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利用現代教育思維,倡導新形式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育方式勢在必行。數學,作為我國素質教育的核心學科,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改進教學方式,一直是我國教育工作者的關注重點。在小學階段,利用游戲進行數學教育的新型教學模式,已經出現,并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本文希望通過對小學數學教育游戲化改革進行探索為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教育改革
隨著教育的現代化發展不斷加深,小學數學教育也要順應教育發展要求,進行改革。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培育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是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方向。游戲化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生動性還可以吸引小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是推進小學數學改革的有效方式。
一、趣味性教學法的優勢
(一)提升課堂效率性
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課堂教學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小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利用游戲化的教學法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在趣味中學習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教學效果。
(二)拓展學生知識面,提升教育質量
在進行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其他方面的知識融合到數學課堂的游戲中,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三)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利用游戲化教學法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游戲規則中鍛煉學生數學思維,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利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逐步的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
二、實現趣味性教學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措施
(一)設計優質的游戲化教學方案
為了達到趣味性教學,教師應當設計優質的可實施的教學方案。根據教學任務,設計包含教學目標、教學用具、導入環節在內的游戲內容。在游戲形式上,應當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興趣愛好,實現游戲內容、學習內容、與學生興趣的有機統一,除此以外,教師也應當考慮游戲內容的多樣化,避免學生因過度重復造成的興趣下降。教師還要注意,在利用游戲教學法時,要合理安排游戲環節在課堂教學中的時間,防止學生只顧游戲而忽略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主題,設計相關游戲。如“人體圖形”游戲,教師將學生分為兩組,并要求學生自主組成長方形或正方形圖案,并進行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自由轉換,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長方形或正方形產生自己的認知。通過游戲化教學的導入,吸引了學生參與新課學習的興趣,進而推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
(二)借助多媒體設備,明確教學目標
為了達到趣味性教學,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保障游戲化教學法的作用與效果。教師要明確,游戲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是為了引導學生溫故知新的教育手段。受教學空間的限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使學生在觀看中學習知識,提升學習趣味性。教師還可以設計多媒體游戲,實現在有限空間內的游戲化教學。
例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這一課時,教師首先要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比如教授學生新知識。之后,根據這一教學目標設計游戲或者在網絡上尋找相關資源。教師根據實際教學空間的大小選擇進行游戲化教學的方式,是開展游戲活動,還是利用多媒體設備觀看游戲內容。
(三)師生全員參與游戲化教學中
想要達到趣味性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與教師都要參與到游戲中,這是開展游戲化教學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教師參與到游戲中可以有效的引領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學生的全員參與則有助于良好的課堂加血氛圍的形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育質量。
例如:在學習《克與千克》時,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師與學生都可以參與的游戲。比如“模仿”游戲,教師在游戲中扮演“千克”的角色,全部學生扮演“克”的角色,由教師帶領學生在游戲中理解克與千克之間的關系,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
結語:在小學數學學科教育中,運用趣味性教學法可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可以調動學生的頭腦,促進學生在游戲中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與專業能力。利用游戲化教學法,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方便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但是,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考慮身邊的教學條件,合理的使用游戲化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句鳳立.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初探 [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5).
【2】史麗艷.基于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游戲化教學策略 [J]. 教育教學論壇,2017(27).
【3】劉俊,游戲化學習活動建模及其應用實踐驗證[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