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才思 謝曉琴
摘要:我們以藝術創作材料超輕粘土為依托,利用餐后活動時間開展藝術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通過有效、合理地發揮餐后活動的教育價值,靈活地開展餐后活動,避免過渡環節的時間浪費,讓小班幼兒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發揮他的動手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發展,也讓餐后活動成為幼兒在游戲中發展、學習、進步的又一個有利時段。
關鍵詞:餐后活動 小班幼兒 動手能力 實踐研究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明確指出:“一日生活皆課程”。教師應把幼兒的一日生活各個環節都賦予教育意義,積極利用幼兒的餐后時間,進行豐富的餐后活動。幼兒園教師很少開展或者不開展餐后活動,大多數餐后活動都是以散步、幼兒自由閱讀圖書等形式開展,使得餐后活動不夠豐富,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重新去反思和實踐。結合班級教師對幼兒的觀察及與家長交流中了解到,大多數幼兒入園前在家的狀態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被包辦代替。班級動手能力較弱,手部精細動作不靈活,幼兒園的日常游戲活動并不能滿足或鍛煉幼兒動手能力,班級教師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將藝術手工活動融入餐后活動中,充分利用餐后活動鍛煉幼兒的手部肌肉,培養幼兒手指靈活性、手眼協調性,激發幼兒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但是如何利用“餐后活動”培養小班幼兒動手能力呢?
一、班級幼兒動手能力的現狀分析
這個階段的幼兒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又比較強,對周圍的事物都充滿求知欲,但是又不敢輕易嘗試,比較害怕和怯懦,缺乏自信心,通常在其需要發揮動手能力去進行活動時,會表現出以下行為:1.想“動手”,但不會主動去做。2.喜歡“動手”,但不能很好地模仿創造。3.不敢“動手”,總喜歡依賴其他人。
4.隨意“動手”,不聽他人的指導意見。
二、班級餐后活動的現狀分析
(一)餐后活動內容缺乏趣味性和豐富性
班級餐后活動內容大多數是以散步、幼兒自己閱讀圖書、等待、看電視等活動開展,幼兒在此活動過程中,常常出現嬉戲打鬧,到處亂跑,教師需要不停的用語言提示告知幼兒規則。
(二)餐后活動安排缺乏適宜性和發展性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合理安排和組織時,班級老師都不太重視餐后活動的有效性,經常忽略餐后活動的作用,認為幼兒剛入園,情緒愉悅和安定就行了,常常在餐后活動時間給幼兒放動畫片或者就安安靜靜坐在位置上無聊且消極地等待,甚至進行一些活動量小、不激烈的活動。
(三)餐后活動忽視幼兒主體性
由于班級一日生活時間安排,餐后活動是在午睡之前,幼兒做事情較慢,吃飯比較拖拉,吃完飯以后就已經進行盥洗,因此,班級教師會直接在幼兒吃完飯之后就不給幼兒自主選擇餐后游戲活動的機會或權利,直接讓幼兒進行教師安排的活動,或者在餐后活動中過多干預幼兒的行為,忽視班級幼兒的主體性。
三、在玩中萌發班級幼兒對超輕粘土的興趣
有剛開始玩超輕粘土時,幼兒只會簡單地揉搓,在老師的指導下漸漸會搓圓、按壓等技能。幼兒入園后不久迎來了教師節、國慶節,結合班級節節日課程,教師和幼兒共同完成了花朵、祖國地圖的作品,使幼兒對粘土能制作作品產生了一種成就感,使其產生了對粘土更濃厚的興趣。
四、將超輕粘土融入餐后活動的內容
(一)前期利用超輕粘土制作單個事物
剛開始接觸超輕粘土,幼兒是陌生、好奇的,在引導時都是選擇幼兒經常看到或者接觸的事物,給幼兒一個自由使用粘土的機會,幼兒自由搭配顏色,主動去選擇,充分利用超輕粘土的可塑性,在前期剛融入超輕粘土時,我們制作的是單個事物,適宜小班幼兒的手部發展規律,深入挖掘小班幼兒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
(二)中期利用超輕粘土制作具有情景性的完整作品
前期幼兒有了一定的基礎,會開始有想法多做幾個放在一幅畫面中,并且顏色搭配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基于此,我們開始引導幼兒制作完整的作品。
(三)后期將制作好的完整作品制作成印刷底板進行再次創作
基于班級特色區域的打造,我們后期會在創作完整幅作品后,將作品作為印刷底板與顏料結合,可以再次創作出新的作品。
五、基于超輕粘土利用餐后活動培養小班幼兒動手能力的實踐
《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中提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發現、表現和創造美”五大領域的基礎要求和幼兒發展的身心需要,都使得幼兒在餐后活動玩超輕粘土的過程中越玩越有興趣,從而發展小班幼兒的動手能力。
(一)基于超輕粘土利用餐后活動在表現美的同時培養小班幼兒動手能力
將超輕粘土融入餐后活動,讓幼兒在塑造粘土的過程中,將粘土表現成自己心目中想象的或者看到過的樣子,幼兒的雙手就像是在變魔術一樣,使得超輕粘土在手指間不斷地捏、搓、揉、按、壓等,每個手指都在相互配合,并且不斷反復操作,幼兒的手指越來越靈活,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大腦充分鍛煉,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越玩越聰明,越玩越靈活機智。
(二)基于超輕粘土利用餐后活動在創造美的同時培養小班幼兒動手能力
超輕粘土的可塑性和拓展性較高,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便可以塑造各種各樣的形狀或者物品圖形,能給幼兒很多的想象和發揮的余地和空間。
六、總結與反思
(一)總結
1.在創造中增加了幼兒興趣度
超輕粘土自身具有無毒無害、輕便不干裂、色彩鮮艷的優勢,能吸引幼兒的眼球。幼兒處在一個愛玩的階段,運用超輕粘土既能鍛煉孩子的思維和動手能力,還可以在游戲中進行學習,更好的讓幼兒接受所學知識。
2.充分發揮了超輕粘土的價值
通過以超輕粘土為載體,制定了將超輕粘土融入餐后活動的活動內容網絡圖。加強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在動手操作中學習并且收獲快樂,對以后的生活和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二)反思
在活動設計上,活動實施的有效參與度還需要多加考慮。如何讓幼兒利用這么有限的時間,創造高質量、高效果的作品;如何給予幼兒更有效的支持與指導;如何更高效的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是教師現階段所要思考的。