有邏輯思維能力。
(四)完善評價體系
評價是寫作教學的最后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良好的評價反饋能夠讓學生及時地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所以小學英語教師需要積極地完善評價體系。教師需要豐富評價方式,將教師的單一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指導學生吸收同伴的經驗與優點,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除此之外,教師需要改善評價內容,要多一點肯定,少一點批評;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指責。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好英語的信心。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從核心素養提升的角度出發,提高小學英語寫作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已成為小學英語教育的重點。小學英語教師需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靜.立足小學英語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教育界,2020(49):54-55.
[2]孫春霞.解讀核心素養,活化思維深度——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思考與實踐[J].小學生(中旬刊).2020(10):62.
[3]鄭麗麗.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