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土
摘 要:本文提出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方法以及實施策略,以此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輕松的愉悅氛圍,落實部編教科書“課外閱讀課程化”編排理念,著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引導小學生正確的課外閱讀方法,實現“讀書為要”的部編教科書主張,夯實 “學閱讀、用閱讀學”的閱讀思想,為小學生搭建提升閱讀能力的有效橋梁,為小學生今后的成長道路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 課外閱讀 指導方法 實施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2.003
部編教科書推行以來,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實“課外閱讀課程化”是目前語文教師最為關注的話題。課外閱讀作為小學語文“三位一體”教學中最重要的一環,在課堂中“學閱讀”,在課外閱讀中“用閱讀學”,從而促進語文教學目標的達成。
一、激發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從而提升“學閱讀”效果
(一)落實學生的主題閱讀學習
低年級小學生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尤其會對情節動人的故事非常感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個性特點,積極引導小學生閱讀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書籍。例如,小學生喜歡聽一些新鮮有趣的故事,語文教師可以為小學生講解一些有趣的寓言故事,結合小學生興趣愛好點,通過“精讀”激趣的方式,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再通過“精講”引趣的方式,有效培養小學生熱愛閱讀的良好興趣,讓小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閱讀中來,引導學生去領會“整本書”的編排意圖,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開展多樣化的閱讀形式活動
小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渴望獲得更多新鮮知識的同時,又希望能獲得教師以及同學的贊揚及認同。但是實際過程中,教師只注重學生的閱讀效果,并沒有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這導致小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與生活相結合,體現“學語文、用語文”“生活處處皆語文”的理念,使閱讀活動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促進學生“愛讀”,創新出有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方法,節省大量的閱讀時間,又可以獲得更多的閱讀知識,讓小學生受益一生。
1.精讀法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掌握如何閱讀重點內容,并逐字逐句將其進行深入的閱讀剖析,從而幫助小學生抓住重點,掌握精髓閱讀方法,實現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還可以引導小學生全身心的閱讀文章知識,培養小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動腦能力,有效調動小學生的各個感官功能,邊讀邊進行批注記錄,以此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摘錄批注法
小學生可以將閱讀文章中一些優秀經典的字句摘抄出來,并在文章中將重點內容進行批注,積累自己的詞庫量,為后續作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還可以對一些經典的警句格言、生動的段落詞句進行摘錄,為今后作文寫作積累更豐富內容。
(三)為小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外讀物選擇
因小學生在認知能力方面有限,存在一些不同的個性差異。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依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其推薦更多優質的課外讀物,并引導他們選擇篇幅較短且富有內涵的作品,如《平凡的世界》《羊脂球》等。不僅如此,小學生語文教師還可以讓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閱讀《白鹿原》《邊城》等手法新穎獨特的讀物,這樣的讀本讀物更有深度有內涵,且帶有一定的藝術特色,可以有效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實現讀促寫、寫促讀的過程。該過程可以讓小學生用自己掌握的閱讀學習方法對閱讀文章進行審批,同時也可以將自己讀書的重難點問題標注出來,從而實現手腦并用的閱讀,獲得更加高效的閱讀內容,落實滿足小學生的個性需求,充分凸顯小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且也使小學生掌握了多樣化的閱讀方法。通過這樣的語文閱讀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還讓小學生獲得了多樣化的閱讀文章內容,豐富了小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小學生愛上閱讀,有效促進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以此實現“用閱讀學”效果
(一)有效利用班級圖書角,充分發揮圖書的作用
在教室內,教師可以構建經典圖書角、有聲朗讀等多方面的方式營造良好的校內課外閱讀氛圍,為小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建立小學生與學校圖書室的友好密切聯系。定期更新班級圖書角的書籍,為小學生提供更多的新鮮感,激發小學生的探索欲望,還可以張貼一些名言警句,塑造小學生良好閱讀意識。
(二)教師樹立榜樣,實現與生同讀的良好溝通關系
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可以與小學生一起進行閱讀活動,小學生在教師的影響下,跟著教師一起閱讀。教師可以將自己摘抄的語錄與學生進行分享,還可以與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計劃,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與學生分享自己閱讀的故事情節,說說在文章中有趣經典的故事,以及名人名言。通過教師的切身體會,在與學生分享時,可以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此實現與小學生心與心的溝通。
(三)搭建有效的閱讀平臺,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表達能力
教師在與小學生參與共同的閱讀活動中,可以讓小學生將近期閱讀過程中的感悟心得與閱讀同伴進行良好的分享,這樣學生會積極將自己閱讀的書籍內容表達出來,有效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在小組閱讀交流的過程中,讓各個小組代表進行發言,最終評選出閱讀內容最佳的閱讀小組,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不僅聽到了更多的閱讀知識,還激發了小學生的好勝心理,不斷加強自己的閱讀量,豐富自己的閱讀知識,從而建立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使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
三、培養良好閱讀習慣,教給正確閱讀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
(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首先,讓小學生靜心地進行閱讀,并將一本書完整地、認真地讀完,這樣即培養小學生的耐力,也培養了小學生的專注力。其次,教師還可以讓小學生靜心觀察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抓住生活中的事物事件,讓學生更加了解生活的本質。再次,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時學會愛護自己書籍,保持書面的潔凈,對公共的書籍加強保護,養成不卷角、不亂畫的好習慣,并在讀書的時候注意正確的讀書知識,以此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布置作業的方式,培養學生勤讀書的好習慣,讓學生在閱讀書籍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悟。在自己喜歡的價值內容中,進行反復的品讀,并寫下自己閱讀后的理解,加強閱讀能力的同時,有效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小學生獲得了豐富的閱讀知識,提升了自身的閱讀水平。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讀物,不再只是加強對課內閱讀的有效補充,而是使小學生的視野獲得了有效的開闊,加強了小學生的儲備知識閱讀量,同時也使小學生獲得了更多的閱讀方法,有效提升了課堂閱讀學習效率。不僅如此,在語文教師不斷地擴充閱讀渠道下,幫助小學生掌握更加有序的課外閱讀學習方法,培養小學生終生閱讀的良好習慣,也為課內閱讀教學目標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將“課外閱讀課程化”的“課程化”作為指導課外閱讀的時代背景,作為課外閱讀方法和策略,實現課外閱讀質量、數量雙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艷杰《指導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有效策略與方法》,《新課程(教研版)》2018年第8期。
[2] 林愛娜《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研究》,《小學時代(奧妙)》2018年第11期。
[3] 王艷《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地研究》,《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年第11期。
[4] 閆曉艷《如何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策略研究》,《報刊薈萃》2018年第2期。
[5] 汪敦德《小學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淺談》,《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8年第1期。
[6] 王國紅《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研究》,《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